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辩证--现代艺术的理论空间 收藏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8007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25-07-04 04:10:01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常培杰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现代艺术的理论著作。全书共分为三编,分别讨论艺术自律、艺术介入和艺术本质。第一编着重讨论格林伯格的现代主义自律艺术批评观和艺术媒介观,并与阿多诺的自律美学观念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艺术自律观念的理论逻辑与历史效应,辨析现代艺术发展的历史动力学。第二编讨论介入艺术的发生逻辑与理论形态,分析恩格斯、布莱希特和本雅明等人就介入艺术展开的理论思考,并尝试从本雅明的语言哲学出发阐明艺术介入的效用机制。第三编讨论丹托为解决艺术自明性危机给出的定义策略的具体内涵、生成逻辑与历史局限,对比分析丹托与阿多诺的艺术定义观的差异,最后基于前述讨论主张一种朝向本质的艺术批评。

作者简介

常培杰,男,1984年生,山东东明人。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曾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德语系交流一年。现任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审美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现代西方文学理论、艺术理论和美学理论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文艺理论研究》《哲学动态》《学术研究》《美术研究》《外国文学》《人文杂志》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下载地址

目录

引言:自律、介入与本质
第一编 艺术自律
第一章 自律辩证:现代艺术的历史动力学
一、走向自律:现代艺术场域的价值构建
二、“自我批判”与艺术自律观念的确立
三、体制批判:前卫艺术的功与困
四、前卫艺术的“浪漫”反思
结语
第二章 有经验的形式:格林伯格的艺术批评观
一、现代主义艺术的政治之维
二、“经验是艺术唯一的上诉法庭”
三、争议:经验主义还是本质主义?
结语
第三章 自我批判与知识迷误:格林伯格的艺术媒介观
一、从媒介纯粹性到形式正确性
二、艺术媒介之“莫比乌斯带”
三、重复:前卫艺术之困
四、走向“观念—物”
第四章 “前卫”的限度:格林伯格与阿多诺
一、基点:平面性与审美形式整一性
二、内里:启蒙理性是现代艺术的必要价值
三、分野:审美观念的政治之维
结语
第二编 艺术介入
第一章 介入艺术的现实性
一、“倾向文学”:介入艺术的早期形态
二、克服“矛盾”:从“党性”到“介入”
三、参与艺术:介入艺术的弱化形态
四、同构性:介入艺术的效用机制
结语
第二章 恩格斯“倾向文学”批判的“青年德意志”渊源
一、“青年德意志”与恩格斯文学思想的发轫
二、“现代风格”是种理想风格
三、“真实性”与“冲突原理”
结语
第三章 布莱希特与“解放诗学”的构建
一、戏剧的作用在于改变世界
二、间离:希冀革命的艺术手法
三、艺术形式的政治潜能
结语
第四章 本雅明“辩证意象”的审美政治内涵
一、震惊:前卫艺术的心理基础
二、批判:“艺术的政治化”
三、觉醒:辩证目光驱散迷梦
结语
第三编 艺术本质
第一章 丹托艺术定义观的生成语境
一、批判新维特根斯坦学派的反本质主义艺术观
二、批判格林伯格不彻底的本质主义艺术观
三、批判迪基的艺术体制论
四、批判历史主义艺术观
结语
第二章 丹托之后的阿多诺:外观混同的本质之思
一、丹托的方案:本质主义与历史相对主义的结合
二、阿多诺的洞见:艺术本质源于历史星丛
三、求同与存异:阿多诺和丹托的理论分野
结语
第三章 朝向“本质”的艺术批评
一、艺术批评必然涉及本质判断
二、做有理论的艺术批评
三、艺术批评应更关注形式而非内容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