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出版社请求我补充和修订H.柏辽兹(Hector Berlioz)《配器法》的时候,我尚认为这位法国大师的巨著完整无缺,而且充满精辟的见解;这些见解通过瓦格纳的实践,每个专家已了如指掌。因此即使没有我的这种帮助,它对每个音乐家仍然不失为最丰富的享受源泉,仍然给人以有益的启发。
但是,当我较仔细地研究该书以后,注意到此书成于前一世纪的中期,不足之处自属难免;并感到柏辽兹的这一著作可能在某些重要方面被人认为业已过时,以致该书的不朽的价值有不再被人重视的危险。尤其是,在这一期间,不少其他有价值的书籍(特别是布鲁塞尔的卓越大师哲法尔[F.A.Gevaert]所著的《配器法教程》)以科学的精密性充实了这方面的内容以后,我更加感觉到有此危险。
柏辽兹的这一著作之所以不朽,是由于他以极大的搜集精神,第一次将这些内容复杂的资料加以整理和组织。他不仅以最大的毅力来处理技术方面的问题,而且毫无例外地将管弦乐技巧上的美学问题提到首要的地位。这一著作既具有持久的功绩,又闪烁着预见的天才;细心的读者往往只需寥寥数行,就足以窥见瓦格纳的全貌。现在,为了使本书对一般读者也能生动可读,我从技术的角度加以适当的补充,把一切新的配器成果增入有效的曲例(特别是瓦格纳的曲例),这实属必要。
为了尊重柏辽兹这部完整而统一的杰作,我不愿对他的文本做丝毫的修改(唯一例外的是“管风琴”一章。该章由海德堡的沃尔夫隆教授[Prof.Ph.Wolfrum]根据近年乐器的发展做了部分的修改和补充)。我仅仅在某些地方对多尔菲尔(Dorffel)的译文做了校正。在文字侧面加有曲线的部分①是我的补充,不难识别。由于谱例方面的资料异常丰富,就不再援引哲法尔的著作中所列举的某些重要而又特别有趣的例子了。该书单从技巧的掌握与乐器构造的音响法则方面来说,已经丰富多彩,值得学习。因此除了柏辽兹的这本读物以外,我恳切地推荐哲法尔的著作供读者研究。
配器艺术和一切其他艺术一样,单凭对理论性书籍的钻研,难以收效。我认为:乐队中有作曲才能的小提琴或管乐演奏者,即使开始没有任何配器法的理性知识,但由于参加乐队的演奏活动,较之具有同样作曲才能的钢琴家或文笔流畅的批评家来,在配器艺术上一定更为熟练。这是由于后者固然勤于阅读配器法教程,但除了以听众身份从一定的距离来欣赏乐队的演奏以外,对乐队的各种乐器缺乏更实在的了解。
因此,对于每位有志从事配器艺术的人来说,假如他想求得较高的造诣,不满足于仅仅配制少数悦耳的管弦乐篇章(尽管按目前的看法配得极好),同时假如他不能以乐队指挥的身份来和乐队的魔力保持日常的接触,那么,应当让他牢牢记住:除了研读大作曲家的总谱以外,要不辞劳苦,亲自向不同乐器的演奏者求教,借此熟悉每种乐器详尽的演奏技巧与不同音区的音色,熟悉它们的奥妙所在。
对于一位探求新手法来表达新思想的创造性的作曲家来说,乐器上每一个细小的改进,诸如乐器吹口、活塞装置以及在构造与质料上的其他细小改进和每个演奏技巧上的新窍门,都可能为他打开始料不及的远景的大门。这对于音乐文化的进展,较之主要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的理论书籍,往往更有价值。
这样,一方面,演奏家的熟练技巧能促使从事创作的音乐家产生新的乐思;另一方面,作曲家富于天才的乐思,最初似乎没有实践的可能,但经过演奏家的勤学苦练,反而使他把演奏技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迄今为止,这种创作和演奏之间相辅相成的合作关系,在推进乐器构造的改良、演奏技巧的提高以及表现力的丰富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两者相比,后者的作用尤为显著。
但是,当我较仔细地研究该书以后,注意到此书成于前一世纪的中期,不足之处自属难免;并感到柏辽兹的这一著作可能在某些重要方面被人认为业已过时,以致该书的不朽的价值有不再被人重视的危险。尤其是,在这一期间,不少其他有价值的书籍(特别是布鲁塞尔的卓越大师哲法尔[F.A.Gevaert]所著的《配器法教程》)以科学的精密性充实了这方面的内容以后,我更加感觉到有此危险。
柏辽兹的这一著作之所以不朽,是由于他以极大的搜集精神,第一次将这些内容复杂的资料加以整理和组织。他不仅以最大的毅力来处理技术方面的问题,而且毫无例外地将管弦乐技巧上的美学问题提到首要的地位。这一著作既具有持久的功绩,又闪烁着预见的天才;细心的读者往往只需寥寥数行,就足以窥见瓦格纳的全貌。现在,为了使本书对一般读者也能生动可读,我从技术的角度加以适当的补充,把一切新的配器成果增入有效的曲例(特别是瓦格纳的曲例),这实属必要。
为了尊重柏辽兹这部完整而统一的杰作,我不愿对他的文本做丝毫的修改(唯一例外的是“管风琴”一章。该章由海德堡的沃尔夫隆教授[Prof.Ph.Wolfrum]根据近年乐器的发展做了部分的修改和补充)。我仅仅在某些地方对多尔菲尔(Dorffel)的译文做了校正。在文字侧面加有曲线的部分①是我的补充,不难识别。由于谱例方面的资料异常丰富,就不再援引哲法尔的著作中所列举的某些重要而又特别有趣的例子了。该书单从技巧的掌握与乐器构造的音响法则方面来说,已经丰富多彩,值得学习。因此除了柏辽兹的这本读物以外,我恳切地推荐哲法尔的著作供读者研究。
配器艺术和一切其他艺术一样,单凭对理论性书籍的钻研,难以收效。我认为:乐队中有作曲才能的小提琴或管乐演奏者,即使开始没有任何配器法的理性知识,但由于参加乐队的演奏活动,较之具有同样作曲才能的钢琴家或文笔流畅的批评家来,在配器艺术上一定更为熟练。这是由于后者固然勤于阅读配器法教程,但除了以听众身份从一定的距离来欣赏乐队的演奏以外,对乐队的各种乐器缺乏更实在的了解。
因此,对于每位有志从事配器艺术的人来说,假如他想求得较高的造诣,不满足于仅仅配制少数悦耳的管弦乐篇章(尽管按目前的看法配得极好),同时假如他不能以乐队指挥的身份来和乐队的魔力保持日常的接触,那么,应当让他牢牢记住:除了研读大作曲家的总谱以外,要不辞劳苦,亲自向不同乐器的演奏者求教,借此熟悉每种乐器详尽的演奏技巧与不同音区的音色,熟悉它们的奥妙所在。
对于一位探求新手法来表达新思想的创造性的作曲家来说,乐器上每一个细小的改进,诸如乐器吹口、活塞装置以及在构造与质料上的其他细小改进和每个演奏技巧上的新窍门,都可能为他打开始料不及的远景的大门。这对于音乐文化的进展,较之主要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的理论书籍,往往更有价值。
这样,一方面,演奏家的熟练技巧能促使从事创作的音乐家产生新的乐思;另一方面,作曲家富于天才的乐思,最初似乎没有实践的可能,但经过演奏家的勤学苦练,反而使他把演奏技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迄今为止,这种创作和演奏之间相辅相成的合作关系,在推进乐器构造的改良、演奏技巧的提高以及表现力的丰富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两者相比,后者的作用尤为显著。
****b 2022-06-18 14:58:43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