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母缩略词汇总
符号说明
第1章基于子模块级联型换流器的柔性
输电技术的特点与应用1
11柔性输电技术的定义1
12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1
13柔性直流输电应用于点对点输电6
14柔性直流输电应用于背靠背异步联网7
15柔性直流输电应用于背靠背异同步分网和类同步控制7
16柔性直流输电应用于构建直流电网8
17基于子模块级联型换流器的柔性交流输电技术9
18小结9
参考文献9
第2章MMC基本单元的工作原理12
21MMC基本单元的拓扑结构12
22MMC的工作原理13
221子模块工作原理13
222三相MMC工作原理15
23MMC的调制方式17
231调制问题的产生17
232调制方式的比较和选择17
233MMC中的最近电平逼近调制19
234MMC中的输出波形20
24MMC的解析数学模型与稳态特性21
241MMC数学模型的输入输出结构21
242基于开关函数的平均值模型23
243MMC的微分方程模型24
244推导MMC数学模型的基本假设25
245MMC数学模型的解析推导25
246解析数学模型验证及MMC稳态特性展示32
25MMC的交流侧外特性及其基波等效电路38
26MMC输出交流电压的谐波特性及其影响因素38
261MMC电平数与输出交流电压谐波特性的关系39
262电压调制比与输出交流电压谐波特性的关系39
263MMC运行工况与输出交流电压谐波特性的关系40
264MMC控制器控制频率与输出交流电压谐波特性的关系40
27MMC的阻抗频率特性41
271MMC的直流侧阻抗频率特性42
272MMC的交流侧阻抗频率特性44
273MMC的阻抗频率特性实例45
28MMC换流站稳态运行范围研究47
281适用于MMC换流站稳态运行范围研究的电路模型47
282MMC接入有源交流系统时的稳态运行范围算例48
283MMC向无源负荷供电时的稳态运行范围算例50
参考文献51
第3章MMC基本单元的主电路参数选择与损耗计算53
31引言53
32桥臂子模块数的确定原则54
33MMC控制频率的选择原则54
331电平数与控制频率的基本关系54
332两个临界控制频率的计算55
34联接变压器电压比的确定方法56
35子模块电容参数的确定方法58
351MMC不同运行工况下电容电压的
变化程度分析58
352电容电压波动率的解析表达式58
353子模块电容值的确定原则60
354描述子模块电容大小的通用指标——等容量放电时间常数60
355子模块电容值的设计实例61
356子模块电容值设计的一般性准则62
357子模块电容稳态电压参数计算63
358子模块电容稳态电流参数的确定63
359子模块电容稳态电压和电流参数计算的一个实例63
36子模块功率器件稳态参数的确定方法66
361IGBT及其反并联二极管稳态参数的确定66
362子模块功率器件稳态参数计算的一个实例66
363子模块功率器件额定参数的选择方法68
37桥臂电抗器参数的确定方法68
371桥臂电抗器作为连接电抗器的一个部分68
372桥臂电抗值与环流谐振的关系70
373桥臂电抗器用于抑制直流侧故障电流上升率71
374桥臂电抗器用于限制交流母线短路故障时桥臂电流上升率73
375桥臂电抗器参数确定方法小结74
376桥臂电抗器稳态电流参数的确定74
377桥臂电抗器稳态电压参数的确定74
378桥臂电抗器稳态参数计算的一个实例74
38平波电抗值的选择原则74
39MMC阀损耗的组成及评估方法概述75
391MMC阀损耗的组成76
392MMC阀损耗的评估方法78
310基于分段解析公式的MMC阀损耗评估方法78
3101通态损耗的计算方法79
3102必要开关损耗的计算方法80
3103附加开关损耗的估计方法81
3104阀损耗评估方法小结82
3105MMC阀损耗评估的实例82
参考文献85
第4章电压源换流器与交流电网之间的同步控制方法86
41同步控制方法的5种基本类型86
42基于q轴电压为零控制的同步旋转参考坐标系锁相环(SRFPLL)原理和参数整定87
421SRFPLL的模型推导87
422SRFPLL的基本锁相特性展示90
423输入信号幅值变化对SRFPLL锁相特性的影响91
424系统频率变化对SRFPLL锁相特性的影响91
425SRFPLL的非全局稳定特性92
426SRFPLL的小信号模型与参数整定93
43基于q轴电压为零控制的双同步旋转参考坐标系锁相环(DDSRFPLL)原理与设计94
431瞬时对称分量的定义94
432SRFPLL存在的主要问题96
433DDSRFPLL的基本原理97
434基于二阶Butterworth滤波器的LPF实现方法99
44基于恒定功率控制的功率同步环(PSL)的原理和参数整定101
441基于恒定功率控制的PSL的模型推导101
442PSL的参数整定105
443按单机无穷大系统设计的PSL对系统频率变化的适应性分析107
444按单机无穷大系统设计的PSL对系统电压跌落的适应性分析109
45基于恒定直流电压控制的电压同步环(VSL)推导和参数整定109
451基于恒定直流电压控制的VSL推导109
452基于恒定直流电压控制的VSL参数整定111
453基于恒定直流电压控制的VSL的响应特性分析112
454按单机无穷大系统设计的VSL对系统频率变化的适应性分析115
455按单机无穷大系统设计的VSL对系统电压跌落的适应性分析117
46基于恒定无功功率控制的无功同步环(QSL)推导和参数整定117
461基于恒定无功功率控制的QSL推导117
462基于恒定无功功率控制的QSL的参数整定121
463QSL的控制性能展示121
47基于耦合振子同步机制的电流同步环(CSL)的推导和参数整定124
471基于耦合振子同步机制的电流同步控制基本思路124
472CSL的数学模型124
473CSL的空载特性126
474单换流器电源带孤立负荷时CSL的带载特性127
475电流耦合强度改变对CSL输出特性的影响129
476双换流器电源带公共负荷时CSL的耦合同步特性130
477CSL1电流耦合强度变化对VSC1输出功率的影响132
478基于CSL耦合强度的定有功功率控制特性134
479基于CSL输出电压旋转和伸缩的定有功功率和定无功功率控制特性137
485大类同步控制方法的适应性和性能比较140
参考文献141
第5章MMC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策略144
51电压源换流器控制的要素及其分类144
52同步旋转坐标系下MMC的数学模型148
521差模电压与阀侧电流的关系149
522共模电压与内部环流的关系151
53基于PLL的MMC双模双环控制器设计153
531差模内环电流控制器的阀侧电流跟踪控制154
532共模内环电流控制器的内部环流跟踪控制156
533基于差模和共模两个内环电流控制器的桥臂电压指令值计算公式157
534差模外环控制器的有功类控制器设计158
535差模外环控制器的无功类控制器设计158
536共模外环控制器的环流抑制控制159
537共模外环控制的电容电压波动抑制控制159
538双模双环控制器性能仿真测试160
539环流抑制控制与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抑制控制的对比163
54零序3次谐波电压注入提升MMC性能的原理及其适用场合165
541零序电压注入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166
542如何选取待注入的零序电压166
543零序3次谐波电压注入仿真展示169
544注入零序3次谐波电压后MMC的性能提升分析171
545注入零序3次谐波电压后可能引起的不利方面171
546零序3次谐波电压注入策略的适用场合171
55交流电网电压不平衡和畸变条件下MMC的控制器设计171
551基于DDSRF的瞬时对称分量分解方法172
552电网电压不平衡和畸变情况下MMC的控制方法174
553仿真验证178
56交流电网平衡时基于PSL的MMC控制器设计181
561基于PSL的定PCC电压幅值控制器设计181
562基于PSL的定无功功率控制器设计182
563仿真验证183
57基于PLL与基于PSL的控制器性能比较183
58PLL失锁因素分析及性能提升方法189
581PLL失锁因素分析189
582克服锁相环失锁的方法191
583对PLL与PSL选择的一般性建议194
59MMC作为无源电网或新能源基地电网构网电源时的控制器设计195
591MMC作为无源电网或新能源基地电网构网电源时控制器设计的根本特点195
592测试系统仿真197
510电压韧度的定义及其意义199
参考文献200
第6章MMC中的子模块电容电压
平衡策略202
61子模块电容电压平衡控制202
611基于完全排序与整体参与的电容
电压平衡策略203
612基于按状态排序与增量投切的
电容电压平衡策略205
613采用保持因子排序与整体投入的
电容电压平衡策略207
614电容值不同时对子模块电容电压平衡控制的影响209
615电容电压平衡策略小结209
62MMC动态冗余与容错运行控制策略211
621设计冗余与运行冗余的基本概念211
622MMC动态冗余与容错运行控制策略的基本思想213
623MMC动态冗余与容错运行控制策略的实现方法214
624MMC动态冗余与容错运行稳态特性仿真实例214
625MMC动态冗余与容错运行动态特性仿真实例215
63MMCHVDC系统的启动控制217
631MMC的预充电控制策略概述217
632子模块闭锁运行模式218
633直流侧开路的MMC不控充电特性分析219
634直流侧带换流器的不控充电特性分析220
635限流电阻的参数设计221
636MMC可控充电实现途径222
637MMC启动过程仿真验证222
64MMCHVDC系统停运控制224
641能量反馈阶段225
642可控放电阶段225
643不控放电阶段226
644MMC正常停运过程仿真验证227
参考文献228
第7章MMC的交直流侧故障特性分析与直流侧故障自清除229
71引言229
72交流侧故障时MMC提供的短路电流特性230
721故障回路的时间常数分析与MMC短路电流大小的决定性因素230
722交流侧对称故障时MMC提供的短路电流特性230
723交流侧不对称故障时MMC提供的短路电流特性231
73直流侧故障时由半桥子模块构成的HMMC的短路电流解析计算方法232
731触发脉冲闭锁前的故障电流特性232
732触发脉冲闭锁后的故障电流特性238
733仿真验证240
734直流侧短路后MMC的闭锁时刻估计243
735直流侧短路电流闭锁后大于闭
锁前的条件分析244
74FMMC直流侧故障的子模块闭锁
自清除原理244
741全桥子模块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44
742基于子模块闭锁的FMMC直流侧故障自清除原理247
75CMMC直流侧故障的子模块闭锁自清除原理250
76FHMMC直流侧故障的子模块闭锁自清除原理252
761全桥半桥子模块混合型MMC的拓扑结构252
762FHMMC通过子模块闭锁实现直流侧故障自清除的条件252
763FHMMC通过子模块闭锁清除直流侧故障引起的子模块过电压估算255
764FHMMC通过子模块闭锁清除直流侧故障的过程持续时间估算256
773种具有直流侧故障自清除能力的MMC的共同特点与成本比较257
7713种具有直流侧故障自清除能力的MMC的共同特点257
7723种具有直流侧故障自清除能力的MMC的投资成本比较257
7733种具有直流侧故障自清除能力的MMC的运行损耗比较258
774小结259
78FHMMC降直流电压运行原理259
781FHMMC降直流电压运行受全桥子模块占比的约束259
782FHMMC降直流电压运行受半桥子模块电容电压均压的约束260
79FHMMC直流侧故障的直接故障电流控制清除原理262
791FHMMC清除直流侧故障的控制器设计262
792FHMMC直接故障电流控制下的故障电流衰减特性实例263
710FHMMC采用子模块闭锁与直接故障电流控制清除直流侧故障的性能比较264
711对具有直流侧故障自清除能力的MMC的推荐结论266
参考文献267
第8章适用于架空线路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268
81引言268
82跳交流侧开关清除直流侧故障的原理和特性269
821交流侧开关跳开后故障电流的变化特性分析269
822仿真验证270
83LCC二极管MMC混合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原理270
831拓扑结构与运行原理270
832交流侧和直流侧故障特性分析271
84LCCFHMMC混合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原理279
841LCCFHMMC混合系统中对FHMMC的控制要求280
842送端交流电网故障时FHMMC的
控制策略281
843受端交流电网故障时FHMMC的
控制策略281
844LCCFHMMC混合型直流输电系统
中FHMMC的总体控制策略282
845测试系统仿真验证284
85LCCMMC串联混合型直流输电
系统289
851拓扑结构289
852基本控制策略289
853针对整流侧交流系统故障的控制
策略290
854针对逆变侧交流系统故障的控制
策略291
855针对直流侧故障的控制策略292
856交流侧和直流侧故障特性仿真
分析294
参考文献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