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农”的转型之路
从20年前写下第一个Hello World开始,我就一直尝试着用编写代码的思路来理解这个世界。比如,递归在真实的世界里到底存不存在?世界是不是可以用面向对象的方式来解释?数据库实体关系图是不是最好的解释真实对象和关系的方法?这些理解到底是符合笛卡儿对身心的二元论,抑或莱布尼兹对“单子”的臆想,还是符合上帝创造世界的逻辑,作为人类的我肯定是无法得知的。至于代码如何能真正改变世界,这个问题对于沉浸在软件世界里的我也有巨大的困惑,毕竟软件可能只是“一段意识”而已。
直到我2012年离开微软开始创业,认识了云计算,才豁然开朗。
一开始接触云计算是因为一个与支付相关的项目。我的团队想在中国复制美国上市公司Square(Nasdaq SQ)的模式,那时我选择了使用亚马逊东京机房的资源。这让作为程序员的我第一次打开了通过代码控制硬件的大门。虽然之后选择做CRM(客户关系管理)的尝试失败了,不过为客户提供云计算的服务却成为创业十年来一项快速增长的业务,也让我的创业之路走得越来越宽广。虽然我创立的公司最终没能上市成为一家更有影响力的企业,但创业过程也让我发现了一条既能得到社会认可,又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也算是不枉过去十年为之奋斗。毕竟这些年,云计算改变了整个IT世界,也渗透到了现实世界。软件逐渐成为真实世界的“灵魂”,说不定以后会成为世界的主宰。
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码农”也要转型。
创业公司被收购以后,我开始尝试改变对世界的理解,并通过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学习,了解了不同的精英、商学院老师及其他企业家对世界的理解。任何部门,任何行业,都有被软件全面改造的机会,业界把这种改造称作“数字化转型”。而我这个“码农”的工作,则变成了不断向各行各业的人学习,了解怎么用云计算进一步改变不同的行业,并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和方法提高不同行业的运营效率,从而帮助其实现数字化转型。
软件世界之外是IT世界,IT世界之外是商业世界,商业世界之外是什么?
商业世界之外或许是我们真正生活的世界,或许是最近火热的元宇宙,又或许是哲学世界和不同的宗教世界。这本书的出版也是一波三折,开始只是想写几篇关于云计算解决不同行业问题的文章,但是在一些朋友和老师的鼓励与支持下,录制了名为《云计算十日谈》的10集相关视频,之后又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的修改和扩充,最终形成了读者手上的这《漫谈云上管理:云计算商业模式与数字化转型》。希望这本书能让读者对云计算和它对世界的作用有一些了解,这也算是我这个不断转型的“码农”所具有的一点点价值的反映。
感谢在撰写《漫谈云上管理:云计算商业模式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给我提供帮助的各位朋友与老师,以及葛轶和吕妍玉等各位参与《云计算十日谈》摄像、审稿和编辑的同事,是他们的激励和辛勤工作才让我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码字”。此外还要感谢我的团队和同事们,尤其是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先生,在他的领导下我才能不断地在更大的平台上转型,有机会在云计算领域进一步深耕和精进。最后感谢我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同学,特别是胡放晴、李潇、沈龙强和林庭如,是他们的支持才让我可以在国内的顶级商学院课题里研究公司的云转型战略和方法。
不断地转型和适应世界的变化,是我作为“码农”一直以来的坚持和执念,这也是作为“此在”的我存在的意义。
是为序。
郝峻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