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她们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下载次数:1581
  • 书籍类型:Epub+Txt+pdf+mobi
  • 创建日期:2025-04-28 07:10:06
  • 发布日期:2025-09-07
  • 连载状态:全集
  • 书籍作者:洛塔·博里·斯科格隆
  • ISBN:9787522208183
  • 运行环境:pc/安卓/iPhone/iPad/Kindle/平板

内容简介

ADHD女性往往不被人们关注,她们的症状经常容易被社会忽视或合理化,人们也不愿意了解男性框架以外的ADHD女性。
本书展现了ADHD女性相关领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并结合未成年女孩和成年女性的真实生活体验,为我们描绘了她们不懈奋斗与突破自我的经历。作者将自己多年的ADHD治疗和评估经验,与她接诊的女性所提供的强有力的证词相结合,探讨了激素变化、情绪调节、执行功能、亲密关系、家庭生活、工作和治疗等问题。书中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建议、策略和见解,旨在帮助ADHD女性获得她们所需要的自我理解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作者简介

洛塔·博里·斯科格隆(LottaBorgSkoglund),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临床神经科学博士,现任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女性与儿童健康系副教授、乌普萨拉大学医院成瘾与精神医学科高级主治医师。斯科格隆博士专注于精神医学、成瘾与家庭医学领域,研究重点包括ADHD及其共病现象、ADHD的性别差异,以及激素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拥有超过25年的ADHD临床治疗经验。她还创立了SMARTpsykiatri和Letterlife等组织,为ADHD人士及其家庭提供支持和服务。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具有深刻意义的书。一直以来,ADHD女性常被忽视,症状易被合理化,人们也缺乏对她们的了解。本书展现了该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结合真实生活体验,为读者描绘ADHD女性奋斗与突破自我的经历。 书中探讨了激素变化、情绪调节、家庭生活、职场等多方面问题,提供了大量宝贵建议和策略,帮助ADHD女性实现自我理解与潜力发挥。作者以自身经历为例,让我们看到确诊与治疗带来的积极转变,从自我否定到接纳自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本书超越传统诊断标准,聚焦ADHD女性关键问题,让被忽视的她们感受到被看见。多位专业人士强烈推荐,无论是ADHD女性本人,还是想要了解她们的人,都能从书中找到答案和启示,值得一读。

下载地址

序言

一直以来,我都很清楚 一件事,那就是我和其他人 不一样。但我始终相信别人 告诉我的话——我自以为自 己拥有与众不同的经历、问 题和情感体验,而这不过是 我的臆想。 我不断地尝试,然后放 弃,这样的事情周而复始。 我总是觉得只要自己足够努 力,就能实现目标。别人都 能把一切安排得很好啊!我 就搞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这么 蠢、这么懒。我怎么就不能 把事情做得干净利落呢?我 怎么就不能从过去的失败中 吸取教训呢?其实,我并不 懒惰,我不知道还有谁会像 我一样如此努力拼搏。 直到我被确诊有ADHD, 接受了正确的治疗之后,我 才明白普通人可以感到疲惫 ,却不觉得悲伤;也可以感 到悲伤,却不觉得饥饿。有 的时候,对我而言,无聊才 是一种绝对安全的感觉。 现在,我知道我并不愚 蠢,也不懒惰,并非一无是 处。我的诊断让我对自己产 生了深沉且真诚的爱,同时 也使我怀有极大的谦卑感。 我不仅可以更好地照顾自己 ,还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妈 妈、更好的朋友、更好的伙 伴、更好的同事。 这其实还挺奇怪的。你 对自己关照得越多,做其他 事情的精力也就越多。这并 不意味着所有阴霾都烟消云 散了,也不是说确诊了以后 我就是一个全新的人。我还 是原来那个洛塔,我依然没 有办法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情 绪,仍旧对自己没有什么信 心,并且还是很容易感到压 力和焦虑。与之前不同的是 ,我不再畏惧自己身上存在 的问题,也不再替自己感到 羞耻。 我知道这些都是过去的 风暴,我一直在鼓起勇气奋 力前行。纵有狂风暴雨,我 依然能稳坐船头,岿然不动 ——待到风平浪静之时,我 再荡起双桨,扬帆远航。但 是,如果你能明白自己的身 体是如何运转的,你就能更 好地掌控自己,也能更轻松 地完成手头的工作。这其实 是一个生物学问题,而不是 关于个人选择的问题。我的 ADHD诊断创造了一个四赢 的局面——不仅是对我而言 ,也是对我的家人而言;不 仅是对我的同事而言,还是 对整个社会而言。现在,我 可以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我能把自己照顾得更好, 并且能够充实、健康且有尊 严地生活。 洛塔于48岁时

目录

引言 奋力攀登,却跌落谷底
第1章 背景
第2章 ADHD与脑
第3章 激素
第4章 消失的女孩
第5章 情绪
第6章 共病——生活并不公平
第7章 与ADHD共存
第8章 家庭生活与亲密关系
第9章 职场中的ADHD
第10章 表现与功能
第11章 岁月如流——那些有ADHD的老人
第12章 个人干预与专业治疗
结语
致谢
推荐阅读

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