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为解伤寒—《大医至简》心法解析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4966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25-05-07 07:10:06
  • 发布日期:2025-09-07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程永民
  • ISBN:9787559140906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顺势而为解伤寒——《大医至简》心法解析一书在绪论部分讲述了《伤寒论》的传承,介绍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划分及各经的代表方,以及如何进行问诊、望闻问切的具体操作方法、辨证的顺序和步骤。在正文部分,对伤寒论所有条文中的方证进行了阴阳、寒热、虚实、表里的分析,抓大局,指出辨证要点,便于初学者轻松进入伤寒学习的门径,执业的中医师在学习后也可以提高临床辨证能力,提高治疗有效率,增加治愈率,更好地为病人解除疾病之苦。

作者简介

程永民,男,1975年生,祖籍河北,现定居重庆,任职于重庆玄珠中医诊所。确有专长中医师,研究伤寒多年。此前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因父亲生病去世开始发奋学习中医,注释《伤寒论》《金匮要略》全部条文,并在临床中不断实践,得以窥见进入伤寒的门径。

下载地址

序言

自序

我大学期间学的不是中医专业,后面学中医是因缘所致。2015年父亲生病住院,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和肾内科主任都是我的高中同学,但是他们也没有好的治疗办法。父亲一年之内住院七次,最后不幸去世。这件事之后我时常在家人生病时有些担忧,机缘巧合之下开始学习中医,每天晚上看中医书一小时,读的时候高兴得心花怒放,没想到从小到大见到过的疾病,中医都有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果我早几年学中医,父亲是不是还可以活在世上?

既然中医这么好,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医,于是我建了一个微信群,把亲戚、朋友、同事都拉了进来,参考几本《伤寒论》的注解给大家讲解。但每次讲解都是虎头蛇尾,最后不了了之。后来我进诊所学习一段时间后,感觉一下就通了,现在我可以给家人亲戚的病辨证开方了,而且这些方子都有一定的疗效。

有一年我想逼自己一下,试着注释《伤寒论》。《伤寒论》一共有398个条文,每天注释5个条文,一百天就可以完成。那段时间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注释条文,参考《大医至简》《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伤寒发微》《刘渡舟伤寒论讲稿》等书。注释条文的过程有时很困难,几个条文要注释到中午才完成。虽然是块硬骨头,但我最终还是啃下来了。

我在注解《伤寒论》条文注解到了一半多的时候,突然豁然贯通,明白里面讲的是什么了。这时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开始组织人员抄写《伤寒论》条文,每天抄写10~13条。在抄写条文的一个月里,我每天给大家打气,讲其他人是如何学伤寒的以及如何把医术练出来的。做了一个月的思想工作,大家抄写完《伤寒论》条文后,我开始给大家讲解条文。本书就是当时的讲解内容经整理后形成的文字。又过了一个月,等大家有点基础了,开始让大家练习做医案。大家完成医案后,我会对每个人的辨证进行点评,哪些点做对了,哪些地方有问题,需要在哪些地方继续用功。大家都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

我原本计划用八到十年的时间来学中医,如果我半路出家都能学好中医,那其他人也一定能学会。如果大家都来学中医,或许可以免受疾病的困扰。没想到几年时间学习下来,自己竟然在中医理法上通了,也能辨证开方了,非常感谢《大医至简——刘希彦解读伤寒论》一书作者刘希彦老师的教导和鼓励。

学伤寒,方法、方向选对了,至少可以节省五到八年的时间。有人皓首穷经,却因为没有选对方向,多年学习不得其门而入,临证疗效乏善可陈。但学伤寒如果有过来人指导,几天就可以入门,一年下来就有眉目了,三年小成,大道至简!正如胡希恕胡老所言:“三年期满,皆可行道救人。”

如果本书能为中医初学者学习伤寒时提供一点帮助,我会感到非常荣幸和欣慰。愿中医能走进千家万户,天下无疾!

程永民

2025年2月


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