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童年孤寂痛苦,后离家出走,开始漂泊无定的流浪生涯。在鲁迅的亲自提携与栽培下走上文学道路,从1932年起的短短9年内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主要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跋涉》(与萧军合著),散文集《商市街》、《桥》,小说集《牛车上》、《旷野的呼喊》,小说《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等。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期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了其浪漫主义诗风。1923年成立新月社,并陆续发表诗作。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30年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云游》《翡冷翠的一夜》《爱眉小札》等。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其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林徽因,原名徽音,福建闽侯人,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被胡适誉为“一代才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在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在文学方面,著述不多,却均属佳作,其语言清新隽永、活泼灵动、内涵深厚,代表作有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