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明暗之间,正义之名
——孙悦《回家:14年又57天》作者
第一次正式见到上官正义,是2022年夏天,在他所帮扶的广西山村。
山路七弯八绕,信号丢失,导航也失灵,他却对复杂的地形异常熟悉。村子里少见青壮年,许多留守的老人、孩子都认识他,拉住他就舍不得放手。他亲近人,也亲近山,绿油油的稻田、小路两侧繁盛的树木,都让他愉快。他兴致勃勃地向我们展示他拍摄的一张张风景照,献宝似的。我感受到,他的心灵与土地有着深切的联系。这一点对我来说有些奇特,因为我父亲也在田间地头长大,却似乎并不享受乡村风光,而是向往大城市的灯火与文明。
他戴着口罩,衣着朴素,脚步坚实有力,相处起来却远不是许多人想象中的某种苦大仇深的英雄模样——他更像“仔仔”,一个幽默、机灵而友善的年轻人,散发着我所羡慕的“社牛”气息。他的自来熟并不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不会让人感到被刻意接近,或许是因为在风趣的表象之下,他无意中流露出一种不设防的真诚。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是寻亲的父母、离家的孩子,还是平平无奇之辈,抑或穷凶恶极之徒,他都尊重你。他让你感到他能够理解你,并且会站在你这边。这或许微不足道,但令我印象深刻,我想这也是“潜伏”所需要的重要能力。在书中,每每他对“坏人”流露出同情和不忍,都让我觉得这是一种真正的慷慨。
我喜欢他的谦卑。一个人做了众人称赞的事,被称为“英雄”,一开始或许感到怪异,感到难为情,久而久之,也可能变得飘飘然,不再能够确认自我的位置,但他对自己的所想所为始终保持清醒和谦卑。他似乎会困惑:为什么要因为我选择做一个好人就如此抬高我?难道我们不是理应如此吗?虽然他比我年长许多,饱经世故,但在这一点上,我总觉得他是个像孩子一样的人,保留着天然的、无私的、真切的善意,并且不以为意——只有孩子如此,可孩子只是还未见过黑暗。这是他所具备的非常罕有的特质,也因为这样的特质,他不会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英雄”。
这太好了,“英雄”这个词过于脸谱化,往往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戴面具的雕塑。一张巨大的面具当然是负担,越是诚实的人,越警惕面具。
所以,亲爱的读者,我们在想象上官正义的时候,不必想象一座不苟言笑的伟大雕塑,那就太没意思了。你看,他就在我们身边,是鲜活的、闪烁的、可爱的、嘻嘻哈哈的、不忍的、流泪的……说到底,人永远比雕塑更值得仰慕,更值得喜爱,不是吗?
以上是我个人对作者粗浅的、主观的看法,斗胆倾吐。接下来还是说说这本书吧。
在这本书还早未谈及出版之时,我有幸读过初稿。朴素、克制的叙述读来惊心动魄,我怕自己读得快了,错过什么细节;又嫌自己读得慢了,未能见证故事中各色人物的结局。读了大半才想到,结局是小说才有的,人生没有结局。寻子父亲、未婚妈妈、盲女小青……他们只是短暂路过书页,现实中,他们依然在路上。我不忍想象,因为他们与我同样微末挣扎,真实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阅读一本书,会影响我们对世界的感受和看法,从而影响我们可能做出的选择,进而影响我们的生命。这一点我感受颇深。往往并不是那种高深的、富有文学性和写作技巧的书,而是那些流淌着真情的经历和感悟,会让你陷入沉思,有所触动。
《潜行》就是这样。
除此之外,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共同学习的知识,包括防拐、防诈骗意识,以及具有启发性的教育观念。我个人最不忍卒读的一种新闻,或者说题材,就是“少年犯罪”。还处在天真烂漫的年纪,会去残忍地伤害、强暴和谋杀他人,这样的事确有发生。《中国在梁庄》中写到的奸杀八十二岁老太的“王家少年”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你当然可以说他是恶魔,可他同时也是个缺爱的孩子,这两种身份重合,叫人无从愤怒、无从呐喊。“没有人性的孩子”本身就是一桩社会性的悲剧。这类悲剧最常发生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也因此,读到上官正义对留守孩子的种种关怀、苦口婆心,我难言心中感动。
今天,物质的繁荣、科技的发展、法制的进步,还无法让全人类幸福。许多病灶难以根治,人性之恶也难以消灭。只要还有一个孩子被贩卖,在乞讨,不能受到教育,被迫离开父母,走投无路、铤而走险,被强暴、侮辱,身体或心灵被损毁,这人间就依然有黑暗存在。只要还有黑暗,潜行者就被需要,《潜行》就被需要。
因为我们不是野兽,更不是牲畜,而是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的人类同胞,血管里流淌着同样的血液,眼睛里倒映着彼此的面孔。所以永远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也为你而鸣。如果你也这样认为,你在这个世界上就永远不会是孤独的、无助的。
能为这本书写序,我感到很荣幸。这些故事能够被记录下来,被许多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安慰。在这个正义感已经变得有些幼稚可笑的时代,在这个连扶起路边摔倒的老人都需要三思的时代,如果没有这样的人、这样的故事,我们会变得多么茫然、怯懦。这种茫然,同样会滋生黑暗,滋生我们对彼此的憎恶。
如今,当我们面对人心的幽暗纠缠,面对命运的摧枯拉朽,面对贫困,面对愚昧,面对暴力,面对黑与白之间错综微妙的灰,我们手握这些故事,一定还能抓住一点点勇气,支撑我们选择与正义站在一起。即使这场斗争不能驱灭所有黑夜,也至少能为我们确认方向。
孙悦
2023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