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断舍离 收藏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4801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25-06-15 05:10:03
  • 发布日期:2025-09-07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山下英子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和孩子一起断舍离》是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所著通俗心理读物。
断舍离并不是单纯的“整理术”,而是帮助孩子以现在的自己为中心,直面物品、事物、他人,思考、选择、判断,剔除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部分,树立自我反省的意识,帮助孩子顺利通过人生的第一关——学习和考试。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见,理解彼此的差异和改变,从而构建和谐、幸福的亲子关系。

作者简介

[日]山下英子
一般财团法人“断舍离?”代表,“断舍离”推广人。
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大学期间开始学习瑜伽,从瑜伽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中提炼出“断舍离”的思维方式并用于日常生活的“整理”,逐渐建立起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自我探查法”。“断舍离”也是刺激思维新陈代谢的思路转化法。现在,在日本本土和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不论年龄、性别、职业,规模庞大的支持者都在自发倡导“断舍离”。
从首次出版的《断舍离》面世以来,山下英子独著、主编的众多“断舍离”相关图书也在亚洲、欧洲各国出版,成为现象级畅销书。现在,除了出版书籍,她还通过互联网、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全力发展“断舍离”事业。

山下英子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shanxiayingzi
山下英子断舍离课堂
http://www.yamashitahideko.com
山下英子官方博客
http://ameblo.jp/danshariblog

编辑推荐

《和孩子一起断舍离》是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所著的通俗心理读物。
断舍离并不是单纯的“整理术”,而是帮助孩子以现在的自己为中心,直面物品、事物、他人,思考、选择、判断,剔除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部分,树立自我反省的意识,帮助孩子顺利通过人生的第一关——学习和考试。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见,理解彼此的差异和改变,从而构建和谐、幸福的亲子关系。
1.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作品,创造更适合学习的家庭氛围。
2.断舍离帮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直面身边的人、事、物,思考、选择、判断,树立自我精进意识,激发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从环境到心态改变学习氛围。
3.为了应对未来的考试改革和人生,运用断舍离思维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赢得人生的长跑。
4.青春期不等于叛逆期,通过断舍离也能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融洽的关系由一家人共同创造。
5.小开本双封设计,便携阅读。

下载地址

序言

很想让孩子考上名牌大学!
捧着这本书的你,家里的孩子是不是在不久的将来要面临考试?
即使不是如此,我想你不仅对考试,对教育和育儿也有超乎常人的关心。
我有个儿子,他现在已经从国立大学毕业,进入社会了。在他面临考试,尤其是大学入学考试时,作为母亲的我对东奔西走的狼狈劲儿如今记忆犹新。
我发现来听“断舍离”讲座的很多大人也非常关心考试、教育和培养孩子的问题。
我需要提前说清楚的是,“断舍离”并不是什么整理术。
面对各种问题,孩子需要独立思考,判断其是否“要、适、快”。因此,“断舍离”是培养孩子“思考力”非常有效的练习法。
所谓“要、适、快”,指的是一个东西对自己是否“需要、适合、舒服”。这需要我们独立判断,不能让人替我们做判断。
话说回来,为什么我说断舍离与孩子的考试有关系呢?这与日本2020 年高考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密切关系。
很多人应该知道,“大学入学中心考试”在2020 年要被废止了。
而且,高考要求的能力从以前的“记忆力”变成了“思考力”,这一巨大的方向转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因此,2016 年2 月的初一学生及以后的孩子都要适应新高考制度,这就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做准备。
像一些“1+1=2”的算术题或“写出历史年号”等只有唯一绝对答案的题目,只需要掌握某些技巧就基本上能解决。但是,对要考查“思考力”的新高考来说,仅仅靠在培训班学会的“小技巧”是难以应对的。
为了应对这个高考制度的重大改革,从学龄前到高中阶段,孩子不仅需要“公式、答案、解题方法”等知识量的储备积累,更关键的是要培养自身“独立思考,自我创新”的思考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参与度和参与方法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除了父母外,和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居住在一起的家庭,也要注意不仅要让孩子背诵答案和解题方法,也要引导他独立思考问题,培养他的创新能力(当然老师也应如此)。
再过四五年,所谓的“高考赢家”就会大换血。也就是说,新高考本质上考查的不仅是“量”,更是“质”,而“断舍离”恰恰是激发孩子的潜力,培养孩子真正需要的聪明才智的有效方法。
因为,孩子经过断舍离的不断锤炼,就能逐渐掌握亲身感受、独立思考、自我选择判断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恰恰从根本上支撑着他的学习能力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引导孩子,让孩子主动地进行断舍离,逐步地梳理自己的思维,整理自己的情绪,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对父母来说,也会产生想办法创新的乐趣,从而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为了孩子将来茁壮成长,亲子间的团队合作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这本书并不是单纯地将断舍离作为整理术来介绍,而是探索亲子关系的本质,以及如何实现亲子人生共赢的方法。
孩子走向社会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除了知识储备外,更重要的是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等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同理心、合作协调性等适应能力。我相信有社会经验的父母也能理解这一点。
高考虽然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节点而已,但是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高考是非常重要的节点。
从现在起,我们要先人一步,培养孩子去掌握应对未来的“思考力”。如果能更上一层楼,建立起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那就真是再好不过了。
走!让我们出发吧!

目录

第 1 章 为了让孩子考试成功,家长能做些什么?
1. 断舍离是绝佳的“思考”训练 /002
2. 整理可以锻炼思考力 /004
3. 孩子以自我为轴心做最终决断 /006
4. 父母提供建议即可 /008
5. 父母先试着做 /010
6. 父母不动摇,孩子就稳定 /011
7. 尊重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 /013
8. 抛出问题,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015
9. 爱孩子所爱,喜孩子所喜 /017
10. 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019
11. 想清楚“自己想怎么做”/021
12. 把日常生活变成自然的考试学习“场”/023
第 2 章 考试从知识点记忆型转向重视“自主性”和“思考力”
1. 高考迎来大改革! /026
2. 放眼世界,抛掉“常识”/028
3.“思考力”到底是什么能力? /030
4. 会思考“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的孩子才是赢家 /032
5. 开动脑筋,灵活解决问题 /034
6. 提升思考的“肌肉力量”/036
7. 让空间新陈代谢 /038
8. 心情也要新陈代谢 /040
9. 给孩子一个专注的空间 /042
第 3 章 亲子关系中的断舍离
1. 父母是否只是为了满足自我而利用了孩子? /046
2. 父母的自我主义成“知名后援”/048
3. 父母绝不该做的事 /050
4. 孩子会试图报复父母的“自我膨胀”/052
5. 你是不是有“自我主义迟钝症”? /054
6. 父母清楚内心的“自我满足”吗? /056
7. 断舍离用“减法”来思考 /058
8. 不说不做,越说越不做 /060
第 4 章 做心情愉快的家长
1. 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影响 /064
2. 生活姿态散发的“气之和风”/066
3. 打着“为孩子着想”的幌子 /068
4. 曾经落后的孩子名列前茅 /070
5. 提升成绩的根源不在于做题技巧 /072
6.“大人充实愉快的生活态度”也能提升孩子的学习专注力 /074
第 5 章 在亲子断舍离中提升孩子的能力
1. 不知何时陷入的“但是”综合征 /078
2. 父母干涉太多会损伤亲子关系 /080
3. 承认自身对孩子抱有“自我主义”/082
4. 点燃不良循环的导火索 /084
5.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086
6. 建立真正的亲子关系,开端是“发脾气”/088
7. 从容自在地向前走 /090
第 6 章 考得好的孩子本质上是“有创意的孩子”
1. 迎接考试和断舍离都可以从家庭内部着手 /094
2. 有自在感的家,显眼位置没有垃圾桶 /096
3. 杂乱的书桌代表杂乱的思维 /098
4. 有自在感的空间也能提升孩子的自我形象 /100
5. 亲子共同锻炼思维、感觉和感受性 /102
6. 应考中活用扩大空间、延长时间的方法 /104
第 7 章 没有亲子合作,哪来考试成功?
1. 高学历看起来很光鲜 /108
2. 儿子讨厌父亲的缘由 /110
3. 各种杂物控制着人的自尊自信 /112
4. 很多事物打着“过往证物”的幌子霸占着空间 /114
5.“悲哀的证物”和“扼杀萌芽的证物”/116
6. 接纳孩子的变化 /118
第 8 章 实践亲子断舍离!
1. 简单得有点让人扫兴的第一步 /122
2. 用“玩游戏”的心态来磨炼亲子间的相互理解 /124
3. 孩子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主张 /126
4. 不感兴趣的东西就会觉得无价值 /128
5. 表达自我意见,但不强加于他人 /130
第 9 章 父母亲自实践才能熏陶孩子
1. 摆脱加拉帕戈斯综合征 /134
2. 尊重自我才是万事原点 /137
3. 首先父母要有自尊心 /139
4.“长大成人很美好”的教育理念 /141
5. 让孩子感受父母的自尊心 /143
第 10 章 应试和断舍离都离不开“具身性”
1. 回归具身性 /146
2. 获得健全的具身性 /148
3. 培养“节奏感”/150
4. 摆正“姿势”/152
5. 调整“呼吸”/154
6. 房间流通着新鲜空气 /156
第 11 章 断舍离与生存力的锻炼
1. 富士山的孩子,珠穆朗玛峰的父母 /160
2. 用应考来收获更多自尊心 /162
3. 即使考砸了……/164
4. 人为什么要学习? /166
5. 不需要“答案”,“思考”才是关键 /168
6. 亲子是一起思考没有答案的问题的同志 /170
终 章 灵活应对人生路上的各种阻碍
1. 为什么想让孩子上那所学校? /174
2. 让孩子拥有自己眼中的“需要、适合和舒服”/176
3. 开始主动学习 /178
4. 开启思考力大门的断舍离行动哲学 /180
后 记 /183

短评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