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
AI时代,如何让孩子赢在未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的教育悄悄占据了我们生活的一大部分。“兴趣班”“课外班”“择校”“升学”“学区房”等家长圈里的热词,让我们应接不暇。
不管多么有备而来,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奥数稍有消停,大语文拔地而起;这边正热火朝天地准备“幼升小”“小升初”,那头已然开始了“公民同摇”????
大环境的竞争激烈又充满变数,有什么最本质、最重要的能力,可以让孩子游刃有余,以不变应万变呢?
有的,就是你刚刚看到的,这本书封面上的关键词——思维力。
就当下而言,孩子的思维能力越好,自主学习能力就越强,各科成绩就越好,应对变化的能力也就越强。
往远了看,未来必定是一个看“思维能力”的时代。
当这一代孩子迈出校门走进社会时,将有大量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将改造甚至取代传统行业。再多再难记的学科知识,再深再复杂的数理难题,都有科技代劳,而人的价值,在于思考和创新。
这些年亲临美国教育,我真切感受到他们对孩子思维能力的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几乎渗透于所有学科,语文课培养阅读思维,数学课培养数学思维,科学课培养科学思维,还有大家经常听到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等。
在教学中,他们常用一套思维工具,就是我们在这本书里要和大家探讨的思维导图(Thinking Maps)。思维导图是一套和孩子的思维过程一一对应的视觉图形工具,它把大脑中抽象的思维过程变得具体和直观,对孩子的思维和学习能力有质的提升。
思维导图目前已经在全球普及,在新加坡和新西兰,它被列为小学必修科目。在美国小学,老师们把思维导图融进了各门课程,阅读、写作、数学????
和很多美国孩子交流时我能明显感觉到,孩子们思路清晰、能说会道,这很大程度是受益于这种长期的思维训练。想得越清晰,自然说得越有条理。孩子们在课堂上会用思维导图来整理课堂笔记、记录知识要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同学沟通讨论????作为观察者的我们也受益良多。
正是由于感受到思维导图对孩子的帮助,我们把这几年的观察学习心得和应用实践经验都总结在这本书里,希望能帮助广大家长、老师了解并且在日常生活、教学中引导孩子使用好这套非常棒的思维工具。
市面上关于思维导图的书籍不少,但以零距离观察美国课堂的角度、采集第一手教学实践材料、提供原汁原味学习案例的思维导图书籍并不多见。我们希望这本书里呈现的正是孩子们乐于接受并积极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