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拙作《犹太教审判》得以在中国公开出版,我感到万分荣宠。感谢我的朋友、山东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所长傅有德教授的美意和鼎助,他目前在中国正在从事犹太历史和思想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同他一样,我也认为犹太民族与汉族在思想方面有着诸多的共同之处,尤其是儒家学说,它的实事求是、修身处世之道,在强调谦和仁爱、严于律己的生活方面更是如此。
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关系史一直是同悲哀相联系的,这是因为,基督徒们被让犹太人皈依基督教的这一需要弄得鬼迷心窍,并且通常是通过使用暴虐的手段来千方百计地满足这种需要。由于基督教源于犹太教,便总是认为需要证明它取其母教而代之是正当的,而最佳的证明方式就是通过使犹太人皈依基督教,让犹太教来接受其自身所废弃的东西。犹太人则恰恰相反,始终未能觉察到基督教对他们自己的宗教所进行的改良,故而仍然沉湎于忠诚于他们的古老信仰而不自觉。犹太教与基督教之间争论的要害在于,基督徒是将耶稣作为一位神性人物来崇拜的,而犹太人对此难以接受,因为他们的宗教禁止他们对任何凡人进行神性崇拜。希伯来文的“救世主”(Messiah,受膏者)这个词相当于希腊文的“基督”(Christ),被犹太人看作未来理想社会的一位人类领袖的称号。然而,这种形象在基督徒的眼里却摇身一变而成了一位降临到尘世间的神性人物。与这一主要争端相联系的其他问题也几乎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基督教关于原罪的教义,基督教对犹太律法(主要指《摩西五经》,即Torah,音译“托拉”)的废除,以及基督教相信通过耶稣,这位具有神性的救世主,或者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而获得拯救。所有这些教义都被犹太人认为是践踏了人性的尊严而遭到拒绝。而按照犹太教的教义,在《摩西五经》的指引下,人们完全能够通过个人的奋斗而达到高尚的精神境界。此外,犹太教认为,生活的目标是在尘世间建立起一个公正、和平与繁荣的人类社会,而不是为了另一个虚无世界的永恒而获得灵魂的“拯救”。
在中世纪的欧洲,犹太人被基督教庞大势力蹂躏,饱受剥削、屠杀与驱逐之苦。诸多的针对他们的惯常传教方式之一就是强迫他们的代表出席公开论争。尽管在这些论争中,犹太教一方总是受到形形色色的限制而障碍重重,但在当时来讲,有些场合(特别是1263年的巴塞罗那论争)还是给予了犹太教一方发言人的言论自由权利,使他们能够根据事实陈述自己的意见。因此,这些论争之所以趣味盎然,是因为它们不仅可以使人感受到弥漫着中世纪欧洲气息的那些历史场面,而且还在于它们是一些甚至对于今天的人类而言仍然十分重要的论题。
迷***1 2023-02-08 21:20:57
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