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费尔普斯,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就业与增长理论奠基人,被誉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缔造者”和“影响经济学进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创始院长,于2014年获“中国政府友谊奖”,2018年获“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称号。著有《大繁荣》《活力》《增长的逻辑》等书。
埃德蒙·费尔普斯作为当代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为经济学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1961年,发表著名论文《资本积累的黄金律》,这是他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之一。
·1967—1969年,引入工资制定者预期的概念,建立“自然失业率”理论,修正“菲利普斯曲线”;出版《通货膨胀政策与失业理论》,奠定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20世纪70年代,担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提出“统计歧视”这一新概念,发展了罗尔斯“经济正义理论”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撰写关于经济学知识的入门教科书《政治经济学》。
·20世纪90年代,创立了一种新的非货币就业理论,提出了结构主义观点。
·2006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何志毅,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国国民经济管理学会会长,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常务)、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理事长兼执行院长、《北大商业评论》创始人兼执行主编等。 张占武,正高级经济师,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精益生产与智造管理课程班专家组专家,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现任富联裕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对于产业研究、企业运营管理变革和人因工程、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应用方面拥有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