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周界安全防范概述
1.1 安全防范概述
1.1.1 安全防范基本手段
1.1.2 安全防范三要素
1.1.3 安全的环境因素
1.1.4 安全风险评估
1.1.5 安全防范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
1.1.6 周界安全中的人力防范
1.1.7 周界安全中的实体防范
1.2 周界安全技术防范
1.2.1 周界安全技术防范体系的建设理念
1.2.2 周界安全技术防范体系的架构组成
第 2 章 周界安全技术防范中的感知预警
2.1 视频监控技术
2.1.1 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
2.1.2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
2.1.3 摄像机成像技术
2.1.4 视频图像优化与调节
2.1.5 夜间成像技术
2.2 入侵探测技术
2.2.1 入侵探测概述
2.2.2 区域入侵探测
2.2.3 周界入侵探测
2.3 立体全域感知技术
2.3.1 无人驾驶航空器与应用
2.3.2 卫星遥感与应用
2.3.3 电磁网络空间信息感知
2.4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2.4.1 指纹识别
2.4.2 人脸识别
2.4.3 虹膜识别
2.4.4 指静脉识别
2.4.5 声纹识别
2.4.6 步态识别
2.4.7 多模态识别
第 3 章 周界安全技术防范中的信息传输
3.1 通信概述
3.1.1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
3.1.2 通信系统概述
3.2 周界安全技术防范中的数据传输
3.2.1 数据传输原理与实现
3.2.2 光纤通信技术
3.2.3 微波通信技术
3.2.4 低功耗广域网
3.3 周界安全技术防范中的机动指挥通信
3.3.1 短波通信
3.3.2 超短波通信
3.3.3 蜂窝移动通信
3.3.4 数字集群通信
3.3.5 卫星通信
3.3.6 自组网通信
第 4 章 周界安全技术防范中的视频管理与数据赋能
4.1 视频综合管理应用
4.1.1 视频存储技术
4.1.2 视频显示技术
4.1.3 视频联网技术
4.1.4 视图智能应用
4.2 数据赋能技术
4.2.1 大数据与应用
4.2.2 云计算与应用
4.2.3 人工智能与应用
4.3 地理信息系统
4.3.1 地理空间数据
4.3.2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
4.3.3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第 5 章 周界安全技术防范中的非致命打击驱离
5.1 激光眩目技术与应用
5.1.1 激光原理与分类
5.1.2 激光眩目机理与应用
5.2 强声驱离技术与应用
5.2.1 人耳的听觉特性
5.2.2 强声驱离原理与应用
5.3 非致命电击枪技术与应用
5.3.1 电流对人体的生理效应
5.3.2 电击枪的组成与基本原理
第 6 章 周界安全技术防范中的无人机探测与反制
6.1 无人机探测
6.1.1 无人机 “黑飞” 挑战
6.1.2 无人机探测技术
6.2 无人机反制
6.2.1 无线电压制式反制
6.2.2 无线电欺骗式反制
6.2.3 火力打击
6.2.4 定向能毁伤
6.2.5 物理捕获
第 7 章 周界安全技术防范中的离网供电与防雷
7.1 技术防范体系的供电
7.1.1 供电系统的组成
7.1.2 新能源离网供电
7.1.3 储能技术
7.2 技术防范体系的防雷
7.2.1 雷电危害
7.2.2 综合防雷系统
第 8 章 周界安全技术防范中的网络安全
8.1 网络安全威胁
8.1.1 恶意程序
8.1.2 网络安全漏洞
8.1.3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8.1.4 弱口令
8.1.5 高级持续威胁攻击
8.1.6 网站安全
8.2 网络安全保护
8.2.1 网络安全的等级保护
8.2.2 信息安全产品
第 9 章 周界安全技术防范新技术展望
9.1 无人化与智能化技术
9.1.1 无人化平台
9.1.2 机器人
9.1.3 外骨骼装备
9.2 天地一体化技术
9.2.1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9.2.2 国外典型低轨通信星座
9.3 数字孪生技术
9.3.1 数字孪生的基本概念
9.3.2 数字孪生的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