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3-8岁
Ø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艾米莉·狄金森国际学会理事王柏华,腾讯网副总编辑、首席主持人陈晓楠,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师、英语语言文学博士沈晓红联合推荐!
Ø 本书以“诗歌”和“想象”为主题,用18首诗串连起了美国著名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人生故事。
Ø 几乎在任何一部美国诗文选集中,狄金森的诗都占有显著的篇幅。她和惠特曼一起,被公认为美国诗歌新纪元的里程碑。
Ø 每个大人物的非凡人生,都从孩童时代开启。鼓励孩子学习索菲勇敢无畏、永不言弃的精神,跟随自己的热情,克服困难,实现人生梦想。
狄金森的人生是否因幽居谢客而平淡寡味、孤独闭塞呢?非也!正如《乘着诗歌的翅膀》所示,她的心灵如蝴蝶,翩然起舞,活脱自如,如飞鸟,遨游天际,胸怀宇宙;而且,你可能不相信吧,她还是小镇社交生活的活跃分子呢,因为她常常给素未谋面的朋友们寄赠各色各样的诗歌信,如谜语一般,令收信人兴奋不已、爱不释手。狄金森说过,诗歌是她“写给世界的信”。这本精美的小传记讲述狄金森的故事,似乎偷学了狄金森本人的绝妙技艺,让她的诗句化为翅膀,翻飞于书页和图画之间,达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界,令人浮想联翩,时而颔首微笑,时而拍案叫绝。亲爱的读者,这是狄金森写给你的诗歌信,请你带着温柔和好奇,翻开它,悠然地拍动你的翅膀,早一点飞入狄金森的和你自己的诗歌人生吧。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艾米莉·狄金森国际学会理事 王柏华
我还记得,有一天妈妈给了我一本特别漂亮的书,里面有一首诗深深地打动了我。它说“希望”是一只小鸟,长着羽毛,会落在我们的灵魂里,唱着美妙的歌曲,永远不会停歇。
我非常喜欢这首诗。它告诉我,即使遇到了困难,希望也不会离开我们。每当我念起它,脑海里就浮现出“希望”在我头上盘旋的画面,还听到一个声音告诉我:“往前走,再往前走一点。”
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语言有这么大的力量。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狄金森很感兴趣。我发现她小时候就喜欢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花、种子和阳光。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喜欢看那些简单的字母书,一遍又一遍。阅读和写作一直是我的快乐来源。
狄金森去世后,她的姐姐在她的壁橱、衣柜和松动的地板下发现了很多首诗。这些诗歌传遍了世界,每一首都像是她写给我们的一封信。而我觉得,那首关于希望的诗就是写给我的。
我特别想分享她的故事,所以决定把这本美丽的艾米莉·狄金森绘本翻译成中文,虽然这对我来说非常困难,但我相信它一定会值得。
文字可以穿越时间,给人们带来力量和希望,我也想乘着文字的翅膀,继续在这个广阔的世界中探索下去!
——王语夏(10岁)
10岁的女儿,穿越百年的时空,和一个住在白色房子中叫艾米莉的女孩展开了一场对话。
几个月的时间她深深沉浸其中,时而欣喜,时而哀伤,过程惊心动魄。那无拘无束充满惊奇想象力的语言,那把一切化为诗歌的生活让她久久不能平静。
艾米莉狄金森终其一生大部分时间足不出户,但是,搭着诗歌的翅膀,行得更远,看得更多。
对女儿来说,这真的是一场幸福的相遇,也希望把这样的相遇带给更多人。
——腾讯网副总编辑 首席主持人 陈晓楠
《乘着诗歌的翅膀》是一本充满美和灵气的书,也是一本有灵魂的书。翻开书页,读者仿佛回到了十九世纪的新英格兰,看到了狄金森出生那夜的月光与雪花,听到了婴儿第一声响亮的啼哭。读者的心跟随着故事与诗句跳动,诗人身边每缕微风、每道斜阳似乎都触手可及,仿佛欢笑、哭泣、困惑、成长的不是艾米莉,而是读者自己。《乘着诗歌的翅膀》并非大部头狄金森传记的缩略版,而是有其独特的叙事风格。作者有意采用诗歌一般的语言与形式来讲述狄金森的传奇一生,同时巧妙嵌入了狄金森诗歌的经典选段,全书浑然一体。此外,作者还采用了双层的叙述结构,一些语句看似描写生活日常,实际暗指狄金森诗歌的题目或主题。全书读来朗朗上口,质朴生动而意味深远,正如狄金森的诗一般。如何处理这些特色是翻译中的难点,我们尽量忠实于原著风格,同时考虑读者的阅读感受。希望对小读者和大朋友们来说,阅读本书都是一种情感与美的体验。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师 英语语言文学博士 沈晓红
d***g 2023-05-10 13:21:06
东西还不错吧,推荐大家购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