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10 年,生而逢时
探索,让未来多一种可能。
2019 年 9 月 24 日下午两点,在北京海淀区安宁庄北路小米科技园 D 栋地下一层的篮球场上,即将举办一场新品发布活动。整个篮球场的灯光按照约定的时间暗淡了下来,如同一场戏剧就要拉开帷幕,追光灯打到舞台的中央,整场戏的主角就要登台。
半分钟后,音乐退去,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迈着轻松的步伐走上舞台, 黄色的灯光追随着他。今天,他穿着一尘不染的白衬衫、深蓝色的牛仔裤、一件和牛仔裤颜色相近的休闲西服外套,脚踩一双白色的休闲鞋。看得出来, 今天他的头发经过了仔细打理,黑亮且一丝不乱。
从青年时代开始在中国科技创业界打拼,雷军几乎经历了整个中国科技 互联网时代的升腾跌宕之旅,有着如同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主人公一 样的心路历程。从软件时代到 PC(个人计算机)时代,再到互联网时代,每 一次科技更迭,他都是亲历者,对浩如烟海的往事如数家珍。如同很多第一 代创业者一样,他经历过自我成就的高光时刻,感受到了光辉岁月的垂青。又如同很多当时的探路者一样,他也经历过低至尘埃的至暗时刻,感受过那 种真实而壮烈的疼痛。他在创业的过程中认识自己,摸索着世界的规律。
10年前,又一次产业周期的更迭悄然而至,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即将掀起巨大浪潮,雷军立志终结中国山寨手机横行于世的乱象,并改造中国制造业。 他和伙伴们在盘古大观酒店咖啡厅的餐巾纸上,写下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愿景—“硬件 + 软件 + 互联网”,让人们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随后,雷军不断召集同行者,创建了这家叫作小米的公司。
一路走来,小米已经从餐巾纸上的构想,成长为一家年销售额超过 2000亿元人民币、在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有市场份额的全球化公司。那个鲜明有力的橙色标志“MI”成为很多人心中一盏有温度的科技明灯。数亿创新技术和工业设计完美结合的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给人们带来奇酷有趣的生活体验。在很多海外市场,人们也惊讶于来自一家中国公司、带着 MI 字样的科技产品,可以做得如此淋漓尽致。
10 年的蜕变既有趣又令人深思,循着小米公司 10 年的成长历程,人们可以描绘出一家新兴的中国科技公司在全球市场权重变化的路径图,也可以追踪到中国力量崛起的影子。这正是 10 年移动互联网大潮的一种写照—在新的产业大潮来临之际,总会有新兴的公司脱颖而出,而越来越多的中国新兴力量,已经有了屹立于世界潮头的能力。
一个更有力的佐证是,仅仅经过 9 年时光,小米就成为最年轻的世界 500 强公司之一。而小米在这个名单上的出现,使得中美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改变。2018 年,互联网服务领域的中美公司数量对比还势均力敌—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对阵亚马逊、谷歌、脸书。而到 2019 年,因为小米的加入,在互联网创新的高地上,中国首次反超美国。
从 2010 年到 2020 年的这 10 年间,很多像小米这样有价值的中国公司不断涌现。庞大的互联网用户基数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不断迭代的新技术以及不断增速的网络带宽,为中国互联网巨头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美团、滴滴、字节跳动、快手、蚂蚁金服等企业以及微信等通信工具诞生了,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仔细数来,中国的独角兽企业已经占据了全球范围高达 30% 的比例,它们的市值占比也高达四成。在全球市值排名前 10 的互联网公司中,有 5 家是中国公司。
另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的海尔、海信、万向、首钢等企业早已远征海外,而联想并购 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个人计算机业务、吉利并购沃尔沃、TCL 并购施耐德等案例,都预示着中国企业正在超越以往的范围去配置资源。a 而小米也正在把它的品牌授权店开到全球各地。可以说,中国企业翻越国界的实例和玩法层出不穷。
这样的变化颇有深意,正如经济学家所希望的那样:在新的商业环境和 商业文明中,中国应该引领全球。在近现代历史中,东方与西方的交流多是 单向的,但是中国不会永远做追随者、复制者,随着中国的再次崛起,东西 方“双向交流”的时代已经到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拥有世界最庞大手机用户群的中国得以用最快的速度积累移动数据。
中国的数据优势不可小视,在快速迭代的互联网世界,中国创造并搜集了详细的海量数据,中国的移动食品配送速度是美国的 10 倍,移动支付普及率是美国的 50 倍,共享单车设施数量是美国的 300 倍。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更多的数据将播种下持续增长的种子。
如果说,2009 年到 2019 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脱颖而出的 10 年,那么在未来的新经济的成长空间中,时代将创造更多波澜起伏的创业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小米正是给全球经济打上“中国烙印”的一个经典案例。
此时此刻,小米的两万多名员工,正在小米银灰色玻璃外墙的办公楼里忙碌着,很多个会议室里正进行着关于中国科技最前沿问题的激烈争论。而楼下,一场重要的发布会正在进行。它的主题是“探索不可能,让未来多一种可能”。安静的园区里涌动着一个消息:今天,会有一个令人尖叫的产品问 世,它采用的,依然是引领世界的技术。
舞台上神色轻松的雷军正在挥洒自如地介绍着自己的产品,这是普通公 众可以看到的小米—高通旗舰 5G 手机,不断改进的 MIUI(手机操作系统)新版本,无边框、全面屏互联网智能电视,领先的无线反充技术,小爱智能音箱结合人工智能的功能试图抢占新的入口。甚至在介绍小爱音箱时,雷军还幽默地提到了“格力”,他说,“小爱音箱可以轻松搞定格力空调”,引来了全场的会心大笑。
舞台上的雷军所代表的小米公司,是热烈的、浓缩的、灿烂的。而舞台之下,一个日常的、公众不易感知的小米公司,每天都充满激情地快速奔跑着。可以说,这 10 年是小米公司惊人成长的 10 年,是雷军作为创业者升级蜕变的 10 年,也是跟随小米公司一路走来的一群人的黄金 10 年。
9 月 23 日,就在雷军为这次重要的新品发布会进行彩排时,小米中国区副总裁张剑慧已经如陀螺般奔忙了一天。作为中国区线下业务负责人,她现在的主要任务是理顺并拓展小米的线下渠道。
9月 23 日也被小米内部称为“疯狂的星期一”,这一天张剑慧有很多例会要参加。这个小圆脸、眼睛细长、梳着马尾辫的河南姑娘穿着一双白色的跑 鞋,以便在各个楼层间奔跑。张剑慧尽管年龄不大,却掌管着5000 人的团队, 很多小米的中坚力量都是她的同时代人。值得注意的是,9 年前,她是从小米的售后主管做起的。
就在这一天晚上,她参加了当天最重要的业务会议—小米全国 23 个区 域代理全部来到了小米科技园述职。这些被称为“省总”的区域代表正是小米线下策略的重要执行人。在 H 栋 8 层的大会议室里,“省总”们按照规定,身着白衬衫来参会。他们轮流上台,紧张地复盘 2019 年中秋节期间的销售情况。
2019 年9 月23 日,对于小米的海外业务高管、小米高级副总裁王翔来说, 同样也是分外忙碌的一天。
这一天早上,全球研究智能手机最知名的数据公司GFK,派来一个 8 人的高管团队与小米的国际业务团队进行交流。当 GFK 谈到碎片化的东欧市场时, 王翔敏锐地发现了数据公司指出的问题—东欧的市场机会比小米想象的要大。他马上走出办公室,用手机联系了东欧市场的负责人。王翔曾任高通全球副总裁和大中华区总裁,他于 2015 年 7 月离开这家知名外企,加入了小米。
2019 年 9 月 23 日这一天晚上,小米的 80 后高管、首席财务官周受资刚刚从深圳飞回北京。因为前一天晚上谈投资业务到凌晨三点,这时他坐在自己办公室的沙发里,捧着一杯星巴克咖啡,说自己有点儿困。周受资是新加坡人,于 2015 年被雷军从 DST( 一家知名的国际投资机构 ) 招致麾下,后来具体负责了小米在香港的上市业务。
那一天,他刚刚参加完 TCL 的重要会议,和 TCL 董事长李东生交流回来。小米今天的投资布局,已经静悄悄地开始向上游挺进,雷军一直有一个推动 制造业进步的梦想,因此小米成立了一只上百亿规模的产业基金,目前正在 向深入参与中国制造业方面探索。根据这个策略,小米的上游生态链正在慢慢形成。
这些在镜头之外暗流涌动的东西,是公众无法在无数个寻常之日看到的小米公司—在凌晨时刻小米园区依旧灯火通明的办公室,工程师为了新技术突破而进行的一次又一次尝试,小米员工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向不熟悉的领域的跨越,某个人因为小米公司而发生的命运改变,这些是小米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这些人物和命运,是时代与机遇的产物,他们也能阐释小米这家公司给时代和人带来的更为深邃的东西。
……
这是另一个刚刚开始。
小米MIX Alpha 揭幕的这一刻,时空仿佛穿越了,小米再一次复制了逆风飞扬的故事。很多人仿佛回到了 2016 年小米MIX 横空出世的那一刻,甚至有人泪眼婆娑,认为时间回到了更早的 2011 年 8 月 16 日,小米手机 1 在北京798 艺术区发布的那一历史时刻。
大屏幕上继续播放着对雷军的采访视频。雷军说:探索就是要进入一个无人区,去走没有人走过的路,中国科技公司就应该有这样的使命感,我们就是要做一个很酷的东西、颠覆性的东西来满足米粉对我们的期待,也满足我们在技术领域的探索。
小米永远要做米粉心中最酷的公司!
这一刻分外燃爆。此情此景应该配上一首歌曲: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你对自由的向往
天马行空的生涯
你的心了无牵挂
……
探索不可能,让未来多一种可能。生活,注定热血沸腾!
2020-08-13
优秀的公司赚取利润,伟大的公司赢得人心!小米热血十年值五颗星,书本身流水账内容差强人意减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