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
若埃尔·法尔热
人生中确实有一些快乐时刻。大约一年前,戈达尔交给我们一些他在蒙特利尔的演讲录音带,并表示希望以此录音带的内容出一本书,这就是令人快乐的时刻。戈达尔在这些长达十几个小时的录音带中,向我们娓娓道出他难以把握、满是疑问的内心世界。
这些录音带先由利内·格吕耶忠实地记录下来,我们在此特别感谢他所投入的专注与耐心。
这是对文本的第一次审阅。之后,我们再依据戈达尔的演讲时间顺序,将这份手稿“剪辑”成一段段航程。
每场演讲都间隔数周之久,有些内容显得重复且累赘,有些主题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关联,这对戈达尔来说皆属正常现象。我们删除的部分很少,除了一些与学生、课程、时间分配有关的琐碎信息,以及听不清楚的部分,我们几乎保留了全部内容。
我们竭尽所能,希望能够贴切地记录下戈达尔那种平实、简明却又近乎突兀逼人的讲话风格。
当然,我们也删除了一些太过口语化的部分,但我们尽可能保留了某些重复句子,因为我们觉得这些重复句子并非单纯的重述,而是强调,具有加强的效果,戈达尔在其一段又一段的航程中告诉我们他所关心的种种基本问题。
同时,我们也照录了一些“不规则语法”,因为这些不纯正的语法正是戈达尔思维的一部分,是他先扭曲再创造的功力的特殊表现方式。
简而言之,我们铆足全力就是希望将戈达尔在录音带中强而有力的有声书写风格,借本书传达出来;并将听入耳里的谈话录音,包括他的词穷处、重复语句、兜圈子的地方,乃至离题、犹豫和质疑之处,尽皆忠实地重现于纸上。
我们删除听众所提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第一,有些提出问题的听众坐得太远,他们的声音听不清楚;第二,戈达尔有时会在他的回答部分重述刚刚的问题;第三,戈达尔在这本书中已经提出了一箩筐的问题,若再加上学生提出的问题,恐怕会太多了。套用一句计算机的流行用语,这样可能会制造太多的噪声,那么我们所能领会的只怕就更少了。
我们认为,删除那些人提出的问题应该可以造成一种不错的转移。也就是说,某一段的说法或许是对一位加拿大听众所提问题的答复,而本书的读者不妨就这段话来揣摩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的答案。
书中的照片皆由戈达尔本人亲自挑选,只是依照本书的需要重新做过处理,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剪辑”既无字幕又无解说,在他一段又一段的航程之后,仿佛形成一部绵延不尽而又值得一再重制的长片。
前言二
让-吕克·戈达尔
1978 年秋,蒙特利尔电影艺术学院主任塞尔日·洛塞克建议我继续完成亨利·朗格卢瓦——他于一年前受洛塞克邀请来学院授课——未完成的工作。
我就建议洛塞克,与其按照现在大学课堂里的惯常做法授课,不如将其当作一笔生意,一次商业合作,按照剧本拍摄名为《影视的真实历史入门》的系列电影。由于这是一部由声音和影像,而非文字所组成的记录,故名“真实”。尤其是,我早先与亨利·朗格卢瓦合作过这一项目。
这部电影剧本被分为十个章节(十段航程),每个章节的预算是一万加元,由蒙特利尔电影艺术学院和我旗下的声影公司共同分摊。我们每个月看两部我的作品,我在每次的观影过程中会加入一点我个人的亲身经历,而每次电影放映后都会增加一些记忆之外的新东西。当然,这全拜每天上午回顾的影片片段所赐。对我而言,这些影片或多或少影响了我当时的作品。每次看完电影后,我会当场向三四个加拿大的朋友发表全面的评论,他们也常常和我一起在这段历史中迷失。
谁料此计划进行了一半突告中止,先是洛塞克有了财务困难,交给声影公司一些空头支票,之后就彻底没了下文。尽管如此,他能有这番创新的胆识已属难能可贵,况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