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懂教育的父母,不难!
在陪伴孩子的十多年光阴中,我经历了从欣喜、平淡、不耐烦,到失望、愤怒、挫败,再到愧疚、接纳、憧憬的心理变化。而我之所以能和孩子一起穿越成长的痛点,各自为梦想打拼,很大程度上源于育儿观的改变和教育方法的改进。
我们应树立怎样的育儿观,又该如何克服家庭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难题?齐大辉老师在此书中予以回应,给出了科学的育儿理念,也罗列了卓有成效的育儿方法,引领需要帮助的家长走出困局、书写新篇。我十分认同书中提倡的教育理念,每个人都不完美,都要在试错中成长。亲子乃
至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个成长共同体,家庭中的成员须要互为镜鉴,勤于反思,在彼此的支持中完善自我,在营造家风、制定家规中携手成长,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顺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教育生态,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的确都发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变化。城市家庭也好,农村家庭也罢,都面临着严峻的教育挑战,沉迷网络游戏、网络霸凌、低龄抑郁、宅家“啃”老等现象,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教育命题。我们再按照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抑或依循自己的经验,来教导所谓的“网络原住民”,很有可能遭遇沉痛的失败;我们不升级教育观念,没有学习意识,不懂得情绪管理、亲子沟通之道,不仅过不好自己这一生,也很难经营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新的社会背景之下,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是自上而下之于“三孩”政策的教育应对,其实也是当下家庭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内在需要,呼吁我们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价值,重新反思如何做合格的父母。而如何养育一出生即处于网络环境的孩子,怎样激励未尝过缺衣少食之苦的孩子自立
自强?如何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引导孩子勇于追梦?本书既给出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教育理念,也提供了可操作的教育方法,娓娓道来育儿的诀窍、秘密与关键点,诸如亲子之间的情绪管理、沟通技巧和冲突解决等,启发更多家长努力成为懂孩子的成人,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做信赖而坚定的同行者。
坦率地说,在读齐大辉老师阐述亲子沟通的文字时,我本人很受益,甚至有相读恨晚之感。他提及的正态分布原理,很适合广大家长品一品,学一学,用一用;他给出的“鼓励比表扬高妙,评价比批评有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自己有情绪,就不要处理孩子的问题”“沟通时,不做‘机关枪’,争做‘发报机’”“学会与孩子沟通的三步逻辑:讲事实、谈感受、提建议”“大家都是一家人,追求团结与和谐,不妨奔着求同存异的心态去解决问题”等种种有理而有心的劝谏,都让我们看到不少父母身上存在的不足,指引我们该朝着积极的亲子沟通去努力,帮助家长成为心理医生一般的倾听者,进而帮助孩子走出心理和行为困境,在精神上都立起来,强起来。
糟糕的教育往往始于无效的或非理性的沟通,好的教育则始终坚持平等、耐心、饱含积极情绪的对话。如果说当下的父母有什么需要反省之处,在我看来无疑是齐大辉老师着墨颇多的亲子沟通艺术。由沟通开始,即是幸福家庭构建、优秀父母修炼的起点。如果广大父母能认同并践行书中所说的几大沟通原则,孩子的成长多半不会遭遇大问题,家庭氛围也会偏向于民主、平和、融洽,父母也会逐渐成为最好的自己。说到底,亲子沟通的背后,是父母情绪管理的长期修行,是一次极有价值的二次成长;情绪管理好了,亲子关系自然也就顺了;亲子关系顺了,好的教育自然会发生。
书中阐述的许多观点富有见识,所举的案例也很有可读性。齐大辉老师有中西家庭教育比较的国际视野,也长期参与国内家庭教育指导与实践,在多地多所学校开展“家庭公约”项目,他善于在发人深省的故事中,让我们意识到自身不足,通过多反思,多借鉴,多学习,遵守家庭教育规律,
和孩子一起在鲜活的生活中少走弯路。……我希望每位父母都能通过书中的道理与案例,全面检视自己的家庭教育,查漏补缺,若存在不足,就亡羊补牢,从现在开始做孩子敬佩的父母,做孩子的人生导师,做与社会发展合辙同轨的新时代家长。我们注重升级教育观,改进教育方法,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做好情绪管理,给予孩子足够的教育支持,施以正向的示范影响,除了会少一些焦虑、挫败感、无力感,还会让孩子早日开悟,及早扬起人生的风帆,顺利迈过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考、高考、就业等几道沟坎,平稳地走上更远大的理想征途。
父(母)子(女)一场,乃人生至幸;家庭教育本质上没有什么秘密, 如果有,无非是此书所反复强调的,以爱为基,与孩子共同奔赴美好。愿所有家庭都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愿所有父母都收获孩子成才的喜悦。
张贵勇
亲子教育作家,《中国教育报》资深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