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青少年,大众读者
1. 诺奖得主亲述,权威不失通俗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索维奇教授,以第一视角还原分子机器、光解水等重大发现的科研历程。拒绝艰深术语,用“地下室提取叶绿素实验”等生活化场景切入硬核科学。
2. 紧扣科学前沿,衔接课堂知识
覆盖中学生物化学核心考点,如光合作用、ATP循环、DNA复制机制、有机分子结构等,同步拓展诺奖级课题。
3. 真实科研方法,培养科学思维
通过实验失败的细节等亲身经历,展现“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迭代改进”的完整科研逻辑,解析科学家如何从偶然现象中捕捉重大发现,提出做科研所需要的品质和成功所需要的要素。
4. 科学兼具人文,打破认知边界
化学与拓扑交叉,展现博罗梅奥环的数学之美与艺术隐喻;在生物学中开启哲学思考,讨论光合作用中的“宇宙级精密协作”对生命本质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