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当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老师提议我写这本书时,我心里是抗拒的。撰写一本全新的,从古文明到20世纪初的西方艺术通史,其难度,不亚于平地起高楼。
但好友、编剧蓟城君的一席话打动了我。她说这是一个机会,可以让我以自己的方式,把西方艺术史的趣味与妙处介绍给新一代读者,让他们可以在汲取新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直以来我所感受到的乐趣。而“乐趣”正是我学艺术史、写艺术史的所有初衷。
艺术史让我快乐,探索过往的岁月让我沉迷。我希望我的读者们能与我一起沉浸其中。因此“乐趣”二字也就成了我的作品一直以来的主题。但这本书与我前三本书不同的是,它还要在“有趣”的同时兼具“教育”意义。《八卦艺术史》可以按照“瓦萨里式”古法写文,但一本要囊括上下两千年的西方艺术史,就一定要用“Survey”法来写才行。所以,如何在保证趣味性的基础上,全面且系统化地把艺术史知识阐释出来,是这本书不同于我过往作品的独有的挑战。
以“时代”划分历史阶段是必需的。可若只按照传统叙述方式,把艺术史上所有的承前启后都杂糅在一起,照本宣科,读起来不免会对读者造成困扰,且实在是有些乏味枯燥。于是我最终决定,把各个知识块拆分开来,进一步“分解”艺术史。
事实上,只要拆分开,这世上再复杂的东西都是简单的。
所谓“艺术史”,归根结底也和其他种类的历史一样,无非是由“人”与“事”组成的。这本书的构架也以这两项为基础,分为四个类别:时代简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艺术家与艺术成就。这四块内容搞明白了,艺术史也就明白了。
我没预料到的是,最困难的不是建立这个框架,而是在框架建立好后,往当中填什么。艺术史上有太多的艺术家,每一位都有其闪光点,每一位我都想放进书中。如果取决于我的个人喜好,此书应当会厚成《辞海》。可惜成书就是要有所取舍,这本书终是要以实现最大教育意义为优先目标。
是以,最后被选入书中的都是在西方艺术史上无可回避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不仅是各个代表风格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同时也具有很鲜明的时代意义。那些艺术史上著名的“One-off”艺术家们,如小荷尔拜因、委拉斯开兹、格列柯等等,哪怕风格十分独特,却也因为没有形成流派,被我忍痛割爱在了此次的名单之外。
从小时候妈妈讲过的第一幅画里的故事开始,到课堂上教授对历史八卦的侃侃而谈,到我在欧洲各宅邸、机构所鉴赏过的古画奇珍,再到我教过的那些课、策过的那些展、写过的那些书,艺术史带给我的快乐早已不可计量。我希望能把这份快乐一直传递下去,也希望你们在读这本书时能享受到艺术史之妙趣。
遗憾的是还有好多故事没有写,好多喜悦与悲苦没来得及说。时间太过漫长,人类艺术又是如此的多姿多彩。也许以后有机会出第二本的话,可以把这回未能录入的艺术家们的故事接着讲出来。
只是此事得看天时、地利、人和。缘分这事,谁说了都不算。
祺四
壬寅年冬月写于西温
tpg0 2023-09-26 04:14:19
当谈论西方艺术史时,我们涉及了两千年的悠久历史,这个历史中充满了令人着迷的艺术品、文化变革和伟大的艺术家。本文将探讨西方艺术史的一些重要时刻和代表性作品,以展示这段历史的丰富多彩。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西方艺术史的起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古希腊的雕塑家如米克诺斯、菲迪亚斯和普拉克希特利斯创作了伟大的大理石雕塑,如《米洛的维纳斯》和《亚历山大大帝像》。古罗马则以建筑和壁画而闻名,最著名的例子包括古罗马竞技场和庞贝古城的遗址。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巅峰时期。艺术家们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在绘画和雕塑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至今仍然备受赞誉。 **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的艺术以壮观和情感丰富而著称。巴洛克雕塑家贝尔尼尼的作品《圣特蕾莎的极乐净土》展现了无与伦比的表现力。同时,巴洛克绘画家如卡拉瓦乔和伦勃朗也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印象派和现代艺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方艺术迎来了印象派和现代艺术的革命。印象派艺术家如莫奈和梵高通过捕捉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来挑战传统绘画的规则。现代艺术家如毕加索和达利则推动了抽象艺术和超现实主义的发展,将艺术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领域。 **当代艺术**:西方艺术史一直在不断演变。当代艺术家们通过各种媒介和风格表达他们的创意,从抽象表现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再到新媒体艺术。艺术已经不再受传统定义的约束,而是展现出了更大的多样性和自由度。 总的来说,西方艺术史两千年的历程充满了创新、变革和独特的艺术成就。这段历史见证了艺术的不断演变,从古希腊的古典之美到现代艺术的多样性,每一个时期都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激励着后代艺术家不断前行,创造出新的艺术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