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评论·诗人访谈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2520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20-01-05 06:10:29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 ISBN:9787020157334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巴黎评论?诗人访谈》收录以下十八位诗人的长篇访谈:玛丽安?摩尔、叶夫根尼?叶夫图申科、布莱兹?桑德拉尔、乔治?塞菲里斯、安妮?塞克斯顿、菲利普?拉金、约翰?阿什贝利、德里克?沃尔科特、W.S.默温、奥克塔维奥?帕斯、耶胡达?阿米亥、伊夫?博纳富瓦、切斯瓦夫?米沃什、特德?休斯、加里?斯奈德、谢默斯?希尼、罗伯特?勃莱、杰克?吉尔伯特。


作者简介

“作家访谈”是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Paris Review)*持久、*著名的特色栏目。自一九五三年创刊号中的E.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伟大作家的长篇访谈,起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之名,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迄今已达三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作家访谈已然成为《巴黎评论》的招牌,同时树立了“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

一次访谈从准备到实际进行,往往历时数月甚至跨年,且并非为配合作家某本新书的出版而作,因此毫无商业宣传的气息。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方法、困惑的时刻、文坛秘辛……内容妙趣横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加之围绕访谈所发生的一些趣事,令这一栏目本身即成为传奇,足可谓“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长的文化对话行为之一”。


编辑推荐

美国《巴黎评论》杂志“诗的艺术”栏目诗人访谈专辑,囊括十八位世界著名诗人长篇访谈:玛丽安?摩尔、叶夫根尼?叶夫图申科、布莱兹?桑德拉尔、乔治?塞菲里斯、安妮?塞克斯顿、菲利普?拉金、约翰?阿什贝利、德里克?沃尔科特、W.S.默温、奥克塔维奥?帕斯、耶胡达?阿米亥、伊夫?博纳富瓦、切斯瓦夫?米沃什、特德?休斯、加里?斯奈德、谢默斯?希尼、罗伯特?勃莱、杰克?吉尔伯特。

下载地址

目录

玛丽安·摩尔(1961) 明迪/译
叶夫根尼·叶夫图申科(1965) 骆家/译 刘与伦/校
布莱兹·桑德拉尔(1966) 周杨/译
乔治·塞菲里斯(1970) 凌越、梁嘉莹/译
安妮·塞克斯顿(1971) 张逸旻/译
菲利普·拉金(1982) 阿九/译
· · · · · · (更多)

短评

  • 吴起 2019-12-09

    请问打一二三四星的读者,你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你自己知道么?

  • 2019-12-12

    热血

  • 那希索斯 2020-01-02

    跪着读完)

  • K. 2019-12-14

    稍微有点失望。收录的诗人不少,也有很多喜欢的诗人。然而,能从里面看到的关于诗歌或写诗的“干货”是如此少。反而谈了太多作者生平的故事,历史,或者政治。包括希尼,米沃什,帕斯,沃尔科特,这四位诺奖获得者。其中,默温,塞菲里斯,塞克斯顿反而说得很好。《巴黎评论》:“那有什么建议要和年轻诗人说的吗?”塞克斯顿:“把耳朵贴在你的灵魂上,用力听。”

  • Ehdn~ 2020-01-04

    读的诗不多,诗人听过的也不多。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就是奥登,聂鲁达,艾略特。这些似乎是大多诗人们的偶像。原来聂鲁达还曾是斯大林主义的追随者,后来信仰崩塌那一刻应该会很痛苦。罗伯特勃莱说:这一代人写了许多信,高威金奈尔和路易斯心脾森他们等人会寄五六页打印的信件来争论和评价他们的诗歌。这样的时间投入还是挺厉害的。杰克吉尔伯特:一个留下一种真正浪漫给匹兹堡的人---一个醒来就快乐的人,虽然每天都知道自己是一... 读的诗不多,诗人听过的也不多。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就是奥登,聂鲁达,艾略特。这些似乎是大多诗人们的偶像。原来聂鲁达还曾是斯大林主义的追随者,后来信仰崩塌那一刻应该会很痛苦。罗伯特勃莱说:这一代人写了许多信,高威金奈尔和路易斯心脾森他们等人会寄五六页打印的信件来争论和评价他们的诗歌。这样的时间投入还是挺厉害的。杰克吉尔伯特:一个留下一种真正浪漫给匹兹堡的人---一个醒来就快乐的人,虽然每天都知道自己是一个必死的人。为了炫耀自己和所爱之人而从九十英尺高的树上,头朝下掉下来,也是够拼的了,不得不服。诗人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坚持和执念吧,这样才会有好的诗歌灵感,其他的大家各自从所看角度科普吧~ (展开)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