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
20世纪美国头号作家,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北部小镇新奥尔巴尼一个文艺之家,5岁时随父母移居奥克斯福市(牛津镇)。受家庭影响,自幼博览群书,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13岁开始发表诗歌。
对学校教育始终缺乏兴趣,18岁从高中退学, 此后做过银行簿记员、枪支制造公司会计。 21岁加入英国皇家空军, 一战结束后被遣散。在密西西比大学当过旁听生, 一度做过百货公司书店店员 , 后来在密西西比大学邮局当局长,因上班时读闲书而被解雇。
困顿时在朋友的帮助下出版诗集 《大理石牧神》,仅印刷 500册 ;引以为豪的小说 《尘埃中的旗帜》 被出版方拒绝了11次……这些遭遇并没有浇灭福克纳的写作热情。
1928年春天,31岁的福克纳开始创作《喧哗与骚动》(先后写了5遍),次年结婚并搬出父母家,用稿费分期付款购买了一栋两层楼的别墅。婚后为缓解经济压力,创作了一系列短篇小说投稿报刊,并为好莱坞撰写剧本维持生活。
伴随着《喧哗与骚动 》(1929)、《我弥留之际》(1930)、《八月之光》(1932)、《押沙龙, 押沙龙!》(1936)、《去吧,摩西》(1942)等作品相继出版, 福克纳声名日隆, 1949 年一举夺得诺贝尔文学奖,此后又将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小说奖收入囊中。
福克纳一生共创作了19部长篇小说、125篇短篇小说和数十部电影剧本,为美国现代文学贡献了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并影响了几乎所有的现当代作家。
1962年7月6日,福克纳因病逝世,时年6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