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强势的父母:教育孩子要懂心理学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3510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25-02-25 02:10:07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孔文静
  • ISBN:9787554624913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不强势的父母:教育孩子要懂心理学》是一本深入浅出的家庭教育指南,旨在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成长。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孩子在不同方面的心理特征和需求。作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孩子的各种心理和行为以及应对策略。本书强调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提醒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此外,本书还针对一些孩子常见的问题,如学习困难、行为问题、情绪困扰等,提供了具体的心理学解决方案。作者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实用的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的成因,掌握有效的应对策略。

  总的来说,本书是一本集理论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家庭教育读物。它不仅为父母提供了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还提供了具体的教育方法和策略。通过阅读本书,父母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用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

  孔文静,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硕士,在校期间负责的创新项目《新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策略研究》获得省级立项,大学毕业后曾在中小学和培训机构任教,对教育相关领域十分熟悉。研究生毕业后就职于齐鲁晚报德州记者站,主要负责会议新闻和时政新闻的采写工作。

编辑推荐

  1.高手父母的成长心法。父母再忙,也要看这本书,只有懂孩子才能真正地帮助孩子

  2.教育孩子不是单方面的灌输,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更是爱与爱的传递

  3.与其跟娃较劲,不如提升自己,做强大而不强势的父母,最好的教育就是赋能

  4.懂得孩子的心理,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做学习型家长,有方法,懂策略

  5.千万不要消耗孩子的能量,要运用心理学知识,巧妙地引导,恰到好处地支持,用智慧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难题

  6.这是一本给强势父母实用、有效、易操作的自救指南。读完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让你不再焦虑、不再内耗、不再迷茫、不再患得患失、不再忧心忡忡

  7.手把手教你做一个不强势、懂孩子的智慧型家长,帮你解决孩子叛逆、厌学、拖延、自卑、专注力差、沉迷电子游戏等问题

  8.爱是一次共同成长,多鼓励、多认可,表扬他、理解他、包容他、支持他,父母要成为孩子成长路上信赖的朋友、贴心的陪伴者、智慧的引路人


下载地址

序言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人生的引路人。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对孩子成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好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受益终身,而糟糕的家庭教育也会影响孩子一生。

  父母对孩子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孩子就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孩子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的态度决定的。强势的父母容易养出自卑、懦弱的孩子;而能和孩子平等沟通的父母,更容易养出自信、乐观的孩子。

  有些父母仍然秉持着类似“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强势的棍棒教育,不但打没了孩子童年的欢乐和创造性,还造成亲子关系紧张。许多在棍棒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即便在长大后也无法原谅父母。因此,强势的教育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孩子。

  科学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幼年时期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不是所有父母都懂得如何用正确的方式管教孩子。一些父母把批评、指责当作向孩子表达爱的方式,觉得“打是亲,骂是爱”。但孩子在批评和指责中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只会觉得恐惧,得不到情感上的满足。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物质需求是人最基本的需求,而情感需求则是更高层次的需求。称职的父母不仅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让孩子吃饱穿暖,还要满足孩子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如果在幼年时期,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有可能导致成年之后的性格缺陷,比如成年后形成讨好型人格等。在教育的过程中,父母要学会运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多向孩子表达爱和关怀,多鼓励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这些做法都有利于培养出一个乐观开朗、人格健全的孩子,使孩子避开一些成长弯路。

  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和性格出现问题,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因为孩子最初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来自父母,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点,对于孩子品德及良好习惯的养成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十分必要。

  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着重阐述了如何用科学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管教,如何用正确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比如,父母在管教时,要把握好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状态,要注意场合、态度。不要在公开场合训斥孩子,不要公然揭孩子的短;孩子不听话时,父母应该跟孩子平等地坐下来谈,而不是直接训斥、责骂;父母不能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忽略孩子的优点,把孩子全盘否定;等等。另外,父母还需要言传身教,需要通过营造环境去引领孩子更好地成长。

  总之,不强势的父母,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出更加独立、自信、有同理心以及有责任心的孩子。


目录

  第一章与孩子沟通时,父母应该懂的心理学

  “红白脸”教育不可取,家庭教育避免手表定律/002

  父母要了解标签效应,智慧地为孩子“贴标签”/005

  过度批评导致超限效应,孩子容易叛逆/007

  孩子越骂越自卑,警惕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心理/009

  用好罗森塔尔效应,孩子越夸越优秀/012

  了解南风效应,父母要学会有话好好说/015

  父母掌握阿伦森效应,让教育更轻松/018

  正确运用拆屋效应,学会对孩子提要求/020

  缄默效应不容忽视,后果很严重/022

  警惕踢猫效应,别让孩子成为父母坏情绪的垃圾桶/024

  爱也要有合理的距离,别让父母的爱刺伤孩子/026


  第二章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应该懂的心理学

  认识爱抚效应,被爱的孩子更自信/030

  多用称赞效应,让孩子更自信/032

  了解亨利效应,让孩子树立自信/034

  认识优势效应,让孩子学会扬长避短/037

  杜根定律:信心决定成败/039

  懂得宽容定律,让孩子敢于试错/041

  情感效应:好父母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力量/043

  涟漪效应:让孩子通过微小的成功收获更多成功和自信/045

  了解鱼缸效应,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048


  第三章教孩子做情绪的主人,父母应该懂的心理学

  了解淬火效应,学会“热问题冷处理”/052

  愤怒重构,帮助孩子跳出负面情绪/054

  “评定-兴奋”理论,帮孩子认识情绪/057

  利用理性情绪理论,学会跳出情绪/060

  认识钟摆效应,负面情绪不是坏情绪/062

  知晓认知失调理论,别让负面情绪成为孩子的绊脚石/065

  运用系统脱敏法,帮孩子轻松控制情绪/067

  了解空船效应,帮孩子摆脱坏情绪/069


  第四章助力孩子养成优秀的品格,父母应该懂的心理学

  认识赫洛克效应,轻松培养优秀的孩子/072

  了解半途效应,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品质/075

  适当运用压力效应,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077

  孩子一到大考就失利,需要了解詹森效应/079

  父母要警惕投射效应,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081

  运用自然惩罚效应,让孩子主动从错误中汲取教训/083

  近期目标效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086

  了解达克效应,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088

  运用禁果效应,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动力/091


  第五章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父母应该懂的心理学

  运用21天效应,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094

  了解镜像效应,做孩子明净的镜子/096

  破窗效应不容忽视,坏习惯要狠抓/098

  借助路径依赖效应,让孩子养成好习惯/100

  掌握角色效应,轻松培养孩子的好习惯/102

  登门槛效应:习惯培养要循序渐进/104

  多巴胺效应:让孩子快乐地养成好习惯/106

  巧用白熊效应,用正向的语言去描述习惯/108

  普雷马克效应: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诀窍/110

  了解棉花糖效应,帮助孩子养成延迟满足的好习惯/112


  第六章让孩子快乐学习,父母应该懂的心理学

  把握孩子成长关键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16

  双生子爬梯实验:学习要尊重孩子的发育规律/119

  巧用霍桑效应,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121

  运用自我参照效应,提高孩子的记忆力/123

  越玩越聪明,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成长/125

  运用备忘录效应,教会孩子做笔记/127

  巧用鸡尾酒效应,提高孩子的专注力/129

  “胡萝卜加大棒”理论:制定明确的奖惩规则/131

  运用蔡格尼克效应,帮孩子克服“拖延症”/133

  不要让过度理由效应毁坏孩子的学习兴趣/135


  第七章指导孩子建立良性社交关系,父母应该懂的心理学

  构建良性亲子依恋关系,为孩子未来发展打好基础/138

  首因效应不容忽视,给他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141

  纽科姆理论:在人际交往中寻找共性/144

  警惕观察者偏见,避免错误地引导孩子/146

  懂得倾听: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关键/148

  梅拉比安沟通定律:非语言沟通的力量/150

  了解蘑菇效应,帮助孩子融入班集体/152

  学会坐向效应,让孩子轻松交朋友/155

  了解人际互动中的互惠原理,让孩子学会分享/157

  认识环境效应,让孩子广交益友/159

  社会意向性:高情商的基石/161


  第八章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父母应该懂的心理学

  红苹果效应:身教胜于言教/164

  破除鸟笼效应,让孩子做理性消费者/166

  了解沉没成本效应,让孩子懂得及时止损/168

  警惕晕轮效应,别让孩子落入消费陷阱/170

  善用目标效应,培养孩子的理财思维/172

  了解童年报复性补偿效应,别给孩子留遗憾/174

  了解强化效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金钱观/177

  了解棘轮效应,让孩子养成节俭的美德/179

  警惕羊群效应,指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需求/181


短评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