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 收藏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2163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25-07-06 03:10:02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果麦文化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少时失怙,壮年失偶,没有子女,没有家庭,没有私产。因肿瘤手术住院,面对来看望的县领导,她说:“能否提前支取丧葬费,用来帮助大山里的孩子们?”身患骨质疏松症、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纤维化、脑动脉供血不足、脾血管瘤、颅骨骨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多种疾病,虽九死一生而无悔。

曾经有位哲人说过,那些为大家而献身的人,就是灵魂里有黄金的人,因此,他们不需要现实世界的黄金。那么,张桂梅,这个一出生就险被送人,黑龙江农户家里的第十二个孩子,她生命的轨迹从何处起,她灵魂里的黄金从何处来?

本书经过张桂梅亲审认定,讲述她从出生(1957年)到现在(2021年)的人生经历。

作者简介

李延国,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山东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废墟上站起来的年轻人》《在这片国土上》《中国农民大趋势》《根据地》等获中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2021年获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

王秀丽,丽江市华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自2008年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校,王秀丽即与张桂梅一同家访,先后采写关于张桂梅和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电视新闻稿件70余条、专题片20余部,整理笔记10余万字。2020年被中共华坪县委、华坪县人民政府评为“张桂梅先进典型宣传工作优秀个人”。

编辑推荐

1、张桂梅本人亲审认定,全面、清晰,讲述张桂梅从出生(1957年)到现在(2021年)的人生经历。
张桂梅,1957年生于黑龙江牡丹江市,扎根云南贫困山区教育一线逾40年。2008年创办全国首所免费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第一届学生,以本科上线率73%、综合上线率100%的好成绩,全部考上大学。截止目前,华坪女高助力2000多名山区贫困女孩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2020年12月,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2021年2月,入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2021年6月,被习主席亲授“七一勋章”。

2021年10月,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2、30万字,376页,浓缩她从儿时到现在,从黑龙江到云南,从牡丹江到香格里拉、到大理、到丽江华坪,几十年的心路历程,以及她为照亮山区贫困女孩的人生道路而献身教育、“九死亦无悔”的执着追求。

3、作者身份权威,多年跟访,素材全部一手。

李延国——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得主;王秀丽——张桂梅至交好友,跟拍采访14年,也是电视剧《山花烂漫时》中张桂梅好友方琼的原型人物。

这本书是我含泪写给张桂梅的一封长信,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哭出来的。——本书作者

4、这本书尤其珍贵的,是它提供了“人”的温度。

一个真实的、带着膏药痕迹的、在凌晨5点的寒风中叫醒学生的教育者,她的故事让所有宏大的讲述、抽象的概念、高远的理想,都有了具体的载体。

张桂梅的“严苛”背后是对学生深沉的爱。她逼着女孩们读书,是因为她知道,对这些孩子来说,读书是唯一能跳出大山的路。她的教育不是“快乐教育”,而是“救命教育”。——李镇西(知名教育学者、成都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

如果有一天我要拍张桂梅的故事,我会聚焦她如何用“不近人情”的规则对抗命运。她的严格不是冷酷,而是一种悲悯——因为她知道,对这些女孩来说,没有第二次机会。——陈可辛(导演)


5、精装双封,排版舒阔,封面取材自华坪女高日常活动留影,更好地感受燃灯精神,可收藏可送人。

6、本书每售出1本,即为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捐款2元。

下载地址

目录

序章

第一章 童年的童话

1. 出生的波折

2. 喧闹的幼年

3. 上学啦

4. 毛毛虫事件

5. 差一点儿被狼吃掉

6. 爱的启蒙

7. 柳暗花明

8. 父母夜语

9. 跳级

第二章 窈窕少女

1. 中学第一课

2. 世纪遗留的伤害

3. 张家有女初长成

4. “江姐”打了“甫志高”

5. 一场大病

6. 死而复生

7. 慈母永在

第三章 花样年华

1. 深山老林

2. 沙马洛娃的入团申请书

3. 夜校也是学校

4. 笑破肚子了

5. 父亲的遗产

6. 爱情的样子

7. 没有糖果的婚礼

8. 装作很开心

9. 幸福蹑手蹑脚走来

第四章 师路风雨

1. 生命的苏醒

2. 初登讲台

3. 优秀班主任

4. 洱海之畔

5. 刻骨铭心的两封信

6. 美丽的生活

7. 爱情之殇

8. 碑从心来

第五章 命运的钥匙

1. 洱海不是忘情水

2. 喜洲古镇的悲情

3. 拥抱大山

4. 向死而生

5. 我深爱着你们

6. 民族中学的新老师

7. 陷阱边的陪伴

第六章 写在大山里的教育诗

1. 傈僳族小姑娘的叹息

2. 丈夫的毛背心

3. 抽烟的男孩

4. 壮族姐弟

5. 一次特殊的假日聚餐

6. 心灵的陪护

7. 三年转三个学校的学生

8. 一次特殊的班会

9. 歌声抵达的地方

10. 世纪承诺

11. 感恩母校

第七章 生死苦旅

1. 死神又来敲门

2. 买早点的学生

3. 挑战极限

4. 全体起立

5. 第二次手术

6. 和孩子们休戚与共

7. 空座位

8. 再次拒绝手术

9. “校园妈妈”

10. 难忘《乡村女教师》

等等......

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