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国学爱好者、传统文化爱好者、阳明心学爱好者提起冯友兰,知者甚众。但提起与冯友兰齐名的陈荣捷,却由于其久居海外,不仅大众知之甚少,连国内学界也是最近十几年才逐渐开始重视。
事实上,陈荣捷先生是国际汉学界新儒学研究泰斗、欧美学界公认的中国古代哲学和朱子学研究权威。自1935年在夏威夷大学讲授中国哲学起,陈荣捷在国外弘扬中国哲学60年,从早期介绍中国思想,到中期将中国经典《道德经》《传习录》《坛经》译为中文,再到晚期推阐朱子学研究。他在20世纪60年代为各种英文百科全书,包括《大英百科全书》撰写中国哲学词条,所著的《中国哲学文献选编》(又名《中国哲学资料书》)对中国哲学探索极深,被欧美学术界誉为介绍东方哲学文化思想最为完备、周详的珍本。亚洲研究协会评价陈荣捷“向西方传授中国学术传统的中间人,当今之世无人能出其右”,冯友兰曾为陈荣捷赋诗“白鹿薪传一代宗,流行直到海之东。何期千载檀山月,也照匡庐洞里风”,赞佩他一生奉献于中西文化的沟通。
陈荣捷的《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作为《典籍里的中国》第十一期隆重推出王阳明传世经典,主要有三个特点:
其一,注解全面详尽。陈先生力求做到有词必释,有名必究。对于所有的中国哲学名词、阳明心学重点名词都予以解释,并追溯其出处;对于所有人名,都加以考证或说明;对于若干章句,指出它们在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从前的《传习录》版本,注解都相对简单。所以,《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自1983年首次出版以来,成为后来《传习录》版本选择注解的必备参考书。
其二,书中所辑录的评论客观、精彩。《传习录》自刊行以来,点评者众多。由于点评者的学术立场和学术水平不同,评论有深有浅,有客观有偏颇。从众多评论中挑选出对理解阳明原意有帮助的精彩评论,必须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作为国际汉学界新儒学的泰斗,把《传习录》翻译为英文并成为经典译本的知名译者,陈荣捷有绝对的自信和能力来做整理和综合的工作,也是做详注集评的人选。
在《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的概说中,陈荣捷也坦言自己的选择标准:以前的注评版从来没有采纳朱子学家冯柯的评论(因冯氏攻击王阳明的学说,所以注评者避而不采纳),也没有选入日本儒学大家佐藤一斋、东正纯等人的评论(无缘看到日文版《传习录》),亦没有采纳现代人但衡今富有哲学性的精到案语。现在纯粹以学术立场为主,不管赞毁。对于阳明的言论有所发明或修正的,如刘宗周与佐藤一斋等人的评论,宁多毋少;只是表扬或重述阳明的意思的,如孙奇逢、东敬治等人的评论,则宁少毋多。
当然,陈荣捷并没有止步于罗列前人的精彩注解和评论,他还从自己的专业背景出发,以“捷案”(即陈荣捷案语)对许多注评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或勘误订正,或补充背景,或延伸阐释,或辨别异同,足见其功力。有些按语感性而富于趣味,读者仔细阅读,细心感受,会受益匪浅。
其三,拾遗的五十一条阳明语录弥足珍贵。陈荣捷在搜集王阳明散佚语录方面所做的贡献,至今仍有较大的影响力。他在佐藤一斋增补三十七条语录的基础之上,从《阳明先生年谱》中摘出十条语录,又从《王文成公全书》中摘出四条语录,合并为“拾遗五十一条”。这些阳明散佚语录是从前其他中国《传习录》版本所没有的,对阳明心学核心概念的解释颇有新意、更为精微,是理解阳明心学非常好的补充资料。
得益于陈先生的细心解读与精心挑选,阳明心学爱好者才得以绕过阅读经典的知识障碍,看到多角度、丰富的独到评论。沿着陈先生提供的可以拾级而上的阶梯,读者在学修阳明心学的路上一定更有收获。
f***a 2022-03-04 00:16:48
陈荣捷先生是国际上比较承认的,说是研究珠子的一位权威,当然,研究朱熹的往往也会对王阳明有一些涉及,嗯,王阳明传西路的详注集评这本书据说也是啊,很多人都比较的追捧我,买了很多版本的传习录嗯。希望这一步能够给我更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