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大咖说:好父母应该这样做 专家写给父母的教养指南 家庭教育育儿必读 正面管教青春期教育 收藏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4962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25-05-15 02:10:02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李华锡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本书集结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法学等领域的66位专家,针对家庭教育中困扰父母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旨在传递科学的育儿理念、讲授正确的育儿方法。

教育无小事。本书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秉持“以儿童为本”的原则,从培养必备生活技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打造温馨健康家庭、加强思想品德建设,培养广泛兴趣爱好、避免孩子沉迷网络,注重身心健康发展、关爱特殊家庭孩子,坚决维护合法权益、教会孩子自我保护等事关孩子健康成长的各个方面,助力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李华锡,中国青年报记者、中国青年网青年之声运营中心副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传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近年来,发表了家庭教育报道百余篇,多次登上热搜榜,总阅读量超过3亿人次。自2022年起,策划推出了《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系列报道60余篇,并开设“中青网家教课堂”新闻专题。

编辑推荐

66位专家写给中国父母的教养指南,助力亲子共同成长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正确和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是每位家长都关心的问题。中青报记者李华锡专访了几十位专家、学者,主编的《育儿大咖说:好父母应该这样做》一书内容充实,案例丰富,期待家长朋友们读了受到启发。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顾明远

本书的受访专家大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很多我都较为熟悉,都是名副其实的专家、学者,值得信赖。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文化水平低的家长读起来不觉得深,文化水平高的家长读起来也不觉得浅。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赵忠心

李华锡采访了66位专家、学者,从不同专业视角结合《家庭教育促进法》讲述育儿理念,这绝对是有助于促进家庭教育发展的大好事。本书既是家庭教育工作者的案头必备书,也是广大父母教子的好帮手。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 孙云晓

近年来,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感到非常困惑。这本书中有很多议题是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进行解读的,可以帮助广大家长了解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方法,做到科学育儿,对最终达成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有一定的指导性和普及性。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苏彦捷

在育儿这条路上,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家长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这本书不仅融合了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更从医学健康的角度,为家长们提供了全面而科学的育儿指导。我向每一位希望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和老师推荐这本书。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育儿“大V ”张思莱

下载地址

序言

序一

赵忠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原副会长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青年报记者李华锡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对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访,主编了这本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讲述育儿理念的图书,邀请我为该书写篇序言。

我愿意支持、扶植年轻人,因为他们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撰写序言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有时候,无意之中也会得罪人,因为我并不是有求必应,来者不拒。每本书的书稿通常都是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得反复阅读,深思熟虑。值得撰写序言推荐的,我可以不讲任何条件,作序推荐;粗制滥造、未能达到出版水平的,我会婉言谢绝。

不看书稿,只是凭空说些天花乱坠的恭维话,那无论对读者还是对作者,都是不尊重的。我不能辜负作者或出版社的信任,从不敢马虎从事,糊弄人家。如果我只照顾作者的面子,而不顾出版社和读者的利益,昧着良心推荐一些“假冒伪劣产品”,那不是学者应有的风范,既是对作者、出版社和读者不负责,也会有损我的名声,我从不昧着良心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

这部书稿传过来以后,我进行了反复、认真的阅读。该书的受访专家大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很多我都较为熟悉,都是名副其实的专家、学者,值得信赖。我便痛快地答应了记者朋友的请求。

此前,李华锡曾就家庭教育问题多次电话采访我,我们也见过几次面。采访过程中,我感觉他稳健持重,思维缜密,说话有条理。没见面之前,我原以为他是一位成熟的、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没想到,一见面,发现他竟然是一位朝气蓬勃、精神抖擞,刚刚做父亲、刚满30岁的年轻人,完全出乎我的预料。

他主编的这本《育儿大咖说:好父母应该这样做》,以2022年1月1日起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为指导,涉及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言之有物,质量很高。书中内容丰富、科学,观点新颖、独特,且针对性、可读性、可操作性都很强。这更让我对这位年轻人刮目相看。

李华锡进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系列解读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我也专门接受了他的采访,谈了家风建设和家庭教育学科建设问题。

他根据现有报道,梳理出家长、教师和家庭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法律条文,并邀请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就66个有关家庭教育的话题进行深入解读。我认为该书具备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人是环境的产物。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孩子们的身上一定会打上现实社会环境的烙印,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该书作者在给读者传授教育孩子的科学知识的同时,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引导家长针对现实情况进行科学思考,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的教育思想,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方式方法。

二是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该书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和个性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内容,引导读者认识到,培养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全面关心、培养孩子,努力克服片面的“一半的教育”和畸形的“单打一”培养的倾向,为孩子身心协调发展和积蓄发展的后劲奠定基础。

三是坚持“以儿童为本”的原则。“以儿童为本”是“以人为本”在儿童教育中的具体体现。该书作者始终坚持尊重青少年和儿童的人格特征、年龄特征、个性特征和性别特征,从他们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促使青少年和儿童身心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充分体现了“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

四是坚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的原则。所谓“互动”,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要使孩子从感情上乐于接受家长的教育,不能只是家长单方面强行“灌输”,孩子被动地接受。必须充分尊重孩子,注重调动、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孩子学会自我教育。只有充分调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才能使孩子心悦诚服,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同时,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也要加强孩子与家长的密切关系,促使家长进一步成熟。

五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教育观。该书考虑得比较长远,不操之过急和急于求成,没有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没有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的急功近利的浅薄教育思想。以增强青少年和儿童自我发展能力和发展的后劲为出发点,充分体现了“今天的教育不仅要有利于孩子今天的发展,更要有利于孩子的明天和后天,甚至一生的发展”这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教育理念。

该书文风朴实、语言明快、条理清晰、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李华锡努力做到从绝大多数家长的实际出发,把理论通俗化,把科学术语大众化,尽可能用一般家长看得懂、弄得明白、了解得清楚的语言表达,使读者感到这部书“立意深刻,表达通俗”,确实是“深入”而“浅出”,真正做到了文化水平低的家长读起来不觉得深,文化水平高的家长读起来也不觉得浅。

目录

第一章 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学习科学育儿理念

家庭教育对孩子影响深远,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代替 002

不是有了孩子就会做父母,父母要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007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生命责任和社会责任 011

如果只积累家产不重视优良家风建设,家庭很难兴旺发达 016

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教育孩子,是新时代父母的迫切需求 021

其他家庭成员协助父母育儿要携手同行,不可以越俎代庖 026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因为好父母是学出来的 030

考上大学不意味着孩子成才成功,家长要有正确的成才观 034


第二章 运用合理方式育儿??遵循科学家教方法

想要给孩子完整的爱,父母要亲自养育,不做“甩手掌柜” 040

父亲给孩子最好的爱不是赚很多钱,而是陪孩子一起成长 045

父母教育孩子要抓住时机,要在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引导 051

父母自身没有树立好标准,是对孩子言传身教的最大障碍 056

父母的教养方式决定孩子的人生起跑线,严慈相济是关键 060

父母要尊重孩子个体差异,谨慎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065

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很可能源于亲子间的不平等交流 070

父母要努力与孩子共同成长,不要把眼睛只盯在孩子身上 074


第三章 培养必备生活技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要想培养孩子具有家庭责任感,家长要经常带孩子做家务 080

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忽略对其生活技能的培养 085

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家长的正确引导比催促更有效 089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不要成为添堵者或破坏者 094

幼儿期是养成生活习惯的最佳时期,为孩子一生打下基础 099

孩子的行为习惯不能靠说教来培养,要努力在实践中养成 103


第四章 打造温馨健康家庭??加强思想品德建设

好的家庭文化,可以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人文基础 110

很多家长努力打造家庭硬环境,但起决定作用的是软环境 115

好的家庭关系就是好的家庭教育,主要的体现是文明和睦 119

教育孩子遵守社会公德,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 124

孩子从小养成的良好家庭美德,会自然而然地变成好习惯 129

如果没有好的品德,孩子学习成绩再好,也难免出现问题 134

培养孩子爱国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家长扮演着重要角色 139


第五章 培养广泛兴趣爱好??避免孩子沉迷网络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不等于上兴趣班,家长要少些功利心 146

家长错误的观念,会使孩子错失培养健康审美的最佳时机 151

不具备体育专业技能的家长,也可以指导孩子科学地运动 156

培养孩子科学素养,家长要先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水平 161

要想未来不被机器取代,就要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166

孩子面临网络安全问题,家长绝不能因噎废食和谈网色变 170

预防孩子网络沉迷,家庭是第一道防线,家长负主要责任 175

如果孩子长期学习负担过重,就会影响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180


第六章 注重身心健康发展??关爱特殊家庭孩子

家长要想保障孩子的饮食营养均衡,关键要做到平衡膳食 186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在家庭中开展好生命教育责无旁贷 191

孩子睡眠不足会影响学习,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 196

心理健康关乎孩子终身发展,有问题要及时寻求专业支持 202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207

对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的积极沟通和陪伴就是最好的关爱 212

父母分居或离异后要保持联系,共同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 217

父母委托他人照护孩子,自己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人 222


第七章 坚决维护合法权益??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所有孩子生来平等,不能因身体或家庭情况受到任何歧视 230

孩子遭受或目睹家暴,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235

家长无知,孩子就容易成为违法和违反公德活动的“工具” 239

保障孩子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需要“家校社”群策群力 244

孩子缺乏法治意识,不仅无法保护自己,还可能违法犯罪 248

家长反省自身的行为,是避免孩子遭受欺凌的最有效方法 252

家长是预防儿童遭受性侵犯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履行责任 257

家长对孩子进行防溺水教育永远不嫌早,关键时刻能救命 263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对孩子进行防诈骗教育应常抓不懈 268

世上有鲜花也有大灰狼,家长要尽早对孩子进行防拐教育 273

没有安全,孩子就不能健康成长,家长要教孩子自我保护 278


??第八章 参加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 284

居委会和村委会的育儿指导,为父母的家庭教育保驾护航 288

婴幼儿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 293

家长要主动接受医疗保健机构的指导,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297

公共文化机构开展的精品活动,可以为家庭教育赋能助力 301

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理念,要主动参加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305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核心,协同是关键,机制是保障 310

“家校社”协同,家长要主动与学校联系,用好社区资源 314

学校对家庭和社会不应发号施令,而应共担使命协同育人 318

“家校”是协同育人主体,有社会助力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323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329

后 记 339

参考文献 343

短评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