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一
元宇宙是一个新兴概念,更严格地说,它是经典概念的复兴。尽管有很多的争论,我们还是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新的计算平台。本书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来探讨元宇宙下半场,也就是“新硬件主义时代”,把感性思考和理性思维相融合,把严谨的科学态度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立意突出、观点鲜明。
在当下所有人都看好通用型硬件入口革命性意义的时候,本书观点鲜明地分析并指出垂类硬件中最重要的当属“基于情感需求投射的新硬件”。分布式垂类硬件的产生若根植于未来人在元宇宙中被开发出来的、新的情感需求,需要多学科交叉与协作。
基于人及科技的需求,作者认为元宇宙未来很可能会囊括现实物理世界。针对业内一直争论的“软件与硬件在元宇宙时代到底是怎样的关系”,作者认为,元宇宙一定是“软硬一体化”,甚至更进一步,新硬件即是 AI(人工智能)。AI 以显现为新硬件的方式更契合未来的进化需求。针对大家一直在探讨的人工智能的双刃剑特性,本书提出:在元宇宙中,AI 是虚拟数字人的“存在”、各种应用、场景式的供给方;AI 在未来的现实物理世界中则显现为各式垂类新硬件。
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深入开展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根据本书的描述,未来元宇宙囊括现实物理世界后,人的交互对象增加了三类, 即:人的数字人、虚拟数字人、虚拟数字人在物理世界中的机器人。
在现实物理世界中,未来的重塑力量(AI、分布式垂类新硬件)与惯性力量(人、物理世界中的“物”)的数量有可能势均力敌,甚至,重塑力量很可能远大于惯性力量。未来艺术与科学的主体范围很可能会大大超乎人们今天的想象。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元宇宙的下半场有可能是艺术与科学更加深度融合的、更加肥沃的土壤。
徐迎庆博士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主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教授
推荐序二
这本《新硬件主义》体现了较强的原创精神。目前,诸多相关研究的内容都聚焦于元宇宙的定义、组成部分、业内玩家、应用方向等,继系统性建立起元宇宙上半场的研究体系(《元宇宙大投资》)后,焦娟又高效地搭建了元宇宙下半场的认知框架——元宇宙终将囊括现实物理世界,当元宇宙走到中场后,是哪个关键要素在主导后半场?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最终的成像会怎样?
本书观点新颖,能吸引读者,但新颖的观点背后,逻辑自洽则更体现出专业性。关于“人的需求将怎样被 AI 决定”“科技的需求”“AI怎样最终竣工用户的根本需求”,书中的论述与我们在投资市场上多数人的现有认知是不同的,这对投资市场、产业、研究等诸多层面都有参考意义。
关于未来的研究,一不小心就会晦涩,如何用诚意表达出真实的认知很考验功夫。1∶3、2∶2 的表述,一方面形象刻画了元宇宙下半场中,现实物理世界作为“主场”的风貌、样貌、全貌,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焦娟数学专业出身的理学思维。
本书有三处在此特别提点一下。
现实物理世界是三维世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是二维世界,元宇宙作为升上去的三维数字世界,与当下的现实物理世界应是平行的关系。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这二维的数字世界,是三维现实物理世界的投影,科技的需求会指向元宇宙对现实物理世界的叠加,这种叠加即对现实物理世界的重塑。重塑的过程,即虚拟数字人显现为机器人、AI 显现为分布式垂类新硬件的过程;重塑的过程,也伴随着人在现实物理世界的需求,被机器人与 AI(分布式垂类新硬件)的供给来决定。
AI 为何要叠加于现实物理世界?从另一个角度看,有观点认为物质与信息均是能量波,而观测者是第三个能量波,来渲染物质与信息;观测者的内在认知就是它的频谱,决定了它能渲染出跟它相应的图像、相应的现实存在。当下现实物理世界的观测者是人本身,于是当下的物是人靠自己的认知渲染出来的现实物理世界的存在;元宇宙后半场,AI 反向映射入现实物理世界后,AI 作为观测者,将基于 AI的认知来渲染跟它相应的图像、相应的现实存在,故,未来的现实物理世界,是 AI 重塑过的。
新硬件主义描述的是在元宇宙的后半场,移动互联网这一计算平台已然成为旧周期,涌入元宇宙的全球科技巨头多数是海外强势思维的各路豪杰,展开在我们面前的画面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全球科技巨头的逐鹿场。元宇宙的入局方可以是六大框架中的每一个企业,目前大家均处于起跑线附近。
我是资本市场的老兵,从业达二十年,“研究”是我的母语体系。焦娟作为资本市场研究员,是卓有成就的。“研究先导”是我最为倡导的理念,不管是做投资还是投行,这是我为本书作序的感性动因;而作者的原创精神、理学思维、独特认知,是我推荐这本书的理性思考。
本书作者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尽管尽量深入浅出,但内容毕竟有一定专业性,适合对新生事物有较浓厚兴趣的读者静心参读。
盛希泰先生
资深投资银行家
洪泰基金创始人、洪泰资本控股董事长
前华泰联合证券公司董事长
****0 2022-05-08 12:43:37
?终于对它下手了,颜值是真的没话说?,材质很好,物美价廉,趁活动赶紧囤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