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9816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25-05-11 03:10:01
  • 发布日期:2025-09-06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李娟
  • ISBN:9787536094352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本书为李娟“阿勒泰”系列代表作。全书分为两辑。第一辑记忆之中(2007-2009),记录了在喀吾图和阿克哈拉村细碎坚忍的生活画面;第二辑角落之中(2002-2006),原生态书写了李娟和母亲及高龄的外婆随牧民迁徙、流动的日常。

作者简介

李娟:1979年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成长时期辗转于四川新疆两地,有过一段阿勒泰牧场上的生活经历。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记一忘三二》等,长篇散文《冬牧场》、《羊道》三部曲、《遥远的向日葵地》,诗集《火车快开》。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反响。曾获“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上海文学奖”“天山文艺奖”“朱自清散文奖”等。

其中,《遥远的向日葵地》荣获:2017年度“中国好书”奖,2018第七届“鲁迅文学奖”,2019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等国家大奖及2019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并有英文版、韩文版、阿拉伯文版、繁体版面世,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反响。


下载地址

序言

挑选在这里的文字,其内容全都与我在阿勒泰的乡居生活有关。我小时在新疆最北端的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一个以哈萨克为主要人口的小县城——度过一大段童年。在我的少女时期,我又随着家庭辗转在阿尔泰深山中,与游牧的哈萨克牧人为邻,生活了好几年。后来我离开家,外出打工,继而在阿勒泰市工作了五年。但妈妈仍然在牧区经营她那点小生意。于是我始终没有离开那个家的牵绊,我的文字也始终纠缠在那样的生活之中。怎么写都意犹未尽,欲罢不能。

而此刻,我仍生活在偏远寂静的阿克哈拉村,四面茫茫荒野,天地洁白——阴天里,世界的白是纯然深厚的白:晴天,则成了泛着荧荧蓝光的白。这几天,温度一直降到了零下四十多度,大雪堵住了窗户,房间阴暗。家中只有我一人。天晴无风的日子里,我花了整整半天时间,在重重雪堆中奋力挖开一条通道,从家门通向院门。再接着从院门继续往外挖。然而挖了两三米就没力气了。于是在冬天最冷的漫长日子里,没有一行脚印能通向我的家。

在大雪围拥的安静中,我一遍又一遍翻看这些年的文字,感到非常温暖——我正是这样慢慢地写啊写啊,才成为此刻的自己的。

按时间顺序,我将这些文字安排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我近两年零碎记录的生活片断,大都作为博客贴在网上。但经验是,信笔为之的文字往往比郑重地写出的更真诚,并且更可靠。便收录进来。

第二部分与我的另一部书稿《阿勒泰角落》应该是一体的。它们同一时期写成,贯穿着同样的背景与情感。

第三部分是我多年前的一本旧书《九篇雪》里的部分内容。有出版社要再版《九篇雪》,我左思右想,实在不敢。那些小时候的文字,自以为是,轻率矫情。但老实说,其中也不乏天真可亲的片断,令现在的自己都羡慕不已。于是摘录了一部分放在这里。

——便合成了这样一个集子。说起来有些七零八落,却完整地展示了这些年来自己的写作成长历程。对于个人,这是一场整理和盘点;对于阅读者,愿你能通过我的眼睛和情感,体会到遥远的阿勒泰角落里的一些寂静、固执的美好。愿能为你带来快乐。

2010年1月


三版序

这是这本书出版的第七年。

在这本书后,我又创作了几部长篇非虚构作品。再回过头看看这部同样是非虚构的短篇集,觉得相比之下,文字的精致与精心,倒更像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这个新的版本最大的调整就是去掉了之前版本的第三部分。因为以前不打算再出版我的处女作《九篇雪》,便将其一部分内容编入此书,即第三部分。可后来出于各种考虑,《九篇雪》还是再版了,于是,这两本书便有部分重复。在我的要求下,新版的《我的阿勒泰》终于去掉了重复部分。从此,我出版的十一本书再无任何重复内容。总算是舒一口气。

2018年5月

四版自序

这本书出版十一年了。

每次再版,重读这些文字都有新的发现。这一次发现了年轻的自己暗搓搓掩饰的东西。还在四五年前,我都不觉得我掩饰过什么。我坦然于自己记录的真实经历与真实情感,却没意识到记录时的选择与回避。

这些文字(除了工作后那些篇章)所描述的自己是十八岁到二十出头的年纪。那时的“她”生活在乡间山野,总与周遭现实格格不入。周围人们都觉得这个女孩看上去和和气气,却怪异又孤僻。“她”从不串门子,从不主动结交朋友。闲下来总是独自一人深入远远的田野间河水边散步。她没法融入当地年轻人的圈子,也不能接受像他们那样经营人生。但“她”从来不曾否定他们。反而总是羡慕他们……写这些文字的我,额外珍惜“她”与他们为数不多的交集:与河边洗马的少年的相处,和巴哈提小儿子的“恩怨”,偶遇的赛马小冠军,乡村舞会上的漂亮年轻人,还有热情的姑娘古贝,邻居比加玛丽……我看似随意地,没完没了地铺陈各种记忆里的细节:亲密的,自由的,关于友谊的,关于爱情的……竟然有这么多。

实际上只有这么多。那段记忆里最美好最闪光的时刻全在这里了。

真实也能遮蔽真实。密集铺陈真实却营造出假象。于是,人们可能以为那就是我的常态吧。

——我曾经多么渴望自己真的就是那样一个姑娘啊。任性,光明,从容,欢乐。

我写下的故事曾让无数读者向往。其实最最向往的是我自己。

二十年过去了,我性格方面没什么变化,只是早就不再为“不合群”什么的所困扰。说不上是成长还是倒退。但是重读这些文字,看到年轻时候的自己站在那里迎接一切的样子:眼前人生太开阔,太令人迷醉,未来太耀眼,对爱情对生活的本能的热情太激烈……那样的我怎能接受自己的软弱与无能?于是强作自信,于是勉力抗衡,苦苦扯拽站在这些文字反面的自己……算了,她是对的。我看穿了她,又深感此刻的尴尬与警惕。可又想到,下一个二十年,说不定此刻的自己也会被否定、被体谅。于是又渴望着未来。

感谢十一年来的所有读者以及未来的读者们。

李 娟

2021年6月21日


目录

自 序

三版序

四版自序

第一辑 记忆之中(2007-2009)

我所能带给你的事物

属于我的马

“小鸟”牌香烟

打电话

摩托车穿过春天的荒野

通往滴水泉的路

过年三记

想起外婆吐舌头的样子

蝗灾

我们这里的澡堂

我家过去年代的一只猫

第二辑 角落之中(2002-2006)

汉族孩子们

巴哈提家的小儿子

河边空旷的土地

喀吾图的永远之处

要是在喀吾图生病了的话……

乡村舞会

坐班车到桥头去

弹唱会上

古贝

在荒野中睡觉

我们的家

通往一家人去的路

木耳


短评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