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医学 收藏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8536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25-10-06 07:10:03
  • 发布日期:2025-10-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福尔克尔·舍弗尔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讨论了与攀岩相关的运动医学。随着攀岩在2020东京奥运会成为一个奥运项目,这项运动也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商业攀岩馆迅速崛起,参与到攀岩运动中的人群越来越庞大,因为攀岩而产生的伤病也也来越多,在运动医学界引起了相当的关注。汇集了来自全球的攀岩医学专家,本书涵盖了与这一学科相关的所有方面——从攀岩的生理学、生物力学和解剖学,到上肢、核心和下肢损伤,再到心脏病学、妇科、儿科和青少年病症等。每一章都按照一致的结构为读者提供基于科学依据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运动医学科医生、骨科医生、创伤科医生,以及攀岩相关的教练、理疗师和其他参与攀岩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提供了及时且最新的资源。

作者简介

郭郁华,剑桥大学认知脑科学博士,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学士。攀岩爱好者、兼职教练,中国登山协会攀岩社会指导员,野外红点5.12b。《2023年北美攀登事故报告》中文译者之一,提名第十八届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最佳公益环保精神奖(待揭晓)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其他

汇集全球顶尖攀岩医学专家,提供从青少年到老岩友、爱好者到运动员、教练到医生等相关人群都受用的全面、专业、前沿的攀岩损伤预防、诊疗、康复内容。

下载地址

序言

攀 岩 医 学
——实践手册
(德)福尔克尔·舍弗尔(Volker Sch?ffl)
(德)伊莎贝尔·舍弗尔(Isabelle Sch?ffl)
(德)克里斯托夫·卢特(Christoph Lutter) 著
(奥)托马斯·霍赫霍尔策(Thomas Hochholzer)

郭郁华 于 越 主 译
张阳洋 侯 波 朱 毅 副主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

北京市版权局著作权合同登记号?图字:01-2025-1385

First published in German language under the title Klettermedizin: Grundlagen, Unf?lle, Verletzungen und Therapi
Translation from the English edition: Climbing Medicine: A Practical Guide
edited by Volker Sch?ffl, Isabelle Sch?ffl, Christoph Lutter and Thomas Hochholzer
Copyright ? Volker Sch?ffl, Isabelle Sch?ffl, Christoph Lutter and Thomas Hochholzer, under exclusive license to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 2022
This edition has been translated and published under licence from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

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举报:010-62782989,beiqinquan@tup.tsinghua.edu.cn。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攀岩医学 : 实践手册 / (德) 福尔克尔·舍弗尔等著 ; 郭郁华, 于越主译. --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5. 7. -- ISBN 978-7-302-69959-0
Ⅰ. R87
中国国家版本馆CIP数据核字第2025J3V439号

责任编辑:唐芳芳
封面设计:钟 达
责任校对:李建庄
责任印制:宋?林

出版发行: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  址:https://www.tup.com.cn,https://www.wqxuetang.com
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83470000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质量反馈:010-62772015,zhiliang@tup.tsinghua.edu.cn
印 装 者:北京博海升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185mm×260mm    印 张:21.25 字 数:440千字
版  次:2025年9月第1版 印 次:2025年9月第1次印刷
定  价:138.00元
产品编号:111956-01

原著作者:
福尔克尔·舍弗尔(Volker Sch?ffl)
德国,德国巴伐利亚州班贝格医院运动医学中心骨科与创伤外科
伊莎贝尔·舍弗尔(Isabelle Sch?ffl)
德国,德国巴伐利亚州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小儿心脏病科
克里斯托夫·卢特(Christoph Lutter)
德国,德国罗斯托克大学骨科
托马斯·霍赫霍尔策(Thomas Hochholzer)
奥地利蒂罗尔州因斯布鲁克市霍赫鲁姆私立诊所骨科

图片摄影:
Enrico Haase, Instagram: rico.haase.photo
Kilian Reil: www.kilianreil.com, Instagram: kilioreilly
Michael Simon: www.michaelsimon.org, Instagram: Michael_simon_photography
福尔克尔·舍弗尔(Volker Sch?ffl),班贝格,德国
伊莎贝尔·舍弗尔(Isabelle Sch?ffl),埃尔朗根,德国
克里斯托夫·卢特(Christoph Lutter),罗斯托克,德国
托马斯·霍赫霍尔策(Thomas Hochholzer),因斯布鲁克,奥地利

译者:
郭郁华 剑桥大学认知脑科学博士,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学士
攀岩爱好者、兼职教练,中国登山协会攀岩社会指导员
于 越 北京体育大学康复医学硕士,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物理治疗硕士
攀岩、越野跑爱好者,物理治疗师、运动损伤专家
侯 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
上海市同仁医院骨科主治医师,主攻骨科关节的微创治疗、单髁置换,运动损伤的治疗及康复领域
张阳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
上海市同仁医院骨科主治医师
朱 毅 河南郑州大学康复医院副院长

声 明
警告!!本书描述的内容包含针对危险运动的训练。相关运动和训练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损伤甚至死亡。
对本书的使用则意味着您同意以下各项内容:
对本书所含信息的使用自担风险。
本书中描述的训练方法、知识理论和建议不应被视为医嘱,也不能替代专业医护人员的实际诊疗。使用本书中所提到的任何训练方法、知识理论和建议的行为应由读者自担风险。
本书的作者、出版方、发行方,以及其他与本书的著作、宣传、发行相关的人员(统称为作者)对本书在特定用途的安全性或实用性不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亦不对本书所含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做任何保证。
作者对于本书中包含的错误或因本书中提供的信息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任何对个人或实体所产生的特殊、附带或损害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
警告!!本书中所描述的运动有显著风险造成人身伤害或死亡。除非您本人是专家、已经由专业人员指导或明确了解其中的风险,否则请勿参与此类活动。
您的参与意味着您自愿承担相关的所有风险。您有责任学习与练习相关的操作技术与风险防范措施,并承担相关的所有风险。
如果您不愿承担如上风险,请勿使用此书,也请勿参与本书所描述的运动或训练。

译 者 序
攀岩运动从小众走向大众,被越来越多的朋友了解、熟知,这对攀岩爱好者、从业者来说真是莫大的喜事。然而,就像任何其他运动一样,攀岩也可能会带来伤病。攀岩群体壮大了,攀岩受伤的人仿佛也变多了。
在中文世界里,与攀登相关的内容本就有限,涉及攀岩损伤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也更多基于“老岩友”们的经验之谈。当我们因攀爬受伤看医生的时候,经常获得的医学建议可能更多的是“停止运动”而非“怎样重返运动”。为了能够更系统地了解如何更加健康、可持续地攀爬,我们开始搜寻各种文献,终于找到了《攀岩医学》。
这本书首次出版是在2022年,原著团队不仅是国际顶尖的攀岩运动医生——他们包含德国攀岩国家队和登山滑雪队队医、国际攀岩联合会(IFSC)医学委员会顾问和针对各种攀岩损伤的相关专家;也是高水平的攀岩爱好者——比如原著作者舍弗尔教授就是40多年的老岩友,具备5.13d/V12的攀爬能力,曾在世界各地开辟攀岩线路(包括广西阳朔)。基于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书中的各个章节涵盖了与攀岩医学相关的所有方面——从攀岩的生理学、生物力学和解剖学,到上肢、核心和下肢损伤,再到特殊人群(如基础疾病患者、孕妇、青少年)在攀岩当中的注意事项等。不论是内容的时效性、专业性、权威性、丰富性、可读性,《攀岩医学》都称得上是可供医疗人员、运动员、教练、爱好者共同学习的佳作。
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攀爬者、教练和医疗人员提供沟通交流的语言工具。攀爬者和教练员可以提前了解攀岩可能产生的损伤,尽可能预防,并在损伤发生后进行尽可能妥当的处置和康复。医疗人员也可以借此了解攀岩运动所特有的损伤,如何诊断、治疗,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运动表现。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在忠于原文、保证准确的同时兼顾中文的语言习惯。然而,许多与医学、攀登相关的专有名字尚未有通用的中文翻译,我们只好基于现有的材料和自己的理解进行权衡,并标注原文供读者参考。书中难免存在许多尚待改进之处,欢迎朋友们不吝指正。
在此,我们由衷感谢本书的原著作者福尔克尔·舍弗尔教授、施普林格·自然的陈青经理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唐芳芳编辑的大力支持,使得《攀岩医学》中文版能够顺利出版。感谢Patagonia、CAMP4岩肆和YY Vertical为本书的出版宣传提供帮助,使更多与攀岩相关的群体能够看到、了解到书中的实用内容。我们也要感谢许正前老师、浅色老师、任钢医生等朋友们对书中攀登、医学相关内容的具体翻译提供的宝贵建议。还有许多其他在本书的翻译、出版过程中提供过帮助的亲朋好友,谢谢大家!
让我们一起爬到八十岁!

Note from the Chief Editor

A few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we first published our textbook on “climbing medicine”. We are very delighted to see it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now and express large thanks to Dr. Yuhua Guo for taking a lead here and making this possible. I have climbed and opened up new routes in China in 2005 and have fond memories of that trip. With the advent of climbing as an Olympic sport the audience for climbing medicine increases, and we are very happy that with this translation the information will be accessible to a broader audience. We hope that you will enjoy the read and find the information you are looking for.

Best regards,
Volker

致中国读者

自从我们首次出版《攀岩医学》已经过去了几年。我们十分欣喜地看到这本书现在被翻译成中文,并感谢郭郁华博士主导了此次翻译工作。我曾在2005年到访中国,攀爬并开发新线路,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如今,随着攀岩成为奥运项目,攀岩医学的受众也在不断扩大。这次中文版的出版,将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我们对此深感欣慰。希望你会享受阅读本书的过程,并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祝好,
福尔克尔

前 言
攀登自然岩壁和人工岩壁正在从一项小众运动逐渐走向大众视野。攀石(bouldering)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是攀岩运动愈发流行的主要因素,室内攀岩场馆的数量也持续增加。尽管2020年东京奥运会不得不推迟到2021年举办,但整个攀岩群体对攀岩首次入奥的期待却丝毫不减。
作为本书的编辑和章节作者,我们都是攀岩爱好者,并且已多年从事攀岩医学(有些已从业超过30年)。在这一领域,我们不仅在攀岩诊所里治疗受伤的病患,也长期参与国家队、攀岩赛事运动员的监测和比赛监督。由于攀岩相关的伤病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特殊性,因此攀岩会给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带来很多挑战,由于攀岩在过去30年间才逐渐成为一项职业运动,很多有关这项运动对运动员的长期影响仍不明确。在这本书中,基于我们的临床知识和科研发现,为您呈现目前为止关于攀岩伤病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学界标准。
《攀岩医学》的英文版旨在呈现攀岩的解剖和生物力学特征,并分析与攀岩相关的具体伤病与劳损。此外,我们还将详述与攀岩相关的医学、妇科和儿科病症。如果说我们的上一本书One Move Too Many(Sch?ffl V,Hochholzer T,Lightner S Jr)是写给教练、运动员和普通爱好者的,那么《攀岩医学》在此基础上也适用于医疗从业者和科研人员。这本书更注重的是从循证出发,涵盖攀岩医学相关的各种话题和研究。我们很荣幸能够请到著名的生理学家Phil Watts教授撰写第四章关于攀岩生理学的内容。Phil Watts是一位杰出的研究员,他在攀岩生理学方面的工作已经成为业界标杆。另外,加拿大攀岩国家队队医Y. El-Sheikh为本书中手指损伤的章节提供了帮助。Thomas Bayer从影像学角度提供了最新的科研进展和医疗影像案例。我们的英国朋友Gareth Jones和Ugo Ehiogu为我们提供了攀岩损伤康复和预防的数据与建议。Thomas Küpper所撰写的内容涵盖了攀岩医学中相当重要的医学话题。Michael Simon和Jens Li?e为多个章节提供了宝贵的见解。我们特别要感谢所有章节作者为这本书做出的努力,以及Rosamunde Pare为我们提供英语语言支持。Michael Simon、Enrico Haase和Kilian Reil 为这本书提供了数张图片,Tiffany Fung 提供了诸多插图。最后,我们要感谢我们所有的患者,感谢他们对我们的信赖和支持,参与我们的研究。我们还要感谢在我们诊所、研究所工作的所有同仁,使我们研究的开展成为可能。

本书章节作者
Thomas Bayer,医学博士,哲学博士
德国菲尔特医院放射科与神经放射科
Uzo Dimma Ehiogu,理学硕士,理学学士,英国肌肉骨骼协会特许物理治疗师(MMACP)
英国伯明翰皇家骨科医院研究与培训部
英国伯明翰大学医学与牙科学院医学系
英国利兹贝克特大学临床与应用科学系
Y. El-Sheikh,运动机能学学士,医学博士,加拿大皇家内外科医师学院院士(FRCSC)
加拿大多伦多北约克综合医院外科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外科系整形与重建外科分部
加拿大渥太华攀岩协会(Climbing Escalade Canada)
Thomas Hochholzer,医学博士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霍赫鲁姆私立诊所
M. I. Johnson,哲学博士
英国利兹贝克特大学临床与应用科学学院
G. Jones,哲学博士,理学硕士
英国利兹贝克特大学临床与应用科学学院
T. Küpper,医学博士,哲学博士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职业、社会与环境医学研究所
J. Li?e,医学博士
德国班贝格医院骨科与创伤外科
Christoph Lutter,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医疗商业管理硕士,理学硕士
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医院骨科
A. Morrison,理学学士,注册营养师
英国伦敦皇家自由医院NHS基金会
Isabelle Sch?ffl,医学博士,哲学博士,理学硕士
德国巴伐利亚州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小儿心脏病科
Volker Sch?ffl,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医疗商业管理硕士,野外医学会院士
德国班贝格医院运动医学中心骨科与创伤外科
英国利兹贝克特大学临床与应用科学学院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急诊医学系野外医学部
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骨科与创伤外科
M. Simon,医学博士
德国班贝格医院运动医学中心骨科与创伤外科
P. B. Watts,哲学博士
美国北密歇根大学健康与人体表现系
T. Bayer,德国菲尔特医院放射科与神经放射科

英文版语言编辑
Rosamunde Pare,理学硕士
瑞士伯尔尼莱贝尔马特高中

目 录
第1章 概 述 1
1.1 攀岩运动的历史 3
1.2 攀岩术语 4
1.3 攀岩难度等级 7
1.4 攀岩装备 8
1.5 攀岩竞赛 8
1.6 攀岩的子类 9
1.7 难度攀(视攀)比赛 10
1.8 攀石比赛 10
1.9 速度攀比赛 11
原著参考文献 11
第一部分 攀岩医学基础
第2章 攀岩伤病统计 14
2.1 概述 15
2.2 损伤分级和评分 15
2.3 攀爬类型分析 17
2.4 攀岩是高危运动吗? 24
2.5 结论 26
原著参考文献 26
第3章 手的解剖和生物力学 30
3.1 解剖结构 31
3.2 肌腱愈合 33
3.3 生物力学 34
3.4 结论 39
原著参考文献 39
第4章 攀岩运动表现生理学模型的历史发展 44
4.1 背景 45
4.2 针对攀岩者和攀岩运动的生理学研究 47
4.3 通过生理特征预测攀爬水平 54
原著参考文献 55
第5章 攀岩损伤的医学影像检查 57
5.1 X射线检查 58
5.2 超声检查 59
5.3 磁共振成像 61
5.4 攀岩损伤的鉴别诊断 63
原著参考文献 66
第二部分 上肢的攀岩损伤
第6章 手部和手指 68
6.1 手部的临床检查 69
6.2 影像学诊断 70
6.3 手指损伤 72
6.4 结论 105
原著参考文献 105
第7章 腕关节 114
7.1 概述(统计数据) 115
7.2 诊断 115
7.3 骨髓水肿 115
7.4 钩骨骨折 117
7.5 掌腱膜挛缩症 119
7.6 腕尺侧疼痛综合征 119
7.7 结论 121
原著参考文献 121
第8章 手肘和前臂 124
8.1 概述 125
8.2 肱骨外上髁炎和肱骨内上髁炎 125
8.3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肱肌腱病 126
8.4 前臂肌群的功能性间室综合征 127
8.5 肘关节脱位(伴血管损伤) 128
8.6 肌肉损伤 129
8.7 结论 131
原著参考文献 132
第9章 肩关节 134
9.1 概述 135
9.2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 135
9.3 SLAP损伤 137
9.4 肩袖肌群病变 138
9.5 肩关节脱位 139
9.6 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 140
9.7 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Paget-Schroetter综合征) 141
9.8 结论 142
原著参考文献 142
第三部分 下肢的攀岩损伤
第10章 足踝 146
10.1 概述 147
10.2 现代攀岩鞋 147
10.3 攀岩鞋导致的慢性足部问题 148
10.4 足部创伤性损伤 151
10.5 腓骨肌腱脱位 153
10.6 结论 155
原著参考文献 155
第11章 髋关节和膝关节 158
11.1 概述(统计数据) 159
11.2 诊断 159
11.3 股骨-髋臼撞击征 159
11.4 挂脚损伤 161
11.5 膝部损伤 162
11.6 结论 165
原著参考文献 165
第四部分 躯干的攀岩损伤
第12章 脊柱 168
12.1 创伤性脊柱损伤 169
12.2 慢性和退行性背部疾病 171
原著参考文献 177
第五部分 攀岩与年龄
第13章 高强度攀岩对手和手指的长期影响 180
13.1 概述 181
13.2 骨适应性反应 181
13.3 长期损害 184
13.4 典型病例 187
13.5 病因和治疗 189
13.6 总结 191
原著参考文献 191
第14章 从儿科角度看青少年攀岩 194
14.1 攀岩对儿童早期发展的意义 195
14.2 儿童攀爬的注意事项 196
14.3 儿童和青少年的攀岩训练 197
14.4 结论 198
原著参考文献 198
第15章 攀岩对中老年人的影响 200
15.1 概述 201
15.2 急性损伤和过度使用性损伤 201
15.3 退行性病变 202
15.4 结论 204
原著参考文献 204
第六部分 与攀岩相关的一般注意事项
第16章 运动厌食症和相对能量缺失 206
16.1 概述 207
16.2 运动中相对能量缺乏症 207
16.3 攀岩中的相对能量缺乏症 207
16.4 运动中相对能量缺乏症临床评估工具及其应用 209
16.5 结论 210
原著参考文献 210
第17章 基础疾病与运动攀岩 212
17.1?运动生理学视角下的运动攀岩 214
17.2 急性感染 216
17.3 运动攀岩和糖尿病 217
17.4 运动攀岩与心血管疾病 219
17.5?肺部疾病 225
17.6 肾功能不全 226
17.7 癫痫 226
17.8 结论 228
原著参考文献 228
第18章 孕期的运动攀岩 232
18.1 总体原则 233
18.2 结论 238
原著参考文献 239
第19章 赛季运动员和攀岩比赛的医疗照护 242
19.1 概述 243
19.2 攀岩队体检 243
19.3 攀岩比赛的医疗保障 246
19.4 结论 249
原著参考文献 249
第七部分 攀岩伤病康复和预防
第20章 攀岩伤病康复 254
20.1 概述 255
20.2 损伤康复和体能准备 255
20.3 康复原则 255
20.4 其他与运动表现相关的专业人员 256
20.5 运动疗法和负荷管理 257
20.6 血流限制 257
20.7 理疗及其他辅助治疗手段 258
20.8 特定疾病 262
20.9 肩部 268
20.10 创伤性肩关节前脱位 269
20.11 肘部 270
致谢 271
原著参考文献 271
第21章 攀岩伤病预防 281
21.1 概述 282
21.2 运动负荷监测 286
21.3 增强软组织韧性和疲劳管理的最新策略 287
致谢 293
原著参考文献 293
第22章 运动贴扎 300
22.1 基础知识 301
22.2 滑车贴扎(滑车损伤、腱鞘炎)(“H”形贴扎) 302
22.3 手指近端指间关节贴扎 304
22.4 手指近端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贴扎 305
22.5 手指远端指间关节贴扎 306
22.6 掌指关节贴扎 306
22.7 “伙伴”贴扎 307
22.8 蚓状肌贴扎 307
22.9 手腕贴扎 308
22.10 拇指近端关节贴扎 309
22.11 攀爬裂缝时的手部贴扎 310
22.12 肘部贴扎 310
22.13 踝关节贴扎 313
22.14 结论 315
原著参考文献 315
第八部分 未来发展
第23章 攀岩作为奥运项目的未来发展 320
23.1 竞技攀岩 321
23.2 反兴奋剂 322
23.3 新手综合征 323
23.4 结论 324
原著参考文献 324

目录

目 录
第1章 癌痛的全程管理内容和流程 1
1.1 癌痛全程管理的定义、意义及新进展 1
1.2 癌痛全程管理的重点内容 4
1.3 癌痛全程管理技术流程及规范 22
1.4 癌痛居家管理技术流程 28
第2章 癌痛的营养全程管理流程及规范 30
2.1 癌痛患者营养不良的现状及其重要性 30
2.2 肿瘤营养的部分相关概念 31
2.3 癌痛的营养筛查、评估和诊断 32
2.4 肿瘤营养疗法 38
2.5 镇痛药物常见不良反应防治策略 42
第3章 癌痛的护理全程管理 44
3.1 癌痛护理全程管理的重要性 44
3.2 影响癌痛护理全程管理的患者因素 44
3.3 医护人员在癌痛护理全程管理中的权利和责任 46
3.4 患者在癌痛护理全程管理中的权利和责任 47
3.5 癌痛的护理全程健康教育 48
3.6 癌痛患者家庭照顾者教育 53
3.7 癌痛护理全程管理流程及实施方法 54
3.8 癌痛护理全程管理 56
第4章 癌痛全程管理的经典案例 58
4.1 肺癌合并癌痛案例 58
4.2 食管癌合并癌痛案例 95
4.3 直肠癌合并癌痛案例 102
4.4 胰腺癌合并癌痛案例 105
第5章 老年肿瘤科特色技术及学术成果 110
5.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老年肿瘤科发展历史 110
5.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老年肿瘤科特色技术 112
5.3 老年肿瘤科学术成果 116
参考文献 117

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