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的修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性地把握和发展金融学的学科体系,严格遵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按照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立足于中国丰富的金融实践,兼收并蓄,更加全面、简明地反映古今中外的金融思想、理论和最新的实践变化,将习近平经济思想中有关金融的理论“有机融入”本书。第七版还适当增加了文学故事来阐明金融学的基本原理,这既可以拓展读者的思维,在风格上对读者也更加友好,力求达到教育部要求的“注重讲道理与讲故事相结合,抽象概念与生动案例相结合,显性表述与隐性渗透相结合,确保进课程教材内容可认知、可理解,指导学生将思想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效果。
第七版新增了金融学的十大原理。哈佛大学曼昆的风靡全球的《经济学原理》先向读者介绍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将初学者带入了引人入胜的经济学大厦。令人遗憾的是,虽然金融学一直是一门热门的显学,但在笔者阅读范围内,迄今仍然没有看到有关金融学的十大原理的总结。为了弥补金融学教材留下的这个遗憾,过去几年里我一直在思考,试图凝练十大原理,浓缩金融学的精华。当然,既为“十大原理”,那就不仅要言简意赅,而且要能够反映金融学的内核知识,还要能够将金融学的知识体系逻辑一致地串连起来。呈现在本书中的金融学十大原理,正是我在过去思考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私以为,它们基本上了满足了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
第七版各章节都根据理论、实践和形势的发展变化做了调整、补充和完善。本版充实了有关实物货币、代用货币和数字货币、金本位和银本位的内容。第2章增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及其规范,分别从信息优势方、信息劣势方和第三方等三个角度更加完整地介绍缓解信息不对称的方法。第5章补充了有效前沿相关概念并完善了行为金融的内容,增加了资产配置与组合策略等知识点。第6章删除了“融资成本”的内容。
第7章对政策性银行、保险、证券与基金管理公司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修订,以更准确、全面地反映此类金融机构的最新实践和改革。该章将原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内容更新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相关表述,对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体制的相关介绍及时做了修订,增加了国际视野的中央银行分析,以拓宽读者的视界。第8章简化了存续期分析。第9章丰富了资本市场工具的知识点,永续债、全球存托凭证等都得以反映;还增加了安全边际与“护城河”的内容,这些来自投资大师实践的理论,更有助于读者理解投资。第12章的内容得到了充实,补充了多头套期保值,增加了相应的案例,介绍了中国的ETF和股指期权等。
第15章对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的介绍做了完善,对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假说相关内容进行了补充。第16章则补充了货币中性相关内容,拓展了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内容,利用总需求总供给框架介绍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17章重新组织了汇率决定的内容,在介绍利率平价之前增加了国际资产供求对汇率的影响的内容,也加入了政府干预对汇率调节的作用的内容,增加了专栏“2022年中国央行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管理与引导”。考虑到第三篇是围绕“利率”展开讨论的,此次修订便将第18章改为“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利率”,ISLM曲线事实上也是在讨论商品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与利率。为了内容上的平衡,第19章专门介绍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将中间目标的内容调整至第20章。该章还从流动性支持再贷款工具、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工具、金融稳定再贷款和专项再贷款等分类,重新组织了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工具的内容介绍,增加了“货币政策工具:国际视角”,分别介绍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的常规货币工具与危机管理(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除了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内容调整至第20章外,第20章还完善了量化宽松的内容,增加了质化宽松与负利率、前瞻性指引等,将“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效果”一节改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第21章对部分专栏进行了删减和调整。第22章对“储蓄与增长的良性循环”进行了简化,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关内容重新进行了表述,增加了LPR改革的介绍,该章还增加了“中国金融改革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强调政府在金融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第23章将标题由“金融危机”改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与危机”,并新增了流动性螺旋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将“金融危机的防范”一节改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与危机的防范与应对”,并根据习近平经济思想中有关金融的理论,将原来的“健全的宏观经济环境”修订为“金融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将“建立企业合理的治理结构”修改为“合理的企业与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将“有效的金融监管”修改为“有效的金融监管与反腐”,强调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金融反腐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性;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后政府的“流动性救助”相关内容。第24章“为什么需要金融监管”一节,从“金融稳定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两个方面重新组织了内容,增加了对商业银行的杠杆率监管的相关介绍,全面反映了中国注册制下的证券发行监管,增加了“欺诈”,对保险的监管的介绍中增加了“保险资本与偿付能力监管”,在宏观审慎监管部分中增加了“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的要求”等内容,该章最后增加了“金融监管体制的中国方案与变革”,以充分反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经济思想中有关金融监管方面的内容。
j***2 2023-10-09 10:55:58
鐗╂祦寰堝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