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居翰(James Cahill,1926-2014),中国美术史学家,出生于美国加州,1950年获加利佛尼亚伯克利大学东方语言系学士学位,主要追随已故知名学者罗樾(Max Loehr),修习中国艺术史。1952、1958年高居翰分别获密歇根Ann Arbor大学艺术史系硕士和博士学位。高居翰曾在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服务近十年,并担任该馆中国艺术部主任。他也曾任已故瑞典艺术史学者喜龙仁(Osvald Siren)的助理,协助其完成七卷本《中国绘画》的写作计划。自1965年起,他开始任教于伯克利加州大学的艺术史系,负责中国艺术史的课程迄今,为资深教授。1997年获得学院颁发的终生成就奖。重要作品包括《中国绘画》(1960年)、《中国古画索引》(1980年)及诸多重要的展览图录。他还书写了一套五册的中国晚明绘画史,其中第一册《隔江山色:元代绘画》、第二册《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第三册《山外山:晚明绘画》均已陆续出版。1991年,高教授又受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版普顿(Bampton)讲座之邀,发表研究成果,后整理成书《古代画家的日常:传统中国艺术家的工作与时日》。
tpg0 2023-04-04 04:11:14
古代画家的日常生活和创作场景其实和现代画家的生活差别不大。他们也需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难题,例如身体不适、家庭琐事、财务困难等。而且,文人画家在当时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很多时候他们需要劳动谋生,去卖画、教画或者当官员。 早期的文人画家通常拥有较富裕的家庭背景,他们可以通过自学或者请教老师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而后来,文人画家的门槛越来越低,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努力自学来成为一名画家。 古代画家的创作场景多种多样,有的人选择在自己的工作室或者家里创作,有的人则喜欢到户外寻找灵感。在创建绘画作品时,他们通常会观察自然和人物,并从中汲取灵感来展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一般来说,古代画家的创作时长相对较长,可能需要数天或者甚至几个月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总的来说,古代画家的日常并不那么神秘和高大上,他们也是普通人,需要面对各种生活和创作上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