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背后是否有宏大阴谋?
马丁·路德·金遇刺已过半个世纪,然而关于这场刺杀案的真相,至今仍是众说纷纭、疑雾重重。多数人倾向认同阴谋论,更愿意相信,一场悲剧背后有宏大的原因,而不是一连串混乱的偶然。
作者汉普顿·塞兹也曾经认真考虑过宏大阴谋。他阅读了所有能找到的关于阴谋论的书,查阅了大量的卷宗和秘密文献,分析了至今仍未解答的问题和令人费解的疑点,特别研究了几个影响力较大的阴谋论,并认真追查了著名阴谋论认同者、律师威廉·F.佩珀的理论。但他发现,他的研究越是深入,事情越是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展开。
◎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悲歌
杀死金的人却是他想要努力拯救的人?渴望理解的孤独灵魂为何变成独行杀手?这是个普通到让人立刻忘记的人,但也是个精神世界极其丰富的人——他渴望意义,渴望目标;他兴趣繁多,喜欢舞蹈、调酒、催眠、电影;他喜欢看书,关注时尚和新闻;但同时,他很孤独。他不知道自己是谁。独行杀手心底也有一个不被理解的巨大宇宙。
这种混乱的精神状况,反映了当时真实的社会样貌,也给普通人的生活境遇带来反思。即使是马丁·路德·金,在书中也是以一位普通人的样子有血有肉地活着和死去,也有缺点,也会脆弱,也对未来有质疑。
◎纪实+侦探小说般的阅读体验
这是一部尤为特别的非虚构作品,虽是纪实,但却有着侦探推理小说般的精彩特质。许多读过此书的人都说这是本“惊悚小说”。每个场景都有历史记录支撑,所有情节和心理细节都来源于真实证据,所有对话都是从档案中摘取、改造而来。作者为此做过多次个人采访,并且进行了长达上万公里的走访。
◎20世纪的时代动荡与历史人心
马丁·路德·金遇刺的1968年,也是美国和世界历史中尤为关键的一年。在美国,华莱士竞选如火如荼,形成“华莱士现象”;环卫惨剧引发罢工运动,工人们提出掷地有声的口号“我是人!”;美国在越战中深陷泥潭,反战运动愈加激烈;摇滚乐参与到革命风潮中,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即将举办……金之死,展现了1968年世界历史风暴的一个横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