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禄仕
法医学教授,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研究自然环境下尸体的变化数十年。陈禄仕教授在法医学领域耕耘数十年,不仅对机械性损伤研究有所成就,还对自然环境下尸体腐败分解现象与死亡经过时间的推断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我国法医昆虫学领域的发展贡献卓著,相关成果均得到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分别出版了《中国尸食性蝇类》《中国尸食性蝇类图鉴》《尸体变化图鉴》《尸变图鉴:自然环境下的尸体变化》等著作。
《寻伤追凶:致伤物与损伤特征图鉴》是陈禄仕教授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和锲而不舍地对法医学机械性损伤研究的结晶,是他对我国法医学事业奉献的最新成果。在凶杀案件中,推测致伤工具是法医学对损伤鉴定的主要任务之一,通常是根据致伤物对人体造成的损伤特征来进行推测。能否正确推断出致伤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致伤物的认识。只有在认识致伤物的基础上才可能正确地推测。本书是对我国法医学机械性损伤的补充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本图鉴是法医工作者不可多得的一本参考工具书,具有极高的出版价值。
陈禄仕
法医学教授,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研究自然环境下尸体的变化数十年。陈禄仕教授在法医学领域耕耘数十年,不仅对机械性损伤研究有所成就,还对自然环境下尸体腐败分解现象与死亡经过时间的推断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我国法医昆虫学领域的发展贡献卓著,相关成果均得到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分别出版了《中国尸食性蝇类》《中国尸食性蝇类图鉴》《尸体变化图鉴》《尸变图鉴:自然环境下的尸体变化》等著作。
前 言
致伤物的推测是法医学在机械性损伤案件中的首要任务。机械性损伤的案件可产生 锐器伤、钝器伤和火器伤。对三种损伤的分类判断是不难的,难的问题是判断是何种致 伤物所致的损伤。
在锐器伤的案件中,常见的致伤物是有尖有刃的各式各样的工具,尤其有尖又有刃 的刀具,其中对双面刃与单面刃的刺创有时是很难区分的。如单纯刺的动作形成的刺创 能反映出刺器断面的形态;如单面刃的刺器在尖端刚接触被刺体的瞬间带切刺的动作所 形成的刺创则表现出双面刃刺器所形成的刺创特征,即双创角均为锐角;又如刃短的刀 具用切割的方式可形成长而大的创口;又如刃长的锐器砍击在人体圆弧部位的头部和四 肢所形成的创长比刀刃长度短;又如同样的切器或砍器,用垂直切砍和倾斜切砍所致创 口形态全然不同。
在钝器伤的案件中,常见的致伤物是斧类和锤类工具,它们的打击面常是斧背和锤 背,打击面有正方形的、长方形的、圆形的、多边多角形的。它们如果垂直打击在人体 较平整部位,就能反映出致伤物打击面的形态特征;如果打击在圆弧形的头部,就难以 判断是何种斧类和锤类;如果打击面是某一边或某一角,那也很难推测出是何种斧类和 锤类。
在枪弹伤的案件中,常见的枪支是手枪和土制枪。法医检案主要解决枪弹伤的性质、 射击距离、射击角度等问题。
能否正确推断出致伤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致伤物的认识,只有在认识它的基 础上方能正确地推断出致伤物的种类。为了解决对致伤物的认识问题,作者团队收集了 大量文献资料和大量近年来的案例资料汇编成本书。
本图鉴案例资料采集过程中,得到了贵阳市公安局南明分局、花溪分局,遵义市公 安局红花岗分局,黔西南州公安局,拉萨市公安局,凯里市公安局,贵州警察学院司法 鉴定中心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致谢。
陈禄仕
2024 年 3 月
目 录
第一章 锐器与损伤 001
第一节 刺器与损伤 003
一、刺器的分类 003
二、刺器损伤与刺器推断 003
三、各种刺器与损伤 005
第二节 菜刀与损伤 108
一、菜刀 108
二、案例中的菜刀 110
三、菜刀与损伤 112
第三节 其他锐器与损伤 134
一、电工刀与损伤 134
二、剃刀与损伤 136
三、修面刀片与损伤 138
四、战刀与损伤 141
五、剪刀与损伤 145
六、斧刃与损伤 153
七、柴刀与损伤 164
八、镰刀与损伤 171
九、铡刀与损伤 178
十、美工刀与损伤 181
十一、其他械斗锐器 182
第二章 钝器与损伤 183
第一节 斧类、锤类与损伤185
一、斧类与锤类 185
二、斧背与损伤 192
三、锤类与损伤 205
第二节 其他致伤物与损伤 224
一、抓钉与损伤 224
二、钉齿耙与损伤 226
三、钢丝钳与损伤 228
四、铁哑铃与损伤 229
五、活动扳手 231
第三章 枪弹与损伤 235
参考文献 269
后记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