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8577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20-09-05 06:10:21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日] 佐佐木正美
  • ISBN:9787569935974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为什么长大了的我们不能好好爱自己、爱他人,有一颗温暖强大的心?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孩子小时候没有被看见、倾听,全然得到过父母的爱及呵护,长大后也很难拥有自爱和爱人之心。本书作者佐佐木正美先生是有着45年临床经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他将全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看见、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作为重中之重来阐述。早期育儿的原则是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先有情感上的依恋与满足,而后才有人格上的自信与独立;相比过度保护更应该警惕的是过度干涉;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完整的母性之爱、父性之爱,等等。育儿的本质,是父母的自修。父母是孩子很初的人格建造家。父母能看见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存在这一点并给予孩子以成.人般的尊重,改变父母法则的“理所当然”,倾听孩子爱的需求,才能培养出自信、勇敢、有爱的孩子。愿我们的孩子都有被看见、倾听、做自己的幸福,父母都有敢为好大人的觉知及能力。愿我们能够在0-12岁,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给予孩子高质量和有智慧的爱,孩子的心灵也必将变得丰富而温暖、辽阔而宽广,他们必将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

佐佐木正美儿童精神科医生。1935年出生,毕业于新澙大学医学部,先后在东京大学精神科、小儿疗育咨询中心、川崎医疗福利大学等地从事儿童精神医疗工作。拥有近50年的儿童心理临床经验,疗愈了上万家庭的儿童问题。荣获系贺一雄纪念奖、保健文化奖、朝日社会福利奖等。佐佐木正美著有多本与育儿疗愈有关的书,如《关注孩子的目光》《培育孩子心灵的书》等。其作品连续20年备受推崇,在日本是每个家庭的推荐阅读家教心理经典。

编辑推荐

☆作者权威身份+硬货经验:作者佐佐木正美为45年儿童心理专家,是上万家庭的心灵疗愈者。其作品连续20年备受推崇,在日本是每个家庭必读的家教心理经典。本书是其数十年为各种儿童机构老师和家长咨询、培训的经验总结,以精神科医生的视角全新切入教养理念。


☆想要孩子温暖快乐,别做那个糟糕的大人:育儿的本质是父母的自修。作者结合自己45年的经验,给家有孩子的父母们指出一条正向道路:看见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避免过度教养或教养不足的盲区;教养是顺从孩子的期待,而不是父母的期待;孩子需要过度保护,而过度干涉会阻断孩子的发展之路。


☆契合原生家庭热点:《欢乐颂》《都挺好》《安家》热议的原生家庭的痛,张扣扣案、热播剧《我们与恶的距离》都在探讨的教养话题。成年人出了问题,都能从他的婴幼儿时期、童年时期找到病根。小时候经历悲惨,长大后再怎么成功、美满,心理都会有个洞,充斥着怀疑、不满足、没有安全感。0-12岁,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给予孩子高质量和有智慧的爱。

下载地址

序言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

我在大学医院的儿童精神科、小儿科以及儿童福利设施、区域性医疗福利设施工作了50余年。

作为一名从事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医学的临床工作者,我怀着“希望孩子们富有朝气、平安顺利地度过每一天”的愿望,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每一天,我都以守望孩子身心的姿态同他们一起成长。而这样的结果是,我受益匪浅,我过得很幸福。

我认为,孩子的降生、养育是人类*富有创造力的活动。

每个孩子都是带着美好的祝愿来到这世上,我们爱孩子,看重孩子,希望他们能拥有健全的人格,拥有过上幸福生活的能力。但从很多前来咨询的家庭中,我感知到,孩子到底怎么养的焦虑时代已经降临;现如今的孩子也生活在各种限制之中,我在他们身上感觉不到自由的气息。家长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别乱跑,别乱丢东西,要有礼貌,能主动按时完成作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校老师想要一个乖乖的学生,能安静听老师讲话,不会和小朋友有冲突,会定时吃饭、定点如厕,等等。总之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理想的社会人:温和的微笑,彬彬有礼的举止,会照顾自己和别人,有分寸感、幽默感又能共情,在公共场合安静得有如不存在,如果存在也必是衣冠整洁优雅帅气的存在。

这同时给我一种痛心的感觉——觉得谁也不用心倾听、接受孩子们的内心需求的时代已经来临,可怜的孩子们活在成人的期待里,活成成人追求的速成品。

然而,四五岁、七八岁的孩子在一个问题上多次犯错,这是常态。多数父母的解决办法是刚开始还能细心教导,后面犯错多了索性置之不理或打骂了事。父母缺乏耐心和智慧,不懂得如何引导孩子更好地进步,只看得到孩子哭闹、叛逆,而没有认真观察和分析孩子这些行为下的内心渴望。孩子所有行为背后的本质需求是什么?你倾听过吗?接受过吗?从而改变过自己的行为吗?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存在,如万物般各式各样的存在。请给予孩子以成人般的尊重和看待。但愿,所有的父母都能够倾听我们的孩子,关注孩子的内心,关注孩子的情绪及欲望。

如果,你能体会孩子的体会,感受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一切,给予孩子高质量和有智慧的爱,孩子的心灵也必将变得丰富而温暖、辽阔而宽广,他们必将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想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0-12岁的养育工作是关键。

在本书中,我除了将“永远不会变的关键点”——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全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倾听孩子的心声、看见孩子的意愿,给予他们无条件的爱——作为重中之重阐述外,还加入了一些我随着时代的推移产生的新想法。

我盼望——父母、祖父母、老师等,无论是陪伴了短暂的育儿期,还是从幼儿期到青春爱的本质,是成人的自修。你的样子,就是孩子的样子。

期这段较长的时间的大人们,都乐于和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做个有觉知的大人。也希望无论从哪一篇看起,你们都能轻松阅读。如果您能在关注孩子成长的各个时期时常翻开看看,我将感到十分荣幸。

我从心底祈愿拙作能给你的日常生活和育儿生活发挥一点作用,给孩子们带去幸福。

孩子说的话,请耐心地倾听。

孩子表面行为下掩藏的内心需求,请及时地看见。

孩子期望得到的东西,请慷慨地给予。

一定要以一颗珍视孩子的心温柔且有智慧地培育我们的孩子。

看见、倾听及改变。

佐佐木正美

目录

序: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

第一部分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与改变第二部分

正念养育

第三部分

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青春期养育

短评

  • 未樱 2020-07-09

    其实昨天晚上刚拿到就读完了……全书只有八万字,速度慢如我,3小时也解决了。首先翻译很棒,在阅读过程中没有什么明显让人觉得不符合国人叙述方式的地方。其次,内容十分让人受教。我是一个新手妈妈,孩子一岁7个月。在孩子的这个时期,是最重要的。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不要这样,不可以那样的教育方式,时候将它们摒弃了。给孩子无限多的爱,满足他们的任何精神需求,是我读完本书所得的启发。不要总是一味让孩子做一个让大人... 其实昨天晚上刚拿到就读完了……全书只有八万字,速度慢如我,3小时也解决了。首先翻译很棒,在阅读过程中没有什么明显让人觉得不符合国人叙述方式的地方。其次,内容十分让人受教。我是一个新手妈妈,孩子一岁7个月。在孩子的这个时期,是最重要的。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不要这样,不可以那样的教育方式,时候将它们摒弃了。给孩子无限多的爱,满足他们的任何精神需求,是我读完本书所得的启发。不要总是一味让孩子做一个让大人感到方便的人,那并不是一个好奇心重的孩子能做到的。感谢北京时代华文书局能带来这么好的书。 (展开)

  • 慢悠悠 2020-06-16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人格建造家

  • 长穗木 2020-07-24

    你说:“你看看人家,每天多认真学习”,孩子想的是,“嗯,他很认真,学习很好,然后呢?”可见,这类结果性的展示,对孩子而言非常模糊。他更多多需要是家长看见孩子之后,细节性的引导、阶段性的鼓励。再你说“你看看人家”,不如稍停脚步,问问孩子,你自己想去往哪个方向?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这样,那自己应该做?…… 跟孩子说,“你看看别人”前,不如先看见自己的孩子!

  • 浅心浅默 2020-07-12

    要是我小时候爸爸妈妈能看见这本书就好了。

  • 沉香木 2020-06-16

    你是在培养谁的孩子?自己的孩子,还是人类之子?育儿的本质,确实是父母的自修。看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存在,与众不同。成人需要改变和修炼的是智慧的提升。

  • 林***水 2020-08-09 00:06:48

    在书店看到的,还是在下单便宜些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