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管理学教授魏炜:企业一把手必备的经营手册
杨东文先生的新著《高质量经营》,理论与实践结合,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了企业经营管理最重要的命题,其中凝结了杨东文先生在其20多年企业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实战经验与智慧,相信对各行各业的企业家和管理者都颇具借鉴意义,因此我非常愿意向大家推荐本书,同时分享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高质量经营》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企业行为视角重新梳理了经营和管理的定义,通过厘清二者的边界来探讨企业经营之道。同时,提出高质量经营的本质是盈利,并从财务视角进行了剖析,展示了如何应用三张财务报表给企业做“体检”。第二部分深入阐述了高质量经营的前提、逻辑和组织,系统且形象地揭示了经营与管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三部分提出了高质量经营的三大维度—产品经营、资产经营和产业经营,将经营视角从企业单一主体延伸到产业共生体,高屋建瓴且体系完整。
在我看来,《高质量经营》至少有三大亮点值得分享。
第一,理论水平高,善于揭示事物本质。经营和管理属于人人都能说出一二,却很难直击本质的话题。作者结合自己在企业经营和管理实践中的体会,打破传统认知,将经营和管理拆解开来,首先重新定义经营和管理,提出“经营”的三种特点和“管理”的三种特点,其次指出“先有经营,后有管理”“没有经营,谈何管理”“管理必须服务经营”等态度鲜明、独树一帜的观点和论述,最后从前提、逻辑、组织论证“高质量经营”。作者对于经营和管理的完整认知,是极具原创性和逻辑性的思考和理论探索。
第二,高水平应用,实践创新多。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面对的关键问题并不相同,因此经营和管理的侧重点也不同,这就要求企业能结合所处环境因地制宜、创新实践。基于扎实的财务功底,作者提出了如何根据三张财务报表给企业做“体检”,从而判断经营质量的方法,给出了针对经营能力、运营能力、筹资能力/偿债能力、风控能力四个维度的建议。此外,书中每个章节每个论点下都有相应的企业案例作为支撑,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内容。通过案例学习,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高水平应用结合。
第三,善于总结提炼经验并理论化,经营金句信手拈来。“盈利是高质量经营的核心标准”“高质量经营的前提:看趋势,想清楚,坚持干”“组织决定企业发展的天花板”“产品经营与其迎合需要,不如创造想要”“资产经营的本质是让有限的资产更快地周转”“产业经营从塑造利益共同体开始”,诸如此类的金句不胜枚举。作者将自己的洞察提炼、加工、萃取成要点清晰且结构化的理论,朗朗上口,让读者更容易记忆和加以应用。
此外,作者在书中还特别强调了商业模式与经营逻辑的关系,指出商业模式与企业经营紧密关联—企业经营侧重内部视角,而商业模式则恰好补充了外部视角。作为一个研究商业模式多年的理论创新者和践行者,关于商业模式与企业经营的区别和联系,我还想补充一些我的研究心得。
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到的高质量经营的三大维度,在商业模式的分析框架里也有三层空间,即战略空间、商业模式空间和共生体空间。站在不同的空间视角上,思考的格局就不一样,企业经营管理者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企业,要从同质化的竞争中挣脱出来,抽离出自身的战略空间,形成多个利益相关方合作共赢的共生体,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空间。当然,共生体并不是静态终局,它也会演进、消亡、再生,这和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类似,也需要不断重构、创新。
《高质量经营》和一般的企业管理书籍不同,它很有特色,主要体现在:第一,作者是财务出身,后面又经历了多家企业,并常年担任最高经营管理层职务,对于业务和财务的深度打通有极强的理论素养和经验手感;第二,作者是一位极度喜欢深度思考的企业家,对于很多经营管理现象善于剖析和深刻归因,并对问题提炼出根本解决方案,因此书中经常出现很多透彻的原创性思考,这是很宝贵的理论创新和一手实践创新;第三,由于作者长期游弋于理论与实践、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根本问题之间,因此书中很多表述就有了力度和寸劲,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读者在阅读中每每能感受到作者的深厚功力,令人酣畅痛快。杨东文先生用他二十几年的企业人生和真诚、有力的笔触,践行了知行合一的企业经营价值观。
综上所述,我非常乐意向大家推荐杨东文先生的这本新著,在我看来,这应该是企业一把手必备的一本经营手册,体系完整、细节丰富、思想深刻、力道浑厚。感谢杨东文先生与我们真诚分享他多年的企业人生,这种分享极为珍贵、稀缺,相信读者一定可以从中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