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策兰(Paul Celan,1920—1970),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重要影响的德语犹太诗人。生于原属奥匈帝国历史名城泽诺维茨(帝国瓦解后该城划归罗马尼亚,后被并入乌克兰) 一个讲德语的犹太家庭。纳粹占领时期,策兰父母惨死于集中营,策兰本人经历苦役和逃亡,幸免于难。1952年,经维也纳辗转流亡、定居在巴黎的策兰在西德出版诗集《罂粟与记忆》,其中《死亡赋格》一诗在德语世界产生重大影响,成为具有纪念碑性质的时代之诗。在这之后,策兰的创作日趋深化、发展,出版了包括《言语栅栏》《无人玫瑰》《换气》《线太阳群》等多部重要诗集和译诗集。获得了包括毕希纳奖在内的多种德语文学奖,甚至被称为“我们时代的荷尔德林”(奈莉.萨克斯语)。1970 年 4 月,策兰因无法克服的精神创伤在巴黎投塞纳河自尽。在他死后,他的诗歌及悲剧性命运引起了更广泛关注。现在,他已被公认为继里尔克之后最伟大、卓越的德语现代诗人。
王家新,诗人、翻译家,策兰在中文世界的主要译者、也是第一个策兰作品中文译本《保罗.策兰诗文选》(2002)的主要译者。多年来,他的创作和翻译,包括对策兰的倾心翻译和研究,已在中国诗歌界、文学界和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M***4 2021-03-15 20:34:58
我不相信会有一种双语诗歌这类东西。双语谈话,是的。对此你们可以在我们当今时代各式各样的艺术和词语的特技表演中发现,尤其是在那些想要在消费文化的时尚中营造出一片和谐喜气的事物中发现,它们存在着,通晓多种语言而又显得光怪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