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统筹国际国内气候变化态势确定的,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2021年7月16日,备受瞩目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首批纳入了2225家履约的火力发电企业,而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和航空等行业也将逐步被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因此,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强碳排放管理已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推进,而做好碳排放管理需要一支适应新形势的专业人才队伍。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促进碳排放管理人员系统学习与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以及碳排放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碳排放监测与核算体系,碳减排技术和管理体系,碳排放交易制度和碳资产管理方法,进一步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和碳中和支撑技术辨识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委托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市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会牵头,联合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等单位编著了支撑双碳系列人才培养的综合培训教材《工业企业碳中和与绿色发展》。
本套教材分为上册基础公共篇和下册重点行业篇。上册基础公共篇主要包括气候危机与绿色发展,碳中和管理体系,碳排放配额与交易管理,“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与企业碳金融,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与生态碳汇,工业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机制与管理六个章节。下册重点行业篇主要包括电力、钢铁、化工、石化、建材、建筑、有色金属、造纸和交通九个领域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章节。本套教材的突出特色是从全球视角对中国碳排放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涵盖了重点碳排放领域的核心技术及管理内容,是一套面向国际科技前沿、结合国家战略需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专业培训指导教材。
本套教材不仅是专业培训类教材,同时在碳减排管理和技术创新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首先,本套教材为有志从事企事业单位碳排放现状监测,统计核算碳排放数据,核查碳排放情况,购买、出售、抵押碳排放权,提供碳排放咨询服务等工作的专业人才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知识架构。其次,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各级政府、行业和企事业单位都在积极探索和寻求低碳绿色发展的路径,本套教材在总览各行业碳排放格局和进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从碳中和管理体系、碳排放配额和碳交易、绿色金融与企业碳资产管理和工业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与绿色发展模式等多层次、多角度阐述了重点行业及工业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路径及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向,从而为各级政府科学制定碳减排行动方案和碳中和规划,以及工业企业确定未来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提供了理论及实践依据,同时也对碳排放核查第三方机构在把握市场需求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最后,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在于科技的原始创新和有力的人才保障,在碳中和管理体系构建,碳排放交易机制革新,能源智慧转型,新能源开发与有效利用,新型储能技术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绿色产品开发和产业链完善,智慧化碳管理大数据平台构建和工业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领域都亟须开展大量系统深入的应用基础研究和系列人才梯队建设,因此本套教材为相关科研工作者深刻理解双碳目标涉及的有关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布局研究方向,进而凝练科学问题和构建系统研究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本套教材的编著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经验和文献资料,因资料众多和篇幅限制,恕不一一列出。本套教材也得到了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BJJWZYJH0121910004016)的支持,在此对全体编写组成员、硕博士生、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为教材撰写整理和提供大量材料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感谢。
虽然我们为本套教材的编著做出很大的努力,但由于涉及的内容非常庞杂,各行业信息更新很快,且能力和时间有限,书中难免会存在不妥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在后续的工作中持续改进。
编著者
202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