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本书将现代植物学与我国传统“香道”融合,系统地解构了芳香类药用植物分子结构,对其香氛及有效的药用成分进行了梳理;系统地运用了中医药学阴阳五行、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理论;系统地校验了植物精华的配伍及组合,解读了其芳香悦脾、内病外治、醒神开窍、外开腠理、内洁情志、通朝百脉、美容美颜的作用机理。
除此之外,我最欣赏的,还是这群编著者匠心独运,将一本严谨的科普书以知性的笔触和灵动的行文方式生动地呈现出来,令人阅读趣味盎然,美育、芳香、留世。
欣然记之!
——金台文院院长 蔡传庆
序二
人类使用香料的历史极其久远,而在我国,人们早在5000年前就已经开始寻找并使用带有香味的植物。屈原用香草比喻君子的德行,他种植了大片的香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佩戴、沐浴、饮食,无处不香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楚辞》中提到的香草有22 种,包括江离、蕙(九层塔)、杜若、茹(柴胡)、留夷(芍药)、菊等,香木有12 种,包括木兰、椒(花椒)、桂(肉桂)、薜荔、桢(女真)、竹、柏等。
植物性天然香料是从芳香植物的花、叶、茎、果、根等组织中提取出来易挥发的芳香组分的有机混合物。我国拥有丰富的植物性天然香料资源,有500 余种芳香植物,广泛分布于20 多个省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香料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香料,不仅大量用于食品工业,而且也为许多日用品添香增美。在化妆品中,植物香料更是用途广泛,不但对皮肤无刺激、不致敏、安全性高、使用可靠,还具有美白、保湿、祛痘、祛斑等多种功效。
植物精油是芳香植物的高度浓缩提取物,由成百上千种成分构成。一般而言,植物精油含有醇类、醛类、酸类、酚类、丙酮类、萜烯类等。精油的价值不只在于合成的物质繁多,也在于这些成分的配比。同一种植物,因种植地域、种植方式、种植气候的不同,都会影响精油的成分和功效。此外,精油的提炼需要大量的植物,200kg的薰衣草只能提炼出1kg薰衣草精油,2~4t的玫瑰只能提炼出1kg玫瑰精油,3000个柠檬才能提炼出1kg的精油,因此,精油被称为“液体黄金”。
本书详细记述了60 种植物精油的来源、萃取部位、提取方法、主要成分、日常应用方法等,并从国医角度解读了它们的功效,集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植物精油实用宝典。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王蕾