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未来电影的新开端
1
1895 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公映,开启了电影艺术在整个 20 世纪的辉煌。第一部电影时长:50 秒。
2011 年,美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在电影《雨果》开篇拍摄了一个向《火车进站》致敬的长镜头,为了这个 50 秒,他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动用了 1000 台计算机进行后期合成。
50 秒,我们看到了电影跨越百年的长足发展与巨大飞跃。
回想一下:
谁能在电影诞生之初,就预想到电影的今天?
以此类推:
面对诞生之初的短视频,今天的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去迎接和创造它的未来?
2019 年伊始,平均时长只有几十秒的短视频从中国流行至全球。抖音、快手、B 站、小红书、视频号、西瓜视频……短视频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成为短视频的观看者、传播者、创作者。
今天的短视频,创作质量就像诞生之初的电影,青涩稚嫩、无拘无束,同时蕴含无穷的活力。以电影百年的发展历史为鉴,我相信:未来的短视频,一定会通过创作者、传播者、研究者、观看者、管理者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走上良性、有序、优质的发展轨道。
今天的短视频,也像一位朝气蓬勃、创意无限的愣头青,令饱经风霜、久经沙场的电影老大哥,也不得不低下头来,虚心向短视频求教,学习新媒体该怎样讲故事。一部短视频以几十秒的时长,就能获得超越某些上百分钟电影的关注度。我认为:短视频以小博大的成功,昭示着新媒体时代电影创作的未来之路。
今天的短视频,就是未来电影的新开端。
2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专业的一名教师,从教十余年,我在课堂中与同学们分享电影创作的知识与技巧、指导同学们拍摄电影短片,这是我的兴趣爱好、我的本职工作,也是我的舒适区。
直到 2019 年,有一位工作了几年的同学,回学校找我诉苦:毕业之后,他找不到跟电影相关的工作,为了生计进入一家短视频制作公司。
学习电影的他,原本以为制作短视频可以轻松“拿捏”,没承想,他个人觉得做得很满意的短视频,公司不满意、数据不好看;他感觉做得毫无“艺术感觉”的短视频,偏偏领导觉得满意,数据也不错。他很痛苦:自己在学校积累的电影知识,好像对短视频来说全部失效了!他很纠结:到底要不要在这家短视频公司熬下去?
我无法回答这位同学关于职业选择的问题,但是我清楚地记得从那一刻起,我坚定了信念:要像研究电影一样去认真研究短视频、正视短视频的存在、重视短视频在叙事技巧上的创新与突破。我勉励这位同学,其实也在勉励我自己:“新媒体时代到来了,不管是同学还是老师,我们都要放低姿态,重新开始学习。”
是的。
短视频来了!
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这是一个正在发生的变革。
电影艺术之所以历经百年仍不失魅力,缘于一代代电影创作者不断地打破旧的艺术规则,不断地重建新的美学,不断地与观众共鸣、与社会共情、与时代共振。每一代电影创作者,都有他们需要面临的挑战;正如每一代影视教育工作者,也都有他们需要完成的使命。
我深切地感受到:
作为一名在新媒体时代讲授电影艺术的大学教师,如果我都不重视短视频,同学怎么会重视?
如果我在学校里都不能引领同学认识短视频、理解新媒体,那等到同学们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会有更多人面对新媒体一无所知,面对短视频茫然无措。
所以,我愿以我的努力,做第一个将短视频“请”进大学课堂的人。
我希望通过我的课程,引导同学们发现短视频的叙事活力,理解短视频叙事对电影叙事的继承、发展与创新;鼓励同学们创作短视频,以短视频反映自己对身边人、身边事的感受与印象,表达自己对社会、时代的观点与思考;启发同学们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用短视频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看到今天的中国。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写作初衷。
准备阶段、试水阶段,正式进入多维度教学实践阶段。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为全国各地开设相关课程的教师朋友们,提供一些课程建设的思路分享与资源支持。
《短视频叙事技巧》的教材应用范围广泛,教师可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及教学目标,灵活开展多维度教学:当用于大学通识类公选课时,教师可重点讲授短视频的取材特点与场景构建,引导同学观察、分析、总结短视频取材特点的形成原因,介绍短视频与影视创作截然不同的用户思维、产品思维与场景思维,启发同学结合自身专业特点,领会短视频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的重要价值。
当用于戏剧与影视学下的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等多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创作课程时,教师可重点指导同学综合运用教材中讲授的编剧与剪辑技巧,完成一系列有主题的短视频创作实践,使同学能系统掌握短视频的叙事技巧。
当用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下视听创作相关方向的研究生课程时,教师可以此教材为基础,重点启发学生追踪、分析、总结短视频的最新叙事形态,并结合每位学生自身的理论研究专长,反思当下短视频在创作与传播中暴露出来的具体问题,从学理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当用于短视频专业创作机构的培训课程时,教师可重点讲解本教材中的爆款短视频案例,从叙事角度对爆款短视频的成功原因进行透彻解析,提出可供新媒体从业者借鉴的叙事要点;指导新媒体从业者参照本教材,对短视频叙事的专业理论进行系统学习与进阶提升。
4
一颗梦想的种子,从落地生根、破土发芽,到最后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离不开有心人的呵护与浇灌。这本书今天能顺利出版,我首先要感谢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的编辑许珊珊老师,感谢您对我的新媒体写作计划的肯定与鼓励,感谢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所有同仁为图书出版的敬业付出。
感谢中国传媒大学科研处支持我的校级科研课题《全媒体时代短视频叙事手法与创新趋势研究》,以及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支持我的校级教改项目《〈短视频叙事技巧〉慕课建设》,科研培育与教改扶持为我的最终成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本教材配套慕课的建设过程中,我要衷心感谢邓钊先生的鼎力协助,也要特别感谢我的研究生张瑜珺、杨洋、黄喆筱、殷弼宸对慕课建设的全力支持。
我还要隆重感谢在 2021 年秋季学期及 2022 年春季学期选择通识类公选课《短视频讲故事》的中国传媒大学的同学们,感谢你们在课堂上、微信群中的积极互动与正向反馈,坚定了我将短视频叙事研究进行到底的决心。如今,我的课程已升级为《短视频叙事技巧》,欢迎你们继续支持关注,也欢迎各位同学通过我的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叙事技巧”,分享你们喜欢的短视频作品。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家人、师长、挚友,有你们的温暖陪伴,真好。
5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之中:看自己爱看的、听自己爱听的、买自己爱买的。破除茧房,意味着睁开眼睛看世界。
对短视频叙事的学习,意味着打破以往的自我认知,否定以往的成功经验,放开怀抱,拥抱未知。
本书中总结的短视频叙事技巧,总有一天会面临升级与换代;但对新媒体叙事艺术创作规律的探索,永远不会停步。
感谢你,与我一同踏上,破除茧房之旅。
徐智鹏
2023 年 7 月 29 日
tpg0 2023-09-20 04:10:34
短视频叙事技巧 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短视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抖音、TikTok、Instagram,还是其他平台上,人们纷纷涌入短视频创作的行列。然而,要在短短的几十秒内吸引观众,传递信息,或者讲述一个故事并不容易。本文将探讨一些短视频叙事技巧,帮助你提高创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1. 引人入胜的开头 短视频的第一帧至关重要,它决定了观众是否会继续观看。你可以使用惊艳的画面、有趣的音乐、或者引人入胜的问题来吸引观众的注意。确保在前几秒内传达出你的视频将有趣、有价值或有情感。 2. 简洁明了的信息 短视频时间有限,因此你必须精简信息,让观众一目了然。避免冗长的文字或复杂的情节,专注于核心信息或故事要点。清晰简洁的叙述方式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 3. 制定故事情节 如果你的短视频讲述一个故事,确保有清晰的情节。引入主要角色、冲突和解决方案,这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你的故事。使用各种拍摄技巧,如剪辑、过渡和音效,来增强叙事效果。 4. 创造情感共鸣 情感是吸引观众的关键。无论是通过幽默、感动、悬疑还是愤怒,确保你的短视频触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观众更容易分享和留下评论,如果他们在情感上与你的内容产生共鸣。 5. 用音乐和声音增强氛围 音乐和声音可以为你的短视频增添深度和情感。选择适合你内容的背景音乐或音效,以营造出与你想传达的情感相符的氛围。音乐可以让观众更深刻地体验你的故事。 6. 互动和呼吁到行动 最后,鼓励观众参与互动或采取行动。你可以提出问题、要求观众留言或分享,或者引导他们点击链接了解更多信息。这不仅能够增加互动性,还有助于扩大你的观众群体。 总之,短视频创作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改进。通过吸引的开头、简洁明了的信息、精心制定的情节、情感共鸣、音乐和声音的运用,以及互动呼吁,你可以提高你的短视频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与观众建立更深刻的联系。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创作技巧,将会帮助你在短视频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