刘澜
领导力与学习力专家,哈佛商学院领导力论坛唯一邀请过的中国学者。领导力大师沃伦.本尼斯称赞他“为领导力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曾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第一位全职教学教授,为 MBA、EDP、MA 等项目用中英文讲授领导力与管理学课程;曾任长江商学院案例中心副主任、《世界经理人》杂志总编辑及企业高管。
曾为新东方、唯品会、小米、华为等多家知名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其原创的领导力与学习力课程深受学员好评。
作为曾经的全省高考状元,本书作者有一个痛苦的个人领悟:我们通过学校教育而培养出来的学习习惯,大多数都不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作者基于多年来指导管理者学习的经验,并结合近期新的学习科学研究成果,提出了成年人提升学习力的五项修炼:反向学习、参考答案思维方式、聚焦、模式化学习、深层迁移。
(1)反向学习:成年人学习的首要任务不是增加新知识,而是去除错误的、过时的旧知识。
(2)参考答案思维方式:我们学习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参考答案。
(3)聚焦:学习知识并非多多益善,而是要聚焦。
(4)模式化学习:新手只看到碎片,而专家看到模式。
(5)深层迁移:举一反三,把提炼出的模式用到新的情境之中。作者为深层迁移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实用的学习工具——四问学习法,包括四个问题:我听到什么?我想到什么?我变成什么?我用到哪里?
刘澜
领导力与学习力专家,哈佛商学院领导力论坛唯一邀请过的中国学者。领导力大师沃伦.本尼斯称赞他“为领导力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曾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第一位全职教学教授,为 MBA、EDP、MA 等项目用中英文讲授领导力与管理学课程;曾任长江商学院案例中心副主任、《世界经理人》杂志总编辑及企业高管。
曾为新东方、唯品会、小米、华为等多家知名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其原创的领导力与学习力课程深受学员好评。
成年是容易的,成熟是困难的
每个人都会长大,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人
我们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学习成人
成年人学习的首要任务,不是增加新知识,而是去除旧知识
豆瓣读书高分作者、得到app高分讲师刘澜的首部学习力著作
让学习卓有成效的成年人学习指南
为成人而写的学习书
这是一本为成人而写的学习书。这里的成人有双关的意义:一方面指本书的目标读者是“成人”,另一方面指学习的目标是“成人”。
成年的人与成熟的人
我们通常所说的“成人”,指成年的人,表示在年龄上成人,是生理和法律意义上的成人。
“成人”还有另一种含义,指成熟的人,表示在思想上成人,是心智意义上的成人。可以说人跟动物的真正区别在于思想,那么真正的成人是在思想上成人。
在理想的情况下,这两种含义应该是重合的。一个人在年龄上成人,也应该同时在思想上成人。不过绝大多数人都不是这样。
成年是容易的,成熟是困难的。每个人都会长大,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人。
怎样才算在思想上成人呢?我引用两个心理学家对心智成熟的研究。
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总结了人的四个心智发展阶段:二元对立、力求公平、相对主义、个人整合。他也将这四个阶段分别称为五岁儿童、十岁儿童、十五岁青少年、二十五岁(或五十岁)成年人的心智。[1]
这四个阶段的区别大致如下。
二元对立就是执着于好人与坏人的对立、正确与错误的对立、自我与他人的对立
力求公平则是认为没有绝对的好坏与对错,比如说好人也有缺点,坏人也有优点
相对主义则从更加多元的角度看待世界
个人整合能够综合两种明显对立的情感:一方面,明白各种价值观是相对的;另一方面,在一个特定的情形下又需要选择一种更为适合的立场
加德纳认为:个人整合是最为成熟的心智,但是很少有人能达到。有些成年人一直处于五岁儿童的心智,以自我为中心,还有些人则一直没有超越十岁儿童的善恶观。
另一位心理学家(与加德纳同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任教)罗伯特·凯根则把人的心智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以我为尊、规范主导、自主导向、内观自变。
这四个阶段大致可以这么区分:
以我为尊跟加德纳说的二元对立基本上是一回事
规范主导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化阶段,把社会制定的种种规则内化于心,一般会忠实于某个组织或者群体
自主导向是既能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又有自己的观点
内观自变则是能够利用他人的观点来持续提升自己的思维系统
在凯根模型中,内观自变是最成熟的心智,是少有人能达到的境界。实际上,根据凯根及其学生的研究,能够达到自主导向的人不多,连一半都不到。
参考答案思维方式
关于成人的心智发展阶段,还有其他一些说法。加德纳模型、凯根模型和其他模型,尽管各有不同,但是仍然有很多共同点。
我们应该都同意,成熟的人需要有自己的思考,而不能只会复制、粘贴别人的观点。如果是那样,就跟一个被设定程序的机器人差不多,怎么能称为一个成熟的人呢?
这一点,在加德纳模型和凯根模型中都有体现。在加德纳模型中,自己的思考发芽在相对主义阶段,开花在个人整合阶段。在凯根模型中,自己的思考形成于自主导向阶段,壮大于内观自变阶段。
我也试着思考一下,把成人的心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标准答案思维方式”。这时,我们把家庭、学校、社会所教给我们的种种当作标准答案(相当于凯根模型中的规范主导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参考答案思维方式1”。这时,我们把之前(及今后)家庭、学校、社会所教给我们的种种当作参考答案(相当于加德纳模型中的相对主义阶段),并形成自己的答案(相当于凯根模型中的自主导向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参考答案思维方式2”。这时,我们把自己的答案也当作参考答案,随着情境的不同而修改(相当于加德纳模型中的个人整合阶段),并随着认识的改变而更新(相当于凯根模型中的内观自变阶段)。
参考答案思维方式1和2的区别在于,前者把自己的答案视为标准答案,而后者把自己的答案视为参考答案。
所以,参考答案思维方式1其实也可以称为标准答案思维方式2。但是,产生自己的答案其实是相当了不起的事情,是意识到“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一个飞跃,所以还是称为参考答案思维方式1更好一些。可以理解为,成人有两个阶段,这是成人的第一阶段。
我用我的三阶段模型来“兼容”其他一些关于成人的说法。
关于成人还有这样一个三阶段模型:依赖、独立、互相依赖。这既可以理解为人际关系的三个阶段,也可以理解为思想成熟的三个阶段。它跟我的三阶段模型可以一一对应:
“依赖”对应“标准答案思维方式”,这时,我们依赖于家庭、学校、社会提供的标准答案
“独立”对应“参考答案思维方式1”,这时,我们形成了自己的答案,在思想上独立了
“互相依赖”对应“参考答案思维方式2”,这时,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答案也是一种参考答案,跟其他人的参考答案是互相依赖的,可以在它们的启发下更新和改变
哲学家理查德·罗蒂这样说成年:
作为成年人的标志之一就是懂得,没有任何书会向我们揭示宇宙的秘密或者生命的意义。这意味着认识到,所有这些过去的有趣的书籍都只是我们终有一天有幸能摆脱掉的梯子上的一些梯级而已。[2]
罗蒂说的当然不是年龄上的成人,而是思想上的成人。罗蒂所说的成人的标志就是参考答案思维方式:我们所读的任何书(当然也包括你正在读的这一本),都只是在提供参考答案。
语言学家塞缪尔·早川这样说成年:
不立刻做出任何反应,是一个人已经到达成年的表示。[3]
为什么“不立刻做出任何反应”是成人的标志呢?我同样可以用我的三阶段模型来解释。
一个人如果对其他人的言语、行为立刻做出反应,往往是依据了某个默认为真的标准答案。这个标准答案可能来自外界(标准答案思维方式),也可能来自自己(参考答案思维方式1)。你如果把自己的答案当作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思维方式2),就不会立刻做出反应了,即使对方的做法跟你的答案完全相反。你很可能在做出反应之前先问一个问题:“你刚才那么做(说),理由是什么呢?”
所以,早川所说的可以对应我的三阶段模型中的第三个阶段:参考答案思维方式2。
用一生的时间来学习“成人”
你可能听说过“学习型组织”这个概念。这个概念能够在企业界流行起来,要归功于彼得·圣吉,一位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管理大师。
我跟彼得·圣吉有过一些交往。在一次比较深入的对话中,他这样对我说:
人们通常认为一个人生而为人。但是我认为,在所有的修行传统中,不仅仅是佛家、道家,而是在东西方几乎所有的修行传统中,最基本的思想是,你花费你的一生来成为人。你不是生而为人。[4]
这段话对我影响很大。这个思想其实也暗含在了加德纳模型和凯根模型之中:我们花费一生来学习“成人”。
彼得·圣吉还有一件“小事”令我印象深刻。有一次,我提到要去向加德纳请教。他说自己也有问题要问加德纳,想跟我一起去。我说,我约了加德纳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那我先跟他聊45分钟,然后你再加入吧。那天,我在加德纳办公室跟他聊了45分钟之后,打开门,彼得·圣吉正在门外守候。
彼得·圣吉是我钦佩的一位卓有成效的学习者。他教给我: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学习“成人”。
成年人首先要反向学习
成人是目的,学习是道路,本书所提出的学习力的五项修炼则是具体行动。这五项修炼是:
反向学习
参考答案思维方式
聚焦
模式化学习
深层迁移
这五项修炼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只选择最重要的一项,在其他场合,我可能会选择深层迁移。但其实选择任何一项,并以它为中心把其他几项联系起来,逻辑上都能自洽。
我在这个前言中主要强调了参考答案思维方式。但是,培养参考答案思维方式,要求我们首先“卸载”在大脑中已经根深蒂固的标准答案思维方式,即反向学习。所以,成年人首先要进行反向学习(第一项修炼)。
我们也可以以反向学习这项修炼为中心,把其他几项修炼联系起来。
所谓反向学习,就是减法式学习,是去除头脑中错误、过时、低效的知识。而反向学习的重点,不是单点的碎片知识,而是成套的心智模式。本书主要针对妨碍学习的几个坏习惯进行反向学习。反向学习不仅要“卸载”已有的坏习惯,而且要“安装”新习惯来替代它们。
由于妨碍学习的最大的一个坏习惯就是标准答案思维方式,为了替代它,我们要培养参考答案思维方式(第二项修炼)。
妨碍学习的另一大坏习惯是发散式学习,即弥补短板、全面发展,它必然导致学得多而浅。为了替代它,我们要聚焦(第三项修炼),要学得少而深。
妨碍学习的又一大坏习惯是碎片化学习,它与发散式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大多数人都在碎片化学习,学到的只是一堆“散沙”,即一些毫不相干的知识碎片。为了替代它,我们要进行模式化学习(第四项修炼),要在头脑中建立一棵棵自成体系的知识树。
学用脱节是另一大妨碍学习的坏习惯,其对学习的妨碍程度可以与标准答案思维方式“媲美”。学用脱节表现为两个方面:要么学而不用,要么学而乱用,前者的危害更严重。为了替代它,我们要进行深层迁移(第五项修炼)。这是模式化学习的深化,即把模式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
我们可以把参考答案比喻为禅宗指月的手指:月亮只有一个,但是位置时时不同,所以在不同的时刻,指向月亮的手指会指向不同的方向。不要把手指当成月亮。我这里所讲的五项修炼之间的关系,也许跟我在其他地方的阐述会略有不同。你可以理解为,这是在不同的时刻指向同一个月亮的手指。
最后总结一下。真正的学习者用一生的时间来学习“成人”。具体说来,他们做这五件事情:反向学习、参考答案思维方式、聚焦、模式化学习、深层迁移。
前言为成人而写的学习书
导论学习=我知道+我不知道001
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002
学习力是元能力005
学习力第一公式008
学习力的五项修炼011
第一章反向学习025
反向学习的几个要点026
来自学校的隐性课程031
坏习惯一:标准答案思维方式036
坏习惯二:弥补短板、全面发展053
坏习惯三:碎片化学习059
坏习惯四:学用脱节062
反向学习的好消息和坏消息066
反向学习的口诀070
第二章参考答案思维方式073
一句口诀:看情况075
策略一:洞见分类077
策略二:标准参考答案0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