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技术以大模型为核心。近年来,大模型的能力快速迭代,带来了更自然的文本生成、更高级的语义理解、更低的资源消耗、更广泛的应用领域。然而,在AI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仅仅依靠大模型的通用能力,往往难以满足复杂多样的业务场景需求。于是,AI Agent(简称Agent,智能体)正在成为推动AI技术走向实用化、价值化的关键力量。一些率先应用AI技术的企业,已经通过Agent将AI技术嵌入业务流程中,在营销策划、资料审核、文案生成、智能问答、客户服务、人才招聘等方面掀起效率革命。
2025年被业界认为是Agent元年。随着大模型推理能力及多模态能力的增强,Agent已经从简单的Chatbot(聊天机器人)发展为能够执行复杂任务的Workflow(工作流)。Agent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并从To C(消费者用户)场景逐渐向To B(企业级用户)场景发展。
Agent不仅能理解复杂指令,还能拆解和规划任务、调用工具、记忆上下文、执行复杂任务,最终形成完整的“感知—决策—执行”任务闭环。
那么,用什么工具开发Agent?开发Agent需要什么技能?非技术人员能不能学得会?如何寻找Agent的应用场景?如何让Agent消除真实业务的痛点?
针对以上疑问,为了让更多非IT技术背景的人能够快速掌握Agent的开发和使用能力,我们撰写了本书。本书的定位为零基础开发Agent的实操指南,以Dify作为开发Agent的工具。你不需要掌握编程知识,通过学习本书的内容,能够初步掌握用Dify开发 Agent的技巧和实操能力。
在出版本书之前,我们已经出版了《零基础开发AI Agent:手把手教你用扣子做智能体》,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如何用扣子(Coze)平台开发Agent,书中的案例侧重于To C场景,学习难度相对较低。与扣子相比,Dify的使用者以企业级用户为主。因此,本书的案例侧重于To B场景。通过学习本书的内容,你可以实现Agent开发从“好玩”到“好用”的跨越。当然,如果你在使用Dify之前,有学习和使用扣子等Agent开发平台的经验,那么学习本书的内容会更加轻松。
本书采用“方法总结—工具操作—项目实战”的结构循序渐进地展开介绍,共分为9章。
第1章简要介绍了Agent的概念与工作原理,总结了Agent在AI应用落地中的4大独特价值,并提出了在真实业务场景中应用的生产级Agent的概念与应用价值。
第2章梳理了国内外Agent开发平台的发展脉络,以及Dify的特点与优势,基于Dify在开发生产级Agnet方面的能力,从方法论层面总结了开发生产级Agent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第3章详细演示了如何在本地电脑及云服务器上部署Dify。私有化部署是Dify的重要优势。实际上,很多生产级Agent的开发与应用,对私有数据的安全性及保密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不想用云服务方式使用Dify的开发者,需要仔细阅读本章,按照操作指引就能完成Dify的部署。需要说明的是,本章有一定的代码操作难度,非IT技术开发者在阅读时可能有一定困难。如果你只需要用云服务方式使用Dify,那么可以跳过本章。
第4章和第5章全面介绍了Dify的各项功能及使用技巧,以案例化的形式展示了Dify的5种AI应用的特点,并借助10余个案例详细介绍了Dify的18个工作流节点的具体使用方法。建议你在使用Dify开发完整项目之前,认真学习这些内容,并参照本书中的案例进行练习,充分掌握Dify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方法,为后续学习复杂的项目案例奠定坚实基础。当然,在学习后续的项目案例时,如果对Dify的某个功能的理解有困难,也可以回顾这些内容定向学习。
第6章到第9章是项目案例,选取了发票识别与处理、长文档处理、本地知识问答、人才招聘这4个典型的业务场景,用6个典型的项目案例,手把手演示了从需求分析、运行流程、节点设计到运行效果的全链路Agent开发过程,并总结了每个案例的开发经验,为你提供了开发类似功能的Agent的思路。对这些案例的阅读原则上没有先后顺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任意案例开始学习。
我们从AI技术应用者的视角,以用户能看得懂的语言风格撰写本书,用通俗的文字解读复杂的技术概念,并在书中穿插大量实操案例进行演示,力求做到图文并茂。需要说明的是,Agent开发平台日新月异,你在阅读本书时可能会发现Dify的个别界面和功能与本书介绍的略有不同,你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判断,灵活运用书中的知识。
你可以将本书当作开发生产级Agent的入门书。本书介绍的Agent开发平台及案例以企业级的业务场景为主。
为了确保本书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我们在撰写过程中,寻求了技术专家的支持。来自中国移动研究院的智能体工程师解飞老师,为我们提供了Dify部署、部分案例中的Agent开发的技术支持。来自深信服的IT专家冯峰老师,为我们提供了硬件、安全及部分案例中的Agent开发的技术支持。感谢所有为本书付出辛勤努力的作者、编辑和其他工作人员。
感谢广大读者对本书的喜爱,希望本书能够帮助你系统、快速地学会开发Agent。欢迎各界人士与我们互动讨论,共同推动AI技术在真实业务场景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