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1982-1998
1.01 罗伯特·阿德里安《24小时内的世界》(Die Welt in 24 Stunden [The World in 24 Hours]),1982
1.02 移动图像(嘉特·加洛韦、雪莉·拉比诺维茨及合作者)《电子咖啡馆’84》(Electronic Café’84),1984年7月—9月
1.03 爱德华多·卡茨《再阿布拉卡达布拉》(Reabracadabra),1985
1.04 沃夫冈·斯蒂勒和合作者《该物(BBS)》(The Thing [BBS]),1991—1995
1.05 VNS 矩阵(21世纪赛博女性主义宣言》(A Cyberfeminist Manifesto for the 21st Century),1991(珍尼特·巴拉特·伯努瓦、朱利安·皮尔斯、弗朗切斯卡·达·日米尼和弗吉尼亚·巴拉特)
1.06 艾达网络《艾达网络》(?da’web),1994—1998
1.07 安东尼·蒙塔达斯及其合作者《文献屋》(The File Room),1994—
1.08 美茨·布里兹《姆桑戈尔》(Mezangelle),1994—
1.09 希思·邦廷《交流制造冲突》(Communication Creates Conflict),1995
1.10 比利时Z小组(米凯尔·萨米)《爱》(LOVE),1995
1.11 林恩·赫舍曼·利森《克隆多莉系列》(The Dollie Clone Series),1995—1998
1.12 JODI《自动雨》(Automatic Rain, ),1995
1.13 奥利亚·丽娅里娜《我的男朋友从战场归来》(My Boyfriend Came Back from the War),1996
1.14 玛蒂娜·乔丹《穆谢特》(Mouchette),1996—
1.15 维多利亚·维斯那《身体 @股份有限公司》(Bodies @ INCorporated),1996
1.16 反向科技局《BIT 飞机》(BIT Plane),1997/1999
1.17 甫克·寇席克《文献展结束了》(Documenta Done),1997
1.18 I/O/D(马德·富勒、科林·格林、西蒙·盖伯)《网络潜行者》(The Web Stalker),1997
1.19 “混血小组”(格雷厄姆·哈伍德、里查德·皮埃尔·戴维斯、默文·贾曼和小路松子)
1.20 与马修·富勒《黄金遗产》(Heritage Gold),1997
1.21 MTAA(M. 里维特和 T. 韦德)《简明网络艺术图表》(Simple Net Art Diagram),约1997
1.22 亚历克谢·舒尔金《形式艺术》(Form Art),1997
1.23 科内莉亚·索尔弗兰克《女性扩展程序》(Female Extension),1997
1.24 郑淑丽及其合作者《布兰登》(Brandon),1998—1999
1.25 电子干扰剧场(里卡多·多明戈斯、卡明·卡拉斯科、布莱特·斯塔尔鲍姆和斯蒂芬·雷)《洪水网络》(FloodNet),1998
1.26 “混血小组”(格雷厄姆·哈伍德、里查德·皮埃尔·戴维斯、默文·贾曼和小路松子)《黑色抵制》(BlackLash),1998
1.27 亚历克谢·舒尔金《386 DX》,1998—2013
……
第二部分 1999-2004
第三部分 2005-2010
第四部分 2011-2016
延伸阅读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