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的终结:谁将飞往无人星际 发光书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9208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24-11-09 07:15:38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唐纳德·戈德史密斯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宇航员对宇宙的探索,满载人类对未知的绮梦。然而浩瀚星海并非坦途,每一步都潜藏着不确定的风险和对人类命运的考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唐纳德·戈德史密斯和马丁·里斯认为,除了对近地轨道的探索,人类宇航员可能会逐渐被机器人取代,宇宙探索更可能在“无人”的情况下进行。

两位作者结合数十年的研究经验,深入分析了人类和机器人在太阳系探索的优势及劣势,对宇宙探索的未来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同时,本书还表达了对人类进化速度和恒星私有化的担忧,人类应当对人工智能的能力极限保持警惕。


作者简介

作者:

唐纳德 戈德史密斯(Donald Goldsmith)

美国天文学家、科学作家,著有多部天文学科普作品,与尼尔 德格拉斯 泰森合著有《140亿年宇宙演化全史》。他曾获得美国天文学会颁发的“天文学教育终身成就奖”(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s for Astronomy Education),以及太平洋天文学会颁发的“天文学普及终身成就奖”(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s for the Popularization of Astronomy)。

马丁 里斯(Martin Rees)

英国皇家天文学家,曾是剑桥大学天文学教授和天文学研究所所长。作为英国皇家学会的前任主席,他曾获得许多奖项,包括“邓普顿奖”(the Templeton Prize)和首届“弗里茨 兹威基奖”(the Fritz Zwicky Prize)。他曾撰写多部著作及数百篇研究论文,参与建立了剑桥大学生存风险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Existential Risk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译者:宁理

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饰演“数字生命研究所所长马兆”。影视代表作:《无证之罪》《沉默的真相》《对手》《爱情神话》《警察荣誉》《流浪地球2》《繁城之下》《问苍茫》等。


审读人:苟利军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中国国家天文》杂志执行总编,北京天文学会副理事长。2020年被授予“中国航天科普大使”称号。


编辑推荐

l 导演郭帆推荐!《流浪地球2》“数字生命研究所所长马兆”饰演者、演员宁理首部译作!

l 《今日历史》(History Today)年度之书!

宇航员会被终结?智能宇航员即将诞生?宇宙的尽头是无人星际吗?


下载地址

序言

【前言】部分章节试读:

从烟花到航天

宇航员们都是英雄!

他们在失重的环境中完成技术、工程和科学的壮举,即使他们必须遭受恶心、定向障碍等困扰,以及失重给健康带来的潜在的永久性伤害。由于来自太阳和宇宙高能粒子的辐射,他们面临罹患癌症和遭受其他身体损伤的风险。他们在宇宙飞船里工作,需要仰仗复杂的宇航服和头盔来保障他们的身体不至于爆裂。他们成功挽救了濒于损坏的哈勃空间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简称 HST),并通过 5 次不同的任务升级它的仪器,使其使用寿命延长数十年。

本书作者属于能清晰记得1969年至1972 年“阿波罗号”登月任务(Apollo Lunar Landings)的那代人,每当我们看到月球就很难不会想到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和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他们当时所使用的初级计算机和未经测试的设备,使他们的壮举更具英雄色彩。这同时提醒我们,人类进入太空已近60年了。进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球并不是出于必需性,而是为满足我们发自内心的渴求。

未来几十年,我们的这种渴求,以及将宇航员送到地球轨道、月球、火星的需要将继续得到检验。在人类开始这些旅程之前,机器人已经完成了对这些地区的探索,并在测试发射和着陆系统之后,考察了这些遥远的地形。没有人会怀疑,我们不断改进的机器能够比人类更加高效、经济和安全地在外太空工作。然而它们能具备等同于人类的探索能力吗?这个疑问是否忽略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如果不亲自造访我们的太空近邻,我们该如何保持公众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履行我们人类的使命呢?

这些问题都没有显而易见的答案,因为我们既会遵循情感做出反应,也会听从逻辑的指引。本书描述了人类和机器人目前以及未来的太空考察计划,并提出了一个新的论点:至少在未来几十年中,在近地轨道外,仅使用机器人和制造机即可探索太空,旨在节约公共资金,避免牺牲生命,同时尽可能保护月球及火星不因我们的探索行为而遭受污染。本书同时探讨了赞同和反对人类进入太空的非技术性动机。无论读者是否认同我 们所做的推断具有合理性,接下来的章节都将展示我们对太空探索的整体概览。

…………


目录

第一章 为什么探索

第二章 “整理”太空

第三章 近地轨道

第四章 月球

第五章 火星

第六章 小行星

第七章 太空移民

第八章 全球太空探索成本

第九章 太空法

后 记 对2040年至遥远未来的太空探索展望

附 录 太空探索大事年表

注 释

鸣 谢


短评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