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社会情感学习能力
早晨,我们经常会看到一对对母女、父子、祖孙,在上学的路上,说着,笑着,哭着,恼着,沉默着,急匆匆地从身边走过,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教育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好的教育?
作为父母,我们要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
自古以来,哲学家、教育家都对教育有着各自深刻的见解。从孔子、卢梭、卡尔·威特到陶行知,教育者们一致认为,教育,总归是要以孩子为中心的。
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目标到底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到底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育的目标,从来都离不开社会时代和价值观的影响。今天,相信大多数人认为,教育,不仅能够帮助一个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而且还能让他有机会实现梦想,成就自我,与此同时,社会得以进步,个人和群体获得成长。
那么,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育的内容是什么?记得小时候父母经常叮嘱我们,好好学习,门门都要考100 分!相信今天的孩子也背负着同样的期待。考100 分,更关注的是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知识的积累。问题是,这就够了吗?在华东师范大学SEL 研讨会上,黄忠敬教授提出了三个问题:
为什么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多?
为什么学校变得越来越漂亮了,而学生的幸福感和学习满意度却下降了?
为什么我们所认为的好学生,比如高考状元,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没有取得人们所期待的成绩,没有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头羊?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每个家长和教育者去思考和重视的问题。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个体,必然是情感和理性的统一体,仅仅有理性、知识是不够的;一个人,也是生活在种种关系中的人,必然需要具备社会能力,才能与他人合作与联结。因此,儒家的“学”,为的是培养具备仁义礼智信的君子,学的是做人。如果把一个人比作一列火车,知识性学习与社会情感学习就是它的两条铁轨,缺一不可。只有知识学习能力和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兼具,教育才是人之为人的教育。
社会情感学习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认识并管理自己的情绪;识别他人的情绪并给予恰当的回应;设立合适的目标;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并作出负责任的决定以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社会情感学习”的提出,要追溯到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青少年群体出现了暴力倾向、校园霸凌等很多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育界和学界采取了种种办法,最终发现,社会情感学习是解决青少年情感缺失的好方法。在CASEL(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促进社会情感学习合作组织)的推动下,美国各州通过了将SEL(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社会情感学习)纳入必修课的议案,各类SEL 研究、课程和实践蓬勃发展,从此美国教育更加关注人,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
CASEL 将SEL 定义为一个能力模型,包括五大重要的能力——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和做负责任的决定。换言之,一个具有社会情感能力的孩子,往往拥有冷静不冲动(情绪力),豁达不放弃(自信力),行动不拖延(执行力),仁爱不自私(社会力),求同也能存异(沟通力),思路清晰有主见(思辨力)等各种品质。
这些品质的培养,一定离不开文化和价值观的支撑。社会情感学习在中国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旧日蒙学,开笔写的第一个字,是“人”。孩子们除了学习认字,还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学的是如何与他人、与环境相处,如何合作,如何贡献。随后,传统文化通过琴棋书画,通过礼义廉耻,通过仪式感,以不同的方式陶冶情操,修齐治平。儒家传统教育的根本是“仁”,因此,仁,爱人,
可以说是社会情感学习的灵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舶来的SEL 也更关注教育背后的“人”,与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相呼应,在能力模型背后也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仁”的光芒。
CASEL 认为,SEL 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国外,学校是SEL教育的主要场所。在中国,也许,从家庭开始的路径更为有效。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中国人自古重视教育,中国的家庭教育中自然包含着“仁”的教育。
其次,百善孝为先。家庭既是一个人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发端的地方,更是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场所。丹尼尔·戈尔曼在SEL 的奠基之作《情商》一书中写道:“家庭和童年期是影响情商的重要场域和阶段。”
最后,家庭里的社会情感学习是目前学校教育的良好补充。国家提倡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教什么?一定是教学校里不教或者教不了的东西。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有个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一个女孩联合其他孩子在宿舍里建立了冷静角,帮助这个孩子疏导情绪,到夏令营结束的时候,“她好了很多”,女孩非常自豪地说。她把自己在家庭和SEL 夏令营学到的方法用到了生活中。
在家庭里开展社会情感学习,切忌将孩子当成教育的对象。教育,是通过教育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鲁道夫·德雷克斯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对教育者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也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重要陪伴者,在社会情感学习上尤其如此。
在此,谨以本书送给深深爱着孩子的父母。希望更多的父母把它当成和
s***0 2022-09-20 17:55:16
非常好的书,同时也是我的导师参与出版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