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讲义 文津图书奖得主 著名科普作家王立铭重磅新作,全方位认识脑、保护脑、开发脑,从这本书开始 收藏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3886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25-08-19 05:10:02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王立铭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我们每天都在依靠大脑思考、决策、感受情绪,却对这个最重要的器官知之甚少。体检时,我们会查血压、测血糖、看肝肾功能,却很少有人真正关注大脑的健康。

《脑科学讲义》正是为此而写,作者王立铭以多年科研积累与科普经验,构建了一套清晰、系统的大脑认知框架,帮助我们真正理解这颗复杂而脆弱的器官。

本书开篇通过脑科学的四个核心问题,帮助你建立整体认知;随后介绍脑的基本单元——神经元的工作方式;在主体部分,作者从“大脑的四个角色”展开,逐步讲清大脑如何感知世界、调控情绪、产生智慧、支撑生命。书中既回应“如何科学鸡娃”“怎么提升专注力”这类现实问题,也深入探讨自由意志、意识、衰老等终极话题。

如果你关心大脑健康、学习效率、情绪管理,或想深入了解人类认知如何发展,这本书都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脑科学世界的大门。


作者简介

王立铭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长期追踪生命科学与现代医学的最新进展。

科普领域绝对的头部作者,文津、中国好书、豆瓣年度好书这些奖项都得过,作品“能见度”高。

非典型的理工男,一方面特别擅长把那些听起来很硬核、很复杂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知识讲明白;另一方面写东西也挺有人情味,能让读者共情。

是以赛亚·伯林说的“狐狸”,兴趣广泛,跳脱固定路径,研究与写作主题常变常新。代表作涵盖进化论、癌症、抑郁症、病毒科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


下载地址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 脑科学的核心问题

01 心智活动的载体是什么

02 心智活动是如何发生的

03 只有人类才有智慧吗

04 研究脑需要怎样的工具

第二部分 脑的基本单元

05 神经细胞:心智活动的基本单元

06 动作电位:神经元的多米诺骨牌

07 突触:神经元的交互界面(上)

08 突触:神经元的交互界面(下)

第三部分 作为计算机器的脑

09 视觉感受器:为何最精密的相机也比不过人眼

10 视网膜:如何提取有意义的视觉信息

11 视觉皮层:如何识别物体

12 视觉系统的特殊任务:如何辨别敌我

13 嗅觉和味觉:化学世界的感官游戏

14 路径整合:我们如何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15 肌肉:为什么机器人难以复制人的精细动作

16 运动模式生成:肌肉之间如何相互协调

17 运动皮层:脑机接口技术的科学基础是什么

18 小脑和基底核:如何保证运动指令的准确执行

19 学习:脑学到的是相关性还是因果性

20 突触变化:学习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21 预期差:为什么得到了奖赏还是不满足

22 高效学习:如何形成更持久的记忆

23 活的智能机器:什么是“鸡娃”的正确方式

24 理性和经验:人工智能未来会走向何方

第四部分 拥有动物灵魂的脑

25 进食:为什么减肥那么困难

26 繁殖:男性与女性的想法有何不同

27 睡眠:人为何总在特定时间入睡

28 友好型社交:我们为什么喜欢抱团取暖

29 敌对型社交:如何抑制自己的攻击本能

30 情绪:从脑产生还是身体产生

31 价值:人类为何需要情绪

32 危险:如何应对恐惧和焦虑

33 快乐:抑郁症的脑科学基础是什么

34 两性:动物灵魂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第五部分 拥有理性的脑

35 人类语言:我们如何发明和表达思想

36 时光旅行:人脑如何预测未来

37 理性思考:人脑如何理解复杂世界

38 自我意识:如何回答人生的终极问题

39 自由意志:是人的尊严还是脑的幻觉

第六部分 作为生物器官的脑

40 起源:最早的神经元从何而来

41 诞生:神经元是如何分化出不同的功能的

42 分叉:神经元的标志性外观是如何形成的

43 连接:神经元间的突触是如何打通的

44 枢纽:为何需要一颗中心化的脑

45 微雕:脑的精细化结构如何产生

46 智慧载体:人脑为何与众不同

47 谢幕:如何预防脑的衰老和死亡

第七部分 脑的未解难题

48 先天和后天:大脑功能到底如何造就

49 灵魂和肉身:灵魂离体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50 现在和未来:脑机接口能否带来脑的升级


短评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