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骚动(阿兰·德波顿文集)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9970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英】阿兰·德波顿 著,丁维 译
  • 图书编号:9787532769377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编辑推荐

1.阿兰·德波顿——全球著名畅销书作家、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力作, 版权售至澳大利亚、美国、中国等近十国,《纽约时报》、亚马逊网站专文推荐
2.关于新闻的独特视角——生花妙笔为你报道“新闻”,再掀阅读狂潮。几乎没有一个角落能够躲避新闻的不断轰炸,但我们很少意识到新闻强大的影响力:新闻不仅能左右我们对现实的观感,还能塑造我们的心灵状态!
3.《东方早报》社长、澎湃新闻CEO邱兵作推荐序 

目录

I. 前言
II. 政治新闻
III. 国际新闻
IV. 经济新闻
V. 名人新闻
VI. 灾难新闻
VII. 消费新闻
VIII. 结语

作者简介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著有小说《爱情笔记》(1993)、《爱上浪漫》(1994)、《亲吻与述说》(1995)及散文作品《拥抱逝水年华》(1997)、《哲学的慰藉》(2000)、《旅行的艺术》(2002)、《身份的焦虑》(2004)、《无聊的魅力》(2005)、《幸福的建筑》(2007)、《工作颂歌》(2009)、《机场里的小旅行》(2009)、《写给无神论者》(2012)。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下载地址

部分章节

1.我们的生命承载着种种幽闭负担,比如与自我共处,比如不断向世界证明自己的潜力,比如费力地说服身边寥寥数人倾听我们的想法和需求。而新闻尽管多有负面,却恰能帮助我们解脱上述负担,可能越是惨烈效果越好。查阅新闻就像把一枚海贝贴在耳边,任由全人类的咆哮将自己淹没。借由那些更为沉重和骇人的事件,我们得以将自己从琐事中抽离,让更大的命题盖过我们方寸前的忧虑和疑惑。

2.我们需要新闻机构给出提示,告诉我们如何将割裂的报道纳入更宏大的主题,从而生发真诚的兴趣。无论是什么信息,要对之产生兴趣,就必须予以“定位”,也就是将该信息与我们之前业已知晓的事务相关联。但是,随着新闻报道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古怪和琐碎,归类工作也变得日益艰难。我们通常所说的“感觉乏味”其实是指大脑出于自我保护的反射,将不知如何归档的信息予以逐出的过程。

3.当代的独裁者如果想要巩固权力,完全不必费力去做下达禁令这样恶名在外的事,只消确保新闻机构源源不断地播出各种没头没尾的简报,只要数量庞大,不做解释,时时变更议题,让人浑然不觉不久前十万火急的某件事与眼下另件事之间的关联,再间或穿插一些重口味的杀人犯和影视明星轶闻,就大功告成。要削弱大多数人对政治现实的把握、或者打消他们改变情势的决心,这样做就足矣。完全没有动用新闻禁令的必要。只需依靠新闻洪水,就能将现状高枕无忧地继续下去。

4. 在视觉艺术中,掌握透视意味着能够准确把握不同事物间的真实空间关系。远处的东西看起来遥远、微小,近处的东西看起来贴近、庞大。学会如何在画布上表达正确的透视关系,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项极为艰难的工作,这也意味着,在我们生活的其他领域,这项工作也同样困难。应用到新闻中,拥有穿透视角涉及比较的能力,即将当前看似创伤的事件、与整个人类史的经验进行比较,从而确认,为之分配多少注意力和恐惧心才公允合理。

5. 新闻最拿手的本事就是不断用暴风骤雨般的变革和改良逗弄我们,将某些政客神化为远见家,信誓旦旦地看好他们在任内数月彻底改造国家的能力。新闻急不可耐地等待央行新行长的履新,认为资本主义蛰伏的冬天可望从此结束。新闻带领我们去旁听会议,鼓励大家相信与会代表可能在三天的商讨之后,一举解决地球上关于经济、非洲贫困或大气变暖等重要议题。然后,一切轰然倒塌。赋予众望的政客被证明是个蠢蛋,随即因为浅薄与自满被赶下台;央行行长认为债市表现堪忧,因此形势仍将趋紧;伟大的会议在琐碎的口角中陷入僵局,个别代表甚至被爆在酒店账单上做手脚。

短评

书评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