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其主要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黄油烙饼》《葡萄月令》《人间草木》等。
梁实秋,名治华,字实秋,散文家、翻译家、学者、文学批评家,国内首位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代表作品有《人间食话》《人间意趣》《人间况味》等。
丰子恺,散文家、漫画家。师从弘一法师学习音乐、绘画,师从夏丏尊学习国文。他的散文风格恬淡率真、意味隽永,富有童真天然之趣。著有《护生画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率真集》等。
季羡林,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与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终身教授。著有散文随笔《清塘荷韵》《留德十年》《清华园日记》等。
丁玲,作家、社会活动家。1928年完成的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引起文坛的关注和争议。1948年写成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被译成多种文字并荣获多项大奖。
俞平伯,作家、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著有散文集《燕知草》《杂拌儿》《燕郊集》。所著《红楼梦研究》为“新红学派”代表作之一,具有开创意义。
沈从文,湖南凤凰人。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曾在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联大执教,主要作品有《边城》《湘行散记》等。
史铁生,小说家、文学家,1972年双腿瘫痪,主要作品有《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笔》等。其作品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多种全国文学大奖。
夏丏尊,文学家、教育家、翻译家。著有《文章作法》《文艺论ABC》,译有《爱的教育》等。
朱光潜,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主要著作有《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谈美》《谈美书简》《悲剧心理学》《西方美学史》等。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文学家,京派文学领袖,以小说、剧作、散文著称于世,有“人民艺术家”之称。著有《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小说家、散文家。曾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并赴印度考察学习,1935年赴香港大学文学院任教。代表作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春桃》《命命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