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本系统且深入解析我国交易所的交易制度和交易规则的书籍。交易所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金融市场,交易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交易所不仅提供交易执行场所,而且交易所中央限价指令簿的价格发现功能是金融体系得以运行的重要基础。交易所是交易服务的提供者,还是交易规则的制定者和交易行为的监督者,这种身份上的多重性导致交易所需要权衡多方利益,一方面交易所希望提高市场运行的效率,因此需要尽量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鼓励投资者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另一方面交易所也要保证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防止部分投资者扭曲市场价格以及过度消耗市场流动性。这两类需求贯穿了交易所设计交易制度和市场结构的全过程。金融市场监管者充分理解交易所身份的多重性,有助于防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推动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金融市场投资者深入了解交易所的交易制度和规则,有助于完善其投资策略,降低投资操作行为失误。
多年来我都在一家交易所从事产品和业务设计工作,在和金融从业者及投资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刚开始接触我国金融市场的从业者和投资者,找不到系统介绍我国金融市场结构、交易方式和交易指令类型等基础内容的书籍,境外教材和境内实践存在一定差异。而一些投资者,即使是资深投资者对于“交易所如何设计撮合算法?”“为何不同交易所的结算价计算方法不同?”“如何计算合约挂盘基准价?”等业务细节问题虽然十分感兴趣,却没有渠道去了解其中的原理。为此,我撰写了《交易所交易制度和规则深度解析》一书。
本书围绕境内交易所的各项交易制度和规则展开,包括境内交易所如何组织交易、交易指令、撮合算法以及境内市场参与者等内容,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介绍境内交易所行业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投资者通过本章可以了解境内证券交易和衍生品交易的业务链条。第二章介绍交易方式,帮助投资者区分指令驱动交易方式和报价驱动交易方式,分析不同交易方式对交易公平性和交易成本的影响。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交易指令,重点介绍境内主流的交易指令和指令撮合算法,同时也介绍境外交易所使用但境内交易所使用比例较低的交易指令和撮合算法,比如停止指令和触价指令,分析为何一些境内交易所不支持这些指令。第四章介绍结算价和挂盘基准价的确定机制,解释交易所如何计算这些市场基准价格,以及交易所如何保证这些基准价格的市场代表性和抗操纵性。第五章介绍交易时间,读者可以了解到交易所确定交易时间时的考虑因素,以及我国金融市场实现24小时连续交易的可能性。第六章介绍金融市场的各类参与者,包括监管者、投机者、套利者和套保者,还介绍了金融市场一类重要的流动性提供者——做市商。第七章介绍高频交易者这类对当前金融市场有重大影响的投资者类型,本章在介绍高频交易特点的同时讨论了和高频交易有关的热点问题,包括高频交易是否造成了股市闪崩,高频交易是提供流动性还是消耗流动性,以及交易所如何识别和监管高频交易。第八章是关于市场操纵行为,包括介绍中国境内法律法规禁止的市场操纵行为,重点介绍交易所如何识别潜在的市场操纵行为。第九章的内容是交易所信息披露,包括交易所信息披露的内容,信息披露和市场透明度的关系,信息披露的频率怎样影响市场质量和投资者,还讨论了市场是否越透明就越好。
本书是一部致力于让交易所的交易制度和规则进入大众视野、深入浅出地展现交易所交易制度和规则精髓的著作。旨在带领读者读懂交易制度和规则,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交易所交易制度的核心要义,并运用其核心要义去制定交易策略,去指导投资实践。
本书介绍的大部分交易方式和交易指令对各类金融产品都适用。对于刚刚入门的零基础投资者可以通过本书了解我国金融市场结构、主要交易所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参与者类型、常见交易方式、交易指令类型等基础知识。对于进阶水平的投资者,本书可以加深其对交易所交易制度和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理解,理解市场结构有助于其选择交易策略。
最后,我想特别感谢新华出版社的副社长黄春峰先生和图文编辑室沈文娟女士。他们为本书的“问世”付出了辛勤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