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手上有块玉时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纯文字版本图书已发行达760多万册,创造了一本图书的销量神话。这背后,是数量庞大的读者群。从我收到的读者来信以及其他渠道反馈的信息来看,它几乎被所有年龄、所有文化层次、所有行业、所有地区的人接受。我知道最小的读者只有6岁——这绝不是宣传或炒作得来的成果,而是内容与理念的双重胜出,美的东西总是有力量的。
本书内容大部分取材于我和女儿的日常交流,我经常从一个母亲的角色进入问题,却始终以专业工作者的学识和态度来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一叶知秋,一个儿童就是一个小宇宙,包含着所有儿童的成长密码。本书采用案例写作的方式,坚持雅俗共赏的风格,每篇文章切入口很小,司空见惯,陈述的道理却比较大,但这种“大”往往是归于简洁,而不是繁复。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简化教育这件事,让所有的家长都能意识到,原来美好的教育是简单的,自己也可以成为教育专家。
在文字版前言中,我写了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年轻的父母也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另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
二者的区别,就是因为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有的世界,他的成长,取决于和他接触的、直接包围着他的“教育小环境”。家长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关键人物,是“小环境”的主要营造者——几乎每一种细节都蕴含着某种教育机缘。对细节的处理水平,区分出了家长手中握着的是锄头还是刻刀——它使孩子的世界与未来全然不同。
美国作家梭罗说过:多少人在读了一本书后,开始了他生活的新纪元!一本书,能解释我们的奇迹,又能启发新的奇迹,这本书就为我们而存在了。有人评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像哲学一样深刻,像工具书一样实用,像小说一样好看,我希望更多年轻的家长能读到它。
但当下有一个问题是,很多父母确实没有时间看书,尤其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轻父母们。他们经常是出门很早,一天满负荷工作,回家后又陪孩子玩,到孩子睡下后,自己也疲惫不堪了……如果有一本书,能让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既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又让父母从中学到育儿知识,在亲子相处的美好时光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那真是一个小小的“壮举”。而且,如果孩子读了这些图文并茂的故事,能从家长的角度理解教育,那对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图文版于是诞生了!
出版方将这本书定位为“教育读图本”,我觉得图文并茂最大的好处就是能用最简单、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传达故事和教育理念,而且教育绘本的模式,也能够让孩子和家长一起看,共同学习和感受教育与美。
教育的真正作用是完善自己。一个人没办法选择自己有什么样的父母,但可以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父母——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得正确。
感谢漫娱文化出版人小邪的创意,一年多以前他找我聊这个创意的时候,就说过一句自己的想法:“用教育绘本来表达好妈妈的故事,让妈妈和孩子都能一起读这本书。”感谢绘本画家吴瑶的精美绘画,她把这本书的妈妈和孩子画得非常生动可爱。
感谢漫娱文化与果麦文化所有编辑和营销人员们的努力,感谢所有为这本书的出版做出贡献的人!
希望这本书对家长们有用,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们。
谢谢大家,祝福大家!
——尹建莉
2016 年5 月1 日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