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阈与绘画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8697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19-11-06 06:12:15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英] 诺曼·布列逊
  • ISBN:9787568915632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本书涉及视觉研究和艺术史研究中的一系列重要的议题,布列逊一方面立足于艺术史的传统问题,另一方面大量借用法国新理论对问题进行重新的梳理和反思,对被视为经典或者被认为自然而然的习见给予批判性的考察,对观者与绘画的关系做了重新审视。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诺曼·布列逊(Norman Bryson),当代英国艺术史家、艺术理论家、艺术批评家,曾经任教于剑桥、哈佛等大学。西方新艺术史(New Art History)有三个突出的方向:新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符号学。布列逊是其中符号学方面的代表人物。他全面系统地运用符号学理论和话语介入艺术史研究,其著作不仅在艺术史学界而且在当代视觉文化研究中都有巨大的影响。

译者简介

谷李,马萨诸塞大学传播学博士,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文化研究、媒介理论、纪录片、认知与传播,等等。

编辑推荐

★1970年代艺术史酝酿新的变革之际,布列逊创作了“新艺术史三部曲”,本书正是其中的第二部,它于1983年问世后,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三部惊世之作,布列逊将“法国理论”引入艺术史研究,为艺术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本书中,布列逊大胆地批判了贡布里希的“感知论”,也就是“一个对绘画符号的物质本质予以认可,但尚未深入理论化的过渡性美学”。

★借助《七柏图》、《溪山兰若图》、《酒神与阿里阿德涅》、《画室中的艺术家》等中外名画,布列逊再次强调绘画的社会维度,避免符号学研究的形式主义,从而走向一个“真正历史的”艺术史学科。


下载地址

目录

插图目录
总 序
译者序
序 言
致 谢
1 自然态度
2 本质拷贝
3 感知论
4 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影像
5 凝视与瞥见
6 影像、话语、权力
后 记:不可见的身体
索 引

短评

  • baiya 2019-09-02

    布列逊“新艺术史三部曲”之二

  • 逆旅春秋 2019-09-09

    “视觉文化丛书”第9本

  • 拜德雅 2019-08-30

    原《视觉与绘画:注视的逻辑》(诺曼·布列逊)全面新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