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不虚病不找:脾胃调理一本就够 收藏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3987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25-07-06 02:10:06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杨力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凝聚了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50多年的研究实践心得,将各种简单、安全、好用的脾胃保养经验,向读者朋友倾囊相授传授,全家人均可从中受益。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方法简单有效,本书将为您带来:

l 5个脾虚小信号:你的身体会说话,脾虚问题早发现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脾虚了呢?其实很简单。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稍微留心观察自己的身体,就能看出端倪。有5个脾虚的小信号:面色萎黄、手脚冰凉、口腔异味等,早发现早调理,将疾病扼制在萌芽状态。

l 23种养脾明星食材:发挥食物的滋补功效,吃出强健的脾胃

药补不如食补,食养是健脾的快捷方式,我们可以精选家门口超市和菜市场就能购买到的23种养脾食物,通过一日三餐,渐渐让脾变强大。

l 10个健脾特效穴位:按按捏捏百病消

按摩一些部位,也可以达到较好的健脾效果,这些部位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腹部、足部和背部,每个人都很方便操作。本书精选了10个特效健脾穴位,每天花2~3分钟的时间按按捏捏,脾胃就会变强健。

l 21个生活小妙招:每天动一动,脾胃强十倍

本书还特别为大家提供了21个日常生活中的小妙招,在日常工作、学习的间隙,稍微活动一下,既简单又省力,还能强健脾胃。

l 12种常见病调理方案:调理脾胃,见效更快

中医讲“百病归于脾”,疲劳、失眠、消化不良、肥胖、免疫力差……这些看似不相关的问题,其实都和脾密切相关。我们需要补脾、健脾、醒脾、消脾、升脾,把脾养壮了,各种病就都没了。本书中为大家提供了12种常见病的脾胃调理方案,脾好了,很多看似复杂的病,往往不治而愈。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杨力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邀专家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主讲《易经》《黄帝内经》40余年,行医50余年。近十年来,其数千场公益讲座深受国人喜 爱,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北京卫 视、湖南卫视、辽宁卫视等媒体进 行中医养生知识的科普宣传。

代表作:《五谷杂粮养生粥》《小食材大功效》《养生先养肾》《脾不虚病不找》《教你活到100岁》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脾胃是人体的气血之源,百病归于脾

想拥有好身体,首先要有好脾胃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写给全家人的脾胃养护宝典

畅销书《脾不虚,病不找》(10万册纪念版)

孩子养好脾,不积食、消化好

女人养好脾,身材好、颜值高

老人养好脾,消化好、享长寿

男人养好脾,肾不亏、精力棒


下载地址

序言

序 病从脾中来,养生先养 脾 脾乃五脏生化之源,气 血之源,故养五脏必先养脾 ,病从脾中来。 中国人自古就十分重视 中央之土,《易经》的“河 图洛书”即将五方正位的中 央之土视为万物生化之源。 《黄帝内经》也认为,脾土 位居五脏中央,主运化,是 后天之本,五脏之源,强调 “脾胃者,仓廪之官”,意思 是脾是人体的粮仓,这足见 脾的弥足珍贵。脾既是维持 生命的根本,但若失于调养 ,又会成为百病之源。所以 ,调养脾胃万般重要。 本书对脾胃的调养做了 全方位的阐释,旨在达到“ 脾为后天之本,脾调好了百 病不生;脾为五脏之源,脾 养好则气血充足,自然能健 康长寿”的目的。 愿此书能给广大人民带 来健康福音,祝广大读者朋 友健康长寿。 杨力

目录

第1章 脾是生命的根 脾好人不老
养“脾”不等于养“脾脏”
不做“黄脸婆”,养脾就是养气血
“喝凉水都长肉”是脾惹的祸
“怎么吃都不胖”是胃强脾弱
既怕冷又怕热就是脾虚
永远睡不醒是“脾乏”
脾胃虚寒让人口水横流
食欲缺乏是脾胃在“闹情绪”
第2章 养脾要养在点子上
掌握脾的五个特性
养脾就要守住脾的阴阳
春夏秋冬,养脾要因时而动
第3章 脾为后天之本 脾好了百病不生
脾是五脏六腑的“粮仓”
脾与胃:相互协调,亲如手足
脾与肾:先天、后天相互补养
脾与肝:肝脏“郁闷”,脾也受罪
脾与心:心为母、脾为子
脾与肺:脾的强弱决定肺的盛衰
五色食物养五脏
第4章 身体会说话 脾有问题早发现
唇舌是脾胃的“情报站”
面色萎黄,脾虚惹的祸
手掌冰凉、大鱼际凹陷,都是脾的问题
口腔异味是脾有湿浊的信号
大便出问题是脾功能受了损伤
第5章 脾伤百病生 脾好病不找
感冒:脾虚让人免疫力下降
失眠:忧思伤脾使人入睡困难
身上没劲:脾胃虚损
咳嗽、哮喘:脾为肺之母
下肢水肿:脾的水湿运化不利
肝病:治肝病要先养脾
高血压:肝脾互扰
血脂异常:脾胃失调惹的祸
糖尿病:脾虚失健
慢性胃炎:肝气郁结脾失健运
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功能失调导致
胃下垂:脾气虚而下陷
专题:脾胃不适,用对中成药
第6章 老中医推荐23种养脾的明星食材
滋补脾胃,吃什么有效
粳米:补脾养五脏的五谷之长
玉米:健脾利湿的“珍珠米”
小米:健脾和胃的“良药”
小麦:养心健脾的营养宝藏
薏米:除湿益脾的佳品
红枣:补气健脾的“维生素果”
山药:健脾固肾的山珍妙药
莲子:脾、肾、心三补合一
苹果:健脾和胃的“养生果”
山楂:消肉食的佳品
生姜:健脾胃、散风寒,冬病夏治
番茄:健脾化滞的长寿果蔬
桂圆:补心益脾的果中神品
莲藕:健脾益气的“滋补灵根”
南瓜:健脾养胃又补血
羊肉:冬季健脾补虚不可缺
牛肉:养脾益气的“肉中骄子”
鸡肉:健脾胃益五脏的“羽族之首”
鲫鱼:诸鱼属火,唯鲫鱼属土补脾
黄豆:健脾补虚的豆族之王
白扁豆:健脾祛湿的天然主食
豌豆:健脾补肾的豆族圣品
绿豆:解毒养脾的“济世之良谷”
专题:脾虚者需忌讳的食物
第7章 打通脾经 经络按摩手到病能除
隐白穴:快速止血治崩漏
大都穴:缓解胃痉挛,赶走抑郁
太白穴:理气运化的健脾要穴
公孙穴:消除胸腹部不适
三阴交穴:妇科病首选穴
漏谷穴:利水祛湿找此穴
地机穴:解痉镇痛,治痛经
阴陵泉穴:祛湿消炎,解小便不畅
血海穴:活血化瘀,通畅气血
大横穴:每天5分钟,减肥促消化
专题:足太阴脾经
第8章 养脾要从细节做起 生活中的养脾学问
脾胃喜动,但要运动有方
散步是最简单的养脾运动
踢毽子,边玩游戏边养脾
八段锦,调理脾胃臂单举
小腿集中脾胃经,闲时别忘动动脚
擦丹田:增强胃肠功能
扭腰:健胃防便秘
五禽熊戏,大补脾胃
“呼”字功:保卫中气不生邪
练太极,阴阳调和能利脾
搓搓耳朵,活血调脾胃
按压劳宫穴,刺激脾胃阳气
足底按摩,改善脾胃病
脾胃强壮操,去脾胃寒湿
三个小动作,健脾助消化
药浴泡脚,温升脾阳
以酒为浆,脾胃定遭罪
多捏脊背,改善脾胃虚弱
没事儿敲敲牙,养胃又健脾
练练内丹功,养脾气、强身体
养脾胃也要分“南北”
附录1 儿童养脾的按摩疗法
附录2 儿童养脾胃的热门食谱

短评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